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麻疹的症状和预防

麻疹的症状和预防

麻疹,这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人群中具有极高的传染性。尤其是在幼儿园等人群密集的场所,麻疹的流行风险更高。

麻疹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鼻咽分泌物中含有的病毒颗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一般情况下,只有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才会被感染。麻疹的传染期通常为出诊前后5天,而未患过麻疹的人群,无论年龄、性别,都容易受到感染。值得注意的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由于从母体获得了免疫力,暂时不会受到传染。但如果母亲没有患过麻疹,新生儿也有可能发病。

麻疹的潜伏期一般在14天左右,接受过免疫注射的人群潜伏期可延长至3-4周。起初,患者会出现发热咳嗽流涕打喷嚏喉咙痛、流泪、怕光、烦躁啼哭、食欲减退等症状,有时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这些症状容易与其他呼吸道感染疾病混淆。

为了有效预防麻疹的传播,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控制传染源:尽早发现、报告、隔离和治疗麻疹患者,一般隔离期为出诊后5天。

2. 切断传播途径:患者居住过的房间应通风并使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患者衣物应在阳光下晾晒,以消除潜在病毒。

3. 保护易感人群: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对于接触过患者的易感人群,应在2日内接种疫苗,但仍有可能感染。

此外,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等,也是预防麻疹的重要措施。

总之,了解麻疹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对于降低麻疹的发病率和传播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文章 偏头痛:症状、治疗与预防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以头部局部痛为特点的慢性发作性神经血管疾病,疼痛部位主要在患者头两侧、后脑勺、前额。 头痛发作时,常伴有呕吐、恶心,声音、较强的光线都可能刺激使得偏头痛加重。偏头痛可分为无先兆偏头痛和有先兆偏头痛两种类型,前者约占80%,后者约占10%。视网膜偏头痛较为少见。偏头痛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与遗传、内分泌及神经细胞等因素有一定关系。有偏头痛家族史、青年女性以及癫痫或有脑外伤史的人群更容易患上偏头痛。偏头痛的治疗目的是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缓解伴发症状,预防头痛复发。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分为发作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非特异性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和巴比妥类镇静药,特异性药物则包括曲坦类药物、麦角胺类药物和吉泮类药物等。此外,认知行为治疗、中医治疗等也可采用。偏头痛目前尚无法根治,但规范而有效的治疗可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的产生。对于偏头痛患者来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寻找并避免诱发因素、学会调整情绪、保持精神愉悦以及适当的体育锻炼都是非常重要的。普通人预防偏头痛则需要注意充足睡眠、合理膳食、避免嘈杂环境以及科学运动等方面

中医养生之道

11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神经性厌食:症状、治疗与预防

神经性厌食(anorexia nervosa)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严重的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患者对自己的体型有歪曲的认知,即使体重已经显著低于正常值,仍然认为自己过度肥胖。 这种疾病常见于青春期女性,病程长且症状易反复发作,需要长期持续治疗。神经性厌食的死亡率较高,因此早期干预治疗至关重要,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在治疗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因、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多数患者经过规范有效的治疗后,体重和躯体状况可得到改善,社会适应能力也能提高。然而,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预后不佳,临床死亡率较高。对于神经性厌食患者,日常监测和饮食管理同样重要。患者应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并注意营养均衡。此外,用药时需严格遵照医嘱,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心理疏导也至关重要,家属应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共同克服负性情绪。对于普通人来说,定期体检、调节认知和进行心理疏导是预防神经性厌食的有效方法。特别是青春期女性及有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体检并评估精神心理状态以降低发病风险

医疗故事汇

11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深入了解偏头痛:症状、原因、治疗与预防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以头部局部痛为特点的慢性发作性神经血管疾病。 疼痛部位主要在患者头两侧、后脑勺、前额。头痛发作时,常伴有呕吐、恶心,声音、较强的光线都可能刺激使得偏头痛加重。偏头痛虽然目前无法根治,但可以通过有效的治疗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并预防复发。 偏头痛的典型症状包括头两侧、后脑勺、前额疼痛,以及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根据症状的不同,偏头痛可以分为无先兆偏头痛和有先兆偏头痛两种。无先兆偏头痛约占80%,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头部疼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而有先兆偏头痛则占10%,在头痛发作前常有视觉先兆,如暗点或淡黑影等。 偏头痛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研究发现与遗传、内分泌及神经细胞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具有偏头痛家族史的人、青年女性以及癫痫或有脑外伤史的人群更容易患上偏头痛。此外,食物及药物因素如咖啡和硝酸甘油等也可能诱发偏头痛。 对于偏头痛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分为发作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曲坦类药物等。非药物治疗则包括认知行为治疗、中医治疗等,如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周期与发病类型和患者个体差异相关,部分需长期服药。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避免诱发因素对于预防和减少偏头痛的发作非常重要。建议充足睡眠、合理膳食、避免嘈杂环境以及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此外,学会调整情绪、保持精神愉悦以及适当的加强体育锻炼也有助于缓解偏头痛的症状。

医疗科普小站

9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麻疹不治疗会自愈吗?

麻疹通常会在不治疗的情况下自愈,但过程可能会伴随一些不适症状。 麻疹的出疹顺序通常从面部开始,然后蔓延至躯干、四肢,最后到达手掌和足底。出疹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高热、咳嗽、嗜睡等症状。皮疹消退后,皮肤可能会留下棕褐色的色素沉着和脱屑,一般7-10天后可以完全消退。 然而,麻疹期间存在并发症的风险,如肺炎、脑炎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虽然麻疹可以自愈,但仍建议患者在发病期间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必要的支持和治疗。

老年健康守护者

9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病毒性皮肤病不治疗能自愈吗?

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如麻疹、风疹、水痘等,如果不治疗也能自愈。 过敏因素引起的皮肤病,如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紫癜等,通常不会传染,患者可以和正常人接触。

医疗数据守护者

11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孩发烧后身上起红疹是怎么回事?

小孩发烧后身上起红疹,常见于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等疾病。 1. 麻疹:发热3-4天后出现全身红疙瘩,伴有打喷嚏、咳嗽、流鼻涕等症状。 2. 风疹:发烧1-2天后出现全身红疙瘩,发热会慢慢下降,病情一般较好,但病毒潜伏期长,可通过打喷嚏或咳嗽传播。 3. 幼儿急疹:发烧1-2天后退热,红疙瘩从头面部开始向躯干、四肢分布,无瘙痒,3天左右消退。 4. 其他疾病:如病毒、细菌感染等也可能导致发热和发疹。

健康饮食指南

11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麻疹出疹顺序是怎样的?

麻疹出疹的顺序通常先从面部开始,然后自上而下蔓延至躯干、四肢,最后到达手掌和足底。 麻疹出疹的皮疹初为压之退色的红色斑丘疹,没有痒感,之后部分皮疹融合成片,颜色加深,可能有瘀点。 在出疹期间,其他症状也可以加重,体温可以高达40℃。在皮疹出现后2-3天,体温多可达到高峰,咳嗽加剧,患儿还可以出现嗜睡、烦躁不安等症状。 如果没有并发症,出疹3-4天以后开始退热,食欲、精神状态及全身症状逐渐好转,皮疹按出疹先后顺序开始消退。 疹退后,皮肤可留有棕褐色的色素沉着,可能伴有脱屑,一般7-10天后可以完全消退。

健康管理专家

10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麻疹不治疗能自愈吗?

麻疹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者不需要特殊治疗即可自愈。 麻疹的皮疹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出现和消退,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 然而,麻疹患者需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感染其他疾病。 如果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医者荣耀

10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缓解肠梗阻症状?

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便秘等症状。以下是一些缓解肠梗阻症状的方法: 1. 饮食调整:避免进食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 2. 保持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缓解肠梗阻症状。 3. 保持充足水分:多喝水可以稀释肠道内容物,减少对肠道的刺激。 4.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可能需要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如抗胆碱能药物、止吐药等。 5. 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健康管理专家

10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缓解肠梗阻症状?

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症状包括腹痛、腹胀、呕吐和停止排气排便。为了缓解这些症状,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治疗方法: 1. 饮食调整:在症状缓解前,患者应禁食禁水。一旦症状有所缓解,可以逐渐从流食过渡到正常饮食,选择易消化、少渣的食物。 2. 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开处方药物来帮助缓解症状,如止吐药、抗生素等。 3. 矫正治疗:对于机械性肠梗阻,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或其他矫正方法来解除梗阻。 4. 心理支持:患者常常因为疾病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支持和安慰对于缓解症状也很重要。 5. 康复训练:在恢复期间,适当的运动如散步、腹部按摩有助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家庭医疗小助手

10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AI医生助手

AI智能健康助手

在线服务中
24小时 24小时响应
智能诊断 智能症状分析
专业保障 专业医疗保障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