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很关键

京东互联网医院·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健康解码专家

众所周知,心脏疾病的发生往往突然且危害极大。若患者突发心疾,未能及时得到救治,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生命损失。因此,预防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至关重要。一旦患者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的ABC程序,争分夺秒挽救生命。

预防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首先要了解相关症状。常见症状包括心悸、心脏骤停、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意识丧失、猝死、心脏失代偿、发绀、肛门括约肌松弛、抽搐以及心室纤颤等。

研究表明,心脏性猝死在上午的发生率较高。这可能与心脏病患者此时体力活动增加、心肌缺血、心室纤颤及血栓形成等风险因素有关。猝死发生前,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甚至无明确心脏病史。约半数以上的猝死患者在两周内常有胸痛、心悸、恐惧、疲乏无力等先兆症状。

心脏丧失有效收缩时间为4秒至15秒,此时患者出现临床体征,如突然意识不清或抽搐、呼吸变浅或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瞳孔散大、皮肤发绀、神经反射消失等。部分心脏病的患者在睡眠中安静死去。

预防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对常见心血管疾病的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的监控,遵循合理的生活方式,避免暴饮暴食、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等猝死诱因。

2. 熟悉心脏骤停高危患者的识别,如既往有过原发性室颤史、冠心病患者有快速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史、急性心肌梗死恢复后半年内有室性期前收缩分级在Lown氏Ⅱ级以上等。

3. 加强社区公众的心肺复苏训练,提高急救意识;加强急救体系建设,缩短呼叫至到达现场的时间。

4. 对于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存活者,可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若无效,则可考虑外科治疗或植入抗心动过速和抗心室颤动装置。

预防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至关重要。了解相关症状、识别高危患者、加强急救体系建设,才能有效降低猝死率,挽救更多生命。

推荐医生列表
林小平头像
林小平 3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心血管内科
好评0.9911 | 接诊量116
擅长: 从事心内科诊疗工作10余年,擅长各类心脏起搏器介入治疗,擅长心动过缓,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冠心病的诊治,及心源性猝死,心肌病,遗传性心脏病等复杂心血管疾病的诊治
¥49.0
问医生
彭锐头像
彭锐 3 可开方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医心内科
好评0.875 | 接诊量31
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脑出血、老年人高血压、妊娠高血压、高血压肾病、平肝熄风)、冠心病(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尖瓣狭窄、颈动脉狭窄、动脉硬化、心脏病、心源性猝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窦性心律不齐、怔忡、心肌梗塞、胸痛、胸痹、心痛、胸痹心痛、心悸、胸闷、心血不足、心火旺、心阳虚、心阴虚、心血虚、补血养神、补血养心、益气生脉、宽胸利膈、补益心气)、双心疾病、心衰(急慢性心衰)等及内科疑难杂症等,中医药养生。
¥300.0
问医生
刘安雷头像
刘安雷 3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急诊科
好评1.0 | 接诊量72
擅长: 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肺炎,呼吸系统疾病及各类急症的预防与诊治,心脑血管疾病及常见内科疾病诊治,老年病及慢性病的照护,全科医学的诊断评估,慢性病长期用药咨询与处方处理,风湿免疫科急性加重如:猝死,颅内感染,重症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胸腔积液,心力衰竭,心包积液,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胃肠炎,泌尿系感染,急性肾衰,感染性休克,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急救技能:心肺复苏,中心静脉置管,机械通气,血液净化治疗,体外膜肺的支持与评估
¥120.0
问医生
潘文麒头像
潘文麒 3 可开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好评1.0 | 接诊量6
擅长: 擅长心内科常见疾病及疑难疾病的临床诊断及优化治疗,心动过缓等各种心律失常,高血压,血脂异常,颈动脉斑块诊治,尤其是各种心脏起搏器安装、程控及各种心律失常诊治、电生理检查、无导线起搏器,室上速射频消融术,房颤综合治疗,猝死的预防(ICD植入),心衰的优化治疗及器械治疗(CRT植入)。
¥150.0
问医生
段江波头像
段江波 3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好评0.0 | 接诊量0
擅长: 1.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尤其房颤导管消融方面,2018年起在国内创先采用高功率短时间的房颤消融策略,进一步缩短了房颤导管消融的手术时间、提高了房颤导管消融的成功率;2.心律植入装置:包括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心衰的CRT(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以及针对心脏猝死的ICD(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3.心律植入装置并发症的处理:起搏器相关囊袋感染、菌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以及电极导线断裂、脱位、穿孔的处理。
¥79.0
问医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大家还在看
科学家告诉你,生气到底多伤身

科学家告诉你,生气到底多伤身

#癌症 #肺脏 #癌症 #心脏病 #生气 #健康 #心脏 #肺部健康 #寿命 #寿命 #情绪管理 #心理健康 #肝脏健康 #猝死 #肝脏 #猝死 #情绪管理 #心理健康
久坐后起身太快伤害心血管

久坐后起身太快伤害心血管

#主动脉夹层 #运动 #主动脉夹层 #运动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 #久坐危害 #久坐 #健康生活方式 #久坐 #健康生活方式 #心脏保护 #血栓 #肺栓塞 #脑栓塞 #血栓 #肺栓塞 #脑栓塞
专家解读许冠英心脏病猝死

专家解读许冠英心脏病猝死

#猝死 #猝死原因 #心脏病 #预防 #心脏起搏器 #心脏病预防 #猝死急救 #心脏病治疗 #急救 #心脏起搏器注意事项
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并发症有哪些

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并发症有哪些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室性心动过速 #心律失常 #预防 #心律失常 #预防 #心脏性猝死 #阿-斯综合征 #治疗 #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脏性猝死 #阿-斯综合征 #治疗 #并发症 #心力衰竭 #并发症 #心力衰竭
过量饮酒护心变成“伤心”

过量饮酒护心变成“伤心”

#心血管疾病 #中药治疗 #生活习惯 #中药治疗 #生活习惯 #健康饮食 #健康饮食 #心脏健康 #心律失常 #饮酒 #心肌梗死 #冠心病 #饮酒 #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 #冠心病
养心护心忌“猛冷悲累急”

养心护心忌“猛冷悲累急”

#心血管健康 #心血管疾病 #治疗 #心脏疾病 #心脏病 #预防 #生活方式 #心脏病预防 #心脏病治疗 #生活方式
猝死高发为何常找上年轻人

猝死高发为何常找上年轻人

#猝死 #猝死原因 #年轻人健康 #生活方式 #预防 #年轻人健康问题 #心脏健康 #预防猝死 #心脏健康 #生活方式调整
高危人群早做检查逃离猝死劫

高危人群早做检查逃离猝死劫

#心脏性猝死 #心脏性猝死 #超声心动图 #高危人群 #预防 #生活方式 #高危人群 #预防 #生活方式 #心电图 #冠心病 #健康检查 #健康检查 #心脏健康
运动员猝死 心脑血管病低龄化不容忽视

运动员猝死 心脑血管病低龄化不容忽视

#心脑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心脑血管疾病 #运动 #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预防 #猝死 #治疗 #脑梗塞 #通心络胶囊 #运动与健康 #低龄化 #通心络胶囊
熬夜对身体损害及猝死风险

熬夜对身体损害及猝死风险

#心律失常 #内分泌失调 #猝死 #神经衰弱 #睡眠不足
猝死地区推荐专家
猝死 患友问诊
猝死风险评估及胸口不适咨询

猝死风险评估及胸口不适咨询

胸口偶尔不适,睡眠质量不佳,担心是否为心脏病引起。患者男性22岁
男 57 2024-10-04 23:52:47
心脏不适疑似猝死,在线咨询医生建议

心脏不适疑似猝死,在线咨询医生建议

心脏不适,感觉可能猝死,全身冒汗,已做过心电图和查血,无异常。患者男性30岁
男 47 2024-10-04 23:52:47
京东药房自营药品咨询及作息时间疑问解答

京东药房自营药品咨询及作息时间疑问解答

睡眠时间过长,担心长期如此会猝死。患者女性
女 70 2024-10-04 23:52:47
失眠导致猝死担忧解答

失眠导致猝死担忧解答

失眠导致焦虑,担心猝死。患者女性20岁
男 52 2024-10-04 23:52:47
III型早期复极运动限制咨询

III型早期复极运动限制咨询

III型早期复极,担心运动风险和病情恢复。患者男性25岁
男 16 2024-10-04 23:52:47
射频消融手术咨询

射频消融手术咨询

患者咨询关于射频消融手术的信息,包括手术目的、风险及术后注意事项等。患者男性22岁
男 22 2024-10-04 23:52:47
糖尿病老人夜间猝死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糖尿病老人夜间猝死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糖尿病老人夜间猝死,无前兆,有高血压、肥胖和低血糖史。患者女性70岁
女 42 2024-10-04 23:52:47
焦虑症伴随心脏刺痛,如何判断和应对?

焦虑症伴随心脏刺痛,如何判断和应对?

焦虑伴随心脏刺痛,怀疑猝死风险,睡眠不佳。患者男性21岁
男 20 2024-10-04 23:52:47
心率快、失眠及猝死风险咨询

心率快、失眠及猝死风险咨询

患者因心率偏快咨询医生,自述今日行走较多、感觉累,并提到近期失眠。医生初步判断心率快与行走和失眠导致的休息不足有关。患者男性21岁
男 60 2024-10-04 23:52:47
冠心病心绞痛治疗咨询及猝死预防建议

冠心病心绞痛治疗咨询及猝死预防建议

心绞痛,担心猝死,药物效果不佳。患者女性
女 60 2024-10-04 23:52:47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
药品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