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博士志愿者服务团-“爱心伴你行2014·名医进社区”系列活动
机构简介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博士志愿者服务团”,简称中山六院“博士团”,成立于 2014年2月28日,是依托中山六院内、外、妇、儿等全院所有学科设立的医务志愿服务团队。团队将“以诚挚之心,兴睿智之慧,播撒博爱仁善之种”作为服务理念,开展的活动包括:扶贫义诊、对口帮扶等公益活动;院外的较为简单的网络会诊任务;常见病、多发病巡讲,疾病普查工作;医院网站、微博、微信、医患交流园地等电子服务平台的维护等,旨在拓展医院志愿服务领域,提升志愿服务水平,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促进和谐医疗卫生环境建设,是一支兼具“智囊团”和“服务团”性质的高素质团队。

启动时间
2014年2月28日
服务对象、范围
医院患者;有健康需求的社会大众
开展项目
“爱心伴你行2014·名医进社区”系列活动
项目成效
2014年以来,博士志愿者服务团组织的活动有加入医院的医务志愿服务行列,参与医院的扶贫义诊、对口帮扶等公益活动;参与院外的较为简单的网络会诊任务,共同研究解决一些少见或者突发的疑难病症;根据各学科发展需要及医院统一安排,参与常见病、多发病巡讲活动,普及健康卫生早期预防与治疗知识,提升公众的卫生健康意识,如“爱心伴你行2014·名医进社区”系列活动、“大爱有声·广播大爱日”电波接力特别公益活动、南方生活广播携手名医博士团“向共和国老英雄致敬·献爱心送温暖”活动等。
博士志愿者服务团还根据各学科发展需要,参与各种疾病普查工作,如结直肠癌筛查活动;为炎症性肠病(IBD)患者提供健康咨询等;不定期为来医院(含影像检验中心和预防保健科等)体检人员解答检查结果反馈、用药、治疗方案等方面的疑问;为医院新网站、微博、微信、医患交流园地等电子服务平台提供智力支持,促进医患交流的和谐发展等。
项目现场
#直肠恶性肿瘤
阅读数 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表现为肛门直肠出血、肛周肿块及里急后重。严重者可并发肛门肿瘤脱出和远处转移。早期手术治疗,晚期辅助化学药物及放射治疗。简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极其少见且预后较差的肿瘤,具有很强的侵袭性和转移性,临床上极易误诊,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直肠出血、肛周肿块及肛管直肠刺激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腹泻及便秘的症状,严重者可并发肛门肿瘤脱出和远处转移,该病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辅助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该病恶性程度高且转移早,预后较差,早期经过正规治疗只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生存期。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肛门直肠出血、肛周肿块及肛管直肠刺激症状。诊断依据:依据患者典型的肛门直肠出血以及肛周肿块的表现,联合盆腔CT可初步观察到肿瘤出现的位置及大小,加之病理学检查确定黑色素瘤细胞,可以综合明确诊断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有哪些类型?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否,本病是一种罕见病,好发人群为黑色素瘤家族史患者,发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多发于男性,平均发病年龄多在60岁左右[1]。是否可以治愈?该病易治愈,多转移早且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采取手术治疗,辅助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生存期。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