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熊猫血”的几点疑问
熊猫血,这个名字听起来温馨可爱,实则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困扰。许多人对熊猫血的了解有限,尤其是那些被检查出熊猫血型的准妈妈们。今天,我们就来揭开熊猫血的面纱,了解它的相关知识。
人体血型系统除了我们熟知的ABO血型外,还有Rh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比ABO血型系统更为复杂,其中D抗原最为重要。根据红细胞上D抗原的有无,将红细胞分为Rh阳性或Rh阴性。大部分人为Rh阳性血型,仅有约0.4%为Rh阴性,因此被称为‘熊猫血’。
对于Rh阴性血型的准妈妈来说,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如果自己和丈夫一个是Rh阴性血,一个是阳性血,对下一代有何影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终身教授沈志祥表示,如果女方是Rh阴性血,男方是阳性血,那么他们的第一胎孩子不会有任何健康隐患。但是,他们的第二胎孩子则有感染溶血病的可能。这是因为女性在生产第一胎时,可能会有少量胎儿的血进入母体内,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当带有抗体的母亲再次怀孕时,抗体就可能会通过胎盘屏障使孩子发生溶血病。此外,Rh阴性血女方在生产前接受过Rh阳性血液输血的话,也会带来相同的风险。不过,即使符合这两种情况,第二胎新生儿感染溶血病的几率也只有20%左右。
那么,如果是Rh阴性血型的孕妇,做些什么以降低宝宝溶血的风险呢?从第一次怀孕开始就应该积极进行抗D免疫球蛋白的预防注射。Rh(-)血的准妈妈,一般建议:1.于28-30周肌内注射300μg抗D免疫球蛋白;2.胎儿娩出后72小时内追加300μg肌内注射。如分娩后忘记,13天内追加仍能产生部分保护作用;3.建议对所有可能引起Rh(-)血女性产生抗D抗体的事件(母血致敏效应事件)应用免疫型预防,如人工流产、宫外孕、绒毛活检、羊水或脐血穿刺、输卵管结扎术、输注Rh(+)血液和一些产科操作等。此外,Rh阴性血型的准妈妈再次怀孕时,要去医院检查是否体内已经存在抗D抗体,如果抗D抗体已经为阳性,则免疫预防就失去意义,胎儿发生溶血的风险变大,孕期应加强对宝宝的监测,具体应积极联系并咨询产科医生。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亲与婴儿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即胎儿在宫内或出生后发生大量红血球破坏,出现一系列同族溶血性贫血、皮肤黄染、水肿、肝脾肿大等多种临床表现。如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出现抽搐、脑瘫等致残性后遗症。
发生Rh溶血的新生儿虽然黄疸进展很快,在目前医疗发展的今天,是可以进行有效治疗的。并且经过正规治疗的小儿不会留下后遗症,生长发育及智力水平可以同其他儿童一样。治疗多需采取综合措施以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及纠正贫血。多需换血治疗,同时配合光疗及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