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万步可改善抑郁症状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众所周知,步行有益身体健康,但步行对于心理健康是否也有效?2月1日-2日,在日本东京召开的日本焦虑症学会学术大会上,来自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系的种市摄子发表报告称,每天行走一万步,坚持2个月可能改善焦虑症、抑郁症症状。同时,她在会上也介绍了如何循序渐进地通过步行达到缓解症状目的的方法。

  据称, 种市在2012年以东京本部多个企业的职员及其妻子为对象,开展了“步行运动”,参加者共179人,其中男性104人,女性75人,在为对象配置计步器后,2个月中共计步行60万步(平均每天一万步),达到运动目标后,分别针对步行开始前和结束后的状态开展自我评价(GHQ-12,分数越低说明状态越好),并比较评价结果。

  在达成运动目标的133人中(男性77人,女性56人,达成率74%),步行开始前后的焦虑、抑郁等状态的自我评价都有了明显变化,达成目标的男性从2.25点下降到1.60点,女性则从2.26点下降到1.36点。而未达成目标的人则男女均不见有明显变化。

每天一万步可改善抑郁症状

  该目标的达成与“步行开始前的运动习惯”、“步行开始前的加班时间(每月不超过30小时)”有一定的关系,但与年龄、性别、步行开始前个人的焦虑、抑郁症状程度没有关系。

  女性 走路 过多反会增加焦虑与抑郁?

  将每天的走路步数按照“不到1万步”、“1万~1万2000步”、“1万2000步以上”分开研究后发现,男性走路的步数越多,抑郁、焦虑等症状改善状况就越明显。但是,女性则是每天走1万~1万2000步时焦虑、抑郁症状最少,达到1万2000步以上后反而出现反弹。

  另外,根据国际研究,20-30岁女性如果每天走路不足7500步,或工作中运动时间太长,则抑郁症状更加明显。因此,种市在报告中指出,由于步行开始前的状态并不影响走路目标的达成,对于部分有焦虑症或抑郁症的患者来说,不妨每天坚持走路一万步,以良好存成身心的全面健康。

#抑郁症#焦虑症
阅读数 9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主要表现为恐惧感、濒死感、惊恐发作常并发焦虑症、强迫症等精神疾病一般需要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简介幽闭恐惧症属于恐惧症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发病与个性、环境、遗传因素等有关。典型表现为身处密闭且狭小的环境中出现恐惧感、濒死感、惊恐发作等症状。临床较为常见,通常呈急性起病,一般需要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大部分患者预后尚可[1]。症状表现:典型症状为恐惧感、濒死感、惊恐发作等。诊断依据:依据患者既往个性心理特征,在密闭狭小空间中出现恐惧感、濒死感、惊恐发作等典型症状,联合精神系统检查以及明尼苏达人格测评量表、焦虑症自测量表等辅助检查,可基本确诊。幽闭恐惧症有哪些类型?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幽闭恐惧症临床较为常见,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目前尚大规模流行病学资料[1]。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经规范的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患者的恐惧感、濒死感可逐渐消除,逐步回归正常社会生活。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白录东主任医师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