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捷——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

个人简历
赫捷,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就读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和协和医科大学,199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兼任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心胸外科分会常委兼食管疾病学组组长,以及《中华医学杂志》、《中国肺癌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以及《癌症》等20余家核心期刊主编、副主编、编委等职。被教育部评为“优秀留学归国人员”,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为推动我国食管癌的规范化诊治,赫捷教授于2009年组织全国食管癌专家到国内多个省市开展巡回演讲和手术演示交流近20次,次年组织全国知名食管癌专家撰写并出版了我国第一部《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2010年启动的“全国多中心食管癌的诊治情况调查研究”项目,该研究的成果将为我国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提供依据,并得到中国抗癌协会和科技部的肯定和好评。赫捷教授还领导该院胸外科实验室开展了肺癌和食管癌分子肿瘤学方面的研究。在“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赫捷教授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20多项,并与美国、英国等国的科学家展开广泛的国际合作研究。
目前已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SCI影响因子合计超过40分;已出版专著3部;培养中外研究生40余名。目前在研的课题有科技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专项课题、美国NIH-NSCF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计8项。赫捷教授建立了国内规模最大的胸部肿瘤遗传资源库,搭建起临床与基础研究之间相互结合的桥梁。赫捷教授关于食管鳞癌microRNA异常表达谱的研究成果发表于《Cancer Research》,被他引97次;利用蛋白质组学和高通量芯片技术发现了多个能用于肺癌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物。
健康领域的成就
恶性肿瘤现已位列我国居民死因之首。作为新中国第一家肿瘤专科医院、亚洲地区最大的肿瘤防治研究中心的领导者,赫捷院长深切地体会到医院不仅需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还应该承担起更多的公益责任,做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宣传工作,让大众了解癌症是可防可治的。
赫捷院长2012年组织医院百余名专家成立科普宣传团,主持召开培训会,动员鼓励专家积极宣传科普知识;积极配合媒体宣传,并利用多种平台与媒体进行多方位、多形式的合作,向公众广泛传播健康知识。 同时,组织一年一度的肿瘤防治宣传周、北京希望马拉松等公益活动,开展志愿服务在医院服务,组织医务人员广泛开展院内外健康教育活动,更好地满足了患者渴望与医生沟通的心愿,惠及了更多的健康人群,传播了肿瘤预防、早诊的科学理念和相关知识,为医院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扩大了医院影响力。 赫捷院长还承担多项癌症早诊早治、“卫生部临床医生科普项目”等政府健康教育与促进的项目。通过增强意识、提前预防,早期检查、及时治疗,和谐医患、减低费用等方式,实现患者、医院、政府三赢机制,为提高公民健康素养,预防和控制肿瘤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2年科普事迹
参与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启动(CCTV-新闻联播)。
参与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健康北京》节目,分别讲述《食道排“雷”》、《保卫食管正当“食”》、《致命慢性病》。
与搜狐网合作举办两次媒体体验营活动,主题分别为“关注乳腺癌的规范化综合治疗”、“探秘国家标志性肿瘤专科医院”,介绍医院整体情况。
参与肿瘤防治宣传周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百名专家咨询讲课。
接受《京华时报》采访,讲解“部分癌症可完全治愈”。
接受《人民政协报》专访,讲解“让癌症变成可控的慢性病”。
曾获奖项
教育部“优秀留学归国人员”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2011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