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汗如雨运动 减肥更有效?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U3395P434DT20120823140043

  大量出汗降低运动能力

  有的人认为通过汗液可以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具有排毒的作用,所以觉得出汗越多越好。汗液其实来自血液,汗液中含有一定的血液成分。出汗时部分水分蒸发了,而固体物质如蛋白质、氨基酸等则留在皮肤表面,经皮肤表面微生物的作用,可产生一些具有汗酸味的物质,所以有人觉得汗液不干净。其实汗液中除了一些代谢废物外,还有许多对机体有用的物质,如矿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随着汗液的丢失,这些营养物质也随之丢失了。

  因此,对于少量的出汗,可以不必太在意;但对于大量的出汗,我们就不该等闲视之了。因为大量出汗使体液减少,如果不及时补液,可导致血容量下降,心率加快,排汗率下降,散热能力下降,体温升高,机体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紊乱,引起脱水,严重时甚至导致中暑。脱水导致机体的一些主要器官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如心脏负担加重、肾脏受损。钠、钾等电解质的大量丢失可导致神经-肌肉系统障碍,引起肌肉无力、肌肉痉挛等症状。脱水还会使运动能力下降,产生疲劳感。

  出汗后补水有学问

  当知道了大量出汗对机体健康的可能危害后,我们自然会得出答案:出汗后应该补液。那么,应该怎么补呢?

  补什么一般来说,如果出汗量不大,补充常见的饮料,如矿泉水、白开水、茶水、碳酸饮料、果汁、绿豆汤、牛奶、运动饮料等均可。如果出汗量大,则最好补充含有一定量电解质的运动饮料、盐水、菜汤等。出汗量大时不要单独狂饮白开水,以免引起低钠血症

  补多少补液量的原则是:失多少,补多少。那么,怎么知道丢失的汗量呢?一般根据出汗后体重的减少,大致可得知丢失的体液量,普通人也可以根据口渴的程度补充。补充体液都应该少量多次,即每次补充100~200毫升,不要暴饮。

  何时补运动的前、中、后都应补液。人们常习惯于运动中或运动后补液,而往往忽视运动前补液。如果想保持最佳体能状态,就应该始终保持体液的平衡,不能出现脱水,哪怕是轻微的脱水也不行。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在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补液。

  不同的人怎么补水

  青少年如果运动中出汗量大,比如在0.5~1升,可补充含有电解质和糖的运动饮料。

  老年人运动量一般不大,出汗量也不多,有的人还伴有某种慢性病,没有必要补充运动饮料,可以适量补充矿泉水、白开水、茶水、绿豆汤、牛奶等。

  对于肥胖者,运动的目的之一是减体重,消耗体内多余的能量储备。因此不要补充含能量物质的饮品。如果出汗多,可补充含有电解质的无糖饮料。

  高血压患者进行锻炼应避免大强度运动,防止血压的大幅度波动;如果出汗量较大,应补充钠离子浓度较低的饮料,以防止钠离子摄入过多对血压的负面影响。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应进行有规律、累计时间较长的低强度运动,帮助控制血糖;同时避免大强度的运动,防止血糖的大幅波动。如果出汗量较大,可补充低糖或无糖的饮料,避免血糖快速升高引发的损害。

#运动#低渗性失(脱)水
阅读数 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是由于机体水摄入量够或水丢失过多而导致症状有口渴、少尿、乏力、唇舌干燥、烦躁等可以治愈,以药物治疗为主,需及时补充液体简介高渗性脱水是指体液容量减少,水和钠同时丢失,但是由于水比钠丢失更多,所以导致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150毫摩尔/升),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增高(>310毫渗量/升),引起细胞内脱水。本病主要是由于摄入水分够或水分丧失过多而导致的,主要症状有口渴(为早期典型症状)、少尿、乏力、唇舌干燥、烦躁等。本病常见,多发于从事户外工作的工人、高热出汗的老年人以及大量腹泻的婴幼儿等,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本病以药物治疗为主(如葡萄糖溶液),需及时补充液体,解除引起脱水的原因,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多可治愈,预后良好[1][2]。症状表现:主要症状有口渴(为早期典型症状)、少尿、乏力、唇舌干燥、烦躁等。诊断依据:根据患者的病史、典型症状(如口渴、少尿、乏力、烦躁等),结合实验室检查(如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升高)、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可用于判断脱水严重程度以及排除其他病变)等可以做出诊断。高渗性脱水有哪些类型?根据脱水程度,本病可分为以下三种:轻度高渗性脱水(即轻度缺水)中度高渗性脱水(即中度缺水)重度高渗性脱水(即重度缺水)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发病率为2%~12%。多发于从事户外工作的工人、高热出汗的老年人以及大量腹泻的婴幼儿等[2]。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本病以药物治疗为主(如葡萄糖溶液),需及时补充液体,解除引起脱水的原因,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多可治愈,预后良好。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李秀清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
查询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