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别忽视!房颤中风率比常人高7倍

别忽视!房颤中风率比常人高7倍

房颤,作为21世纪心血管领域的重大挑战之一,其危害不容忽视。据研究,神经内科疾病中,约五分之一的患者脑梗塞的罪魁祸首正是房颤。而房颤患者发生中风的概率是正常人的5至7倍。这一疾病不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还可能引发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许多老年人对房颤的认知不足,往往忽视了胸闷、气短、心跳加快等症状,导致病情延误。事实上,正常人心跳频率为每分钟60至100次,一旦出现心跳异常,应及时就医。

针对房颤的治疗,目前主要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方式。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法耐受药物副作用的阵发性房颤患者,以及患有心力衰竭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成为了首选治疗方案。这种微创手术通过导管将射频电流传递至异常心律的部位,从而消除心律失常。

北京医院心脏中心在心律失常非药物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采用导管射频消融术为众多患者带来了福音。专家提醒,一旦出现心跳异常,应及时就医,切勿拖延。同时,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除了积极治疗,患者还应注重日常保养,包括戒烟限酒、合理膳食、规律作息等,以降低房颤的复发风险。

总之,房颤作为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需要引起广泛关注。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有效降低房颤的危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文章 脉搏短绌常见于哪种病人

脉搏短绌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测定的脉率少于心率,而且脉搏强弱不等、快慢不一。这种现象在心房纤维性颤动(简称房颤)的患者中尤为常见。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特点是心房的电活动极度紊乱,导致心房不能有效地收缩,进而影响心室的充盈和心脏的泵血功能。 1. 什么是脉搏短绌? 脉搏短绌的发生机制是由于心肌收缩力强弱不等,导致心脏泵出的血量不一致,从而使得在同一时间段内,通过手腕等部位触摸到的脉搏次数少于心脏实际跳动的次数。这种现象在心房纤维性颤动的患者中尤为明显,因为房颤导致心脏跳动极不规则。 2. 脉搏短绌的常见人群 脉搏短绌最常见于心房纤维性颤动的患者。房颤患者的脉搏短绌现象越明显,通常意味着其心律失常的程度越严重。除了房颤,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如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等,也可能导致脉搏短绌,但相对较少见。 3. 脉搏短绌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脉搏短绌首先需要明确其背后的病因。对于疑似脉搏短绌的患者,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以监测心脏在一天内的电活动,明确是否存在心律失常。一旦确诊为心房纤维性颤动或其他导致脉搏短绌的心律失常,治疗方案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可能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以及在必要时进行射频消融手术等介入性治疗。 4. 实际案例分析 例如,一位65岁的男性患者,因感到心悸、乏力就诊,经检查发现存在明显的脉搏短绌现象。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确诊为心房纤维性颤动。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接受了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并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成功进行了射频消融手术,心律恢复正常,脉搏短绌现象消失。 5. 日常生活中的建议 对于有心律失常风险的人群,如高龄、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脏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问题。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对预防心律失常同样重要。 结论 脉搏短绌虽然常见于心房纤维性颤动患者,但其背后可能隐藏着严重的心脏问题。通过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心律失常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有心脏病史或症状的患者,应提高警惕,定期进行心脏检查,确保心脏健康。

跨界医疗探索者

7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严重的甲亢的症状有哪些?

严重的甲亢症状包括消瘦和甲亢性心脏病。 甲亢性心脏病可能导致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房纤颤和心力衰竭,严重者甚至死亡。 甲亢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是一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综合征,不属于传染病。 甲亢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碘131放射治疗和手术,其中药物治疗最为常用,但需要较长时间,期间需定期复查甲功以及肝肾功、血常规等。

医者荣耀

16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抗凝治疗,您了解多少?

抗凝治疗在神经内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针对不同的病情和患者个体,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常见的抗凝药物包括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钠片,肝素及其衍生物,以及新型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片和达比加群酯胶囊等。维生素K拮抗剂主要用于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如心房纤颤和瓣膜病。肝素则适用于需要快速抗凝的急性情况。新型抗凝药物因其口服便捷、作用迅速等优点,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 然而,抗凝治疗并非没有风险。患者在使用抗凝药物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确保药物剂量准确,避免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医疗故事汇

18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严重的甲亢有哪些症状?

严重的甲亢症状主要包括消瘦和甲亢性心脏病。消瘦可能导致患者容易感染急性传染病,甚至死亡。甲亢性心脏病可引起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房纤颤和心力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甲亢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是一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综合征,不具备传染性。目前,治疗甲亢主要有药物、碘131放射治疗和手术三种方法,其中药物治疗最为常用。药物治疗需要较长时间,期间需定期复查甲功以及肝肾功、血常规等指标。

跨界医疗探索者

16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心脏猝死常见病因有哪些?

心脏猝死(SCD)是一种突发性死亡,通常在1小时内发生,最常见的疾病原因与冠状病毒有关,约2/3的SCD与冠状病毒及其并发症有关。 75-80%的SCD是由恶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引起的,如室性心动过速(VT)和心室纤维颤动(VF)。慢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等,只占SCD的少数。 与SCD相关的心律失常可能由器质性心脏损伤、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等因素引起。

癌症防治先锋

19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心脏猝死的病因是什么?

心脏猝死(SCD)是指由心脏原因引起的1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最常见的病因是恶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VT)和心室纤维颤动(VF)。此外,慢性心律失常、严重的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等因素也可能导致SCD。 以下是一些与SCD相关的心律失常: 1. 室性心动过速(VT) 2. 心室纤维颤动(VF) 3. 窦性心动过缓 4. 窦房传导阻滞 5. 室内传导阻滞 为了预防SCD,建议: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戒烟限酒。 2.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心脏疾病。 3. 对于有心脏病史的人群,应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随访。

病友互助家园

16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心脏猝死怎么办?

心脏猝死最常见的病因是恶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维颤动。 治疗心脏猝死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电击除颤和手术治疗等。 心脏猝死的预后取决于病因、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等因素。 心脏猝死的治疗效果取决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心脏猝死的患者可能需要长期药物治疗和定期随访。 心脏猝死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以及戒烟限酒等。

医疗数据守护者

15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先心病治疗有哪些新进展?

心脏疾病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重点,尤其是复杂先心病。近年来,在武汉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首先,对于复杂先心病,医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的外科治疗技术,如心脏移植、心肺联合移植等,这些技术在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重症瓣膜病、危重冠心病、急诊动脉瘤的外科治疗也在不断提高。医院率先在全国、中南地区开展这些治疗,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 此外,新生儿小婴儿心内直视术、主动脉夹层全弓置换术、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心房纤颤消融术、微创心血管疾病手术等新技术的应用,让治疗更加微创、精准,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武汉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医患沟通,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绿色医疗倡导者

16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心电图治疗如何选?

心电图作为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查手段,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治疗心电图异常,首先需要明确病因,如心脏供血不足、心动过速等。针对不同的心电图异常,治疗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例如,ST段的压低可能需要改善心脏供血,心动过速则需根据其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 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心电图的具体表现,如P波、QRS波群、PR间期等,来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进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窦性心动过速,可能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或使用β受体阻滞剂来控制心率;而对于心房纤颤,可能需要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心电图治疗并非一蹴而就,患者需要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心电图,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全球医疗视野

17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AED:自动体外心脏去颤器,挽救心跳骤停的关键设备

AED是一种自动体外心脏去颤器,主要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这些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跳骤停,严重威胁生命。AED通过电击复律帮助恢复正常心跳。它不是常规检查项目,但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辅助诊断可以发现相关异常。AED的主要作用是纠正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原理是利用高能量电流阻断异常电信号传导。AED应妥善保管并定期维护,对于有心血管风险的人群,定期体检监测心脏健康状况是非常重要的。

全球医疗视野

31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心房颤动患者长期服药,询问是否可以继续用药及治疗建议。患者女性87岁

就诊科室:全科

总交流次数:24

医生建议:对于心房颤动患者,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长期服用药物是治疗的一部分,但必须定期复查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治疗上,除了药物治疗外,根据病情的不同,还可能需要采取电转复或射频消融等方法。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等,这些都有助于控制病情。

查看详情

患者因心跳不规律就诊,确诊为心房颤动,询问治疗方法及日常注意事项。患者女性66岁

就诊科室:全科

总交流次数:48

医生建议:心房颤动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药物治疗方面,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抗凝药物以预防血栓形成,心率控制药物心律转复药物以控制心率或恢复正常心律。生活方式上,建议患者戒烟限酒,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进行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减少压力,保持乐观心态。定期复查,监测心脏功能,对于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查看详情

患者心跳不规律,确诊为心房纤维性颤,询问治疗方法及日常注意事项。患者男性48岁

就诊科室:普通内科

总交流次数:14

医生建议:对于心房纤维性颤,治疗主要包括控制心率、预防血栓形成和恢复正常心律。日常生活中,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同时,应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遵医嘱用药,不要自行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AI医生助手

AI智能健康助手

在线服务中
24小时 24小时响应
智能诊断 智能症状分析
专业保障 专业医疗保障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