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恰当额外补充维生素或有害身体健康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如今的社会,不少白领有额外补充一些维生素的习惯。比如说每天服用一粒复合维生素片或者每天服用维生素E和维生素C胶囊;更有个别达人还会自己搭配更加复杂的配方:午饭后一粒维生素C,晚饭后一粒鱼油,一粒复合维生素B……然而,利用这样的方式来保养健康,真的是科学有效的吗?多个临床试验表明,不恰当的额外补充维生素,或有害身体健康。

  每天补充多种维生素,健康反而远离你?

  另外一篇同时期发表在《内科学纪要》(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文章则从女性的角度阐述了额外摄入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对健康的影响。在对38000多名平均年龄为61.6岁老年女性进行了长达19年的跟踪调查后,研究者发现,长期服用维生素补养品(包括复合维生素制剂、B族维生素,以及铁、锌、镁等微量元素)的女性的死亡率要高于不服用者[3]。而且在人群调查的伊始,63%的女性有服用维生素补养品的习惯,随着她们年龄的增长,这一比例最终增加到了85%。统计学分析表明,无论是维生素还是微量元素都会造成老年女性死亡率的增加(2.4%-6%不等)。

  不过,与前一篇报道维生素E的文章相比,这篇文章有很多令人质疑之处。比如,以老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并不严谨——她们的健康状况并不一致,而体弱多病者服用各种补充品的倾向性更大;有关受试者使用维生素的种类和剂量的记录完全基于她们的自我阐述而没有跟踪监控,数据可信度低;受试者服用药品来源不一等等。

  服用维生素E 的男性更易患前列腺癌

  维生素E(Vitamin E,VE)又称生育酚,是最主要的抗氧化剂之一。长久以来,抗氧化剂被认为可能具有预防、抵抗慢性疾病(比如癌症)的作用。另外,由于维生素E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和增加激素水平的功效,许多女性也将服用或外涂维生素E看作延缓衰老、改善肤质的美容良方。然而,最近发表在权威医学刊物《美国医学协会杂志》(The 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的研究表明,长期额外服用维生素E会增加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风险[1]。

  2000年时,美国多个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把从美国、加拿大、波多黎各等地找到的35000余名50岁或55岁以上符合条件的男性志愿者,分成4个小组进行试验:A组服用维生素E和硒(硒与维生素E有协同作用,常搭配在一起使用);B组服用维生素E和硒安慰剂;C组服用维生素E安慰剂和硒;D组服用两种安慰剂。这项研究本想探究维生素E在预防前列腺癌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然而到了2008年,这项实验不得不提前终止。因为研究人员们发现长期服用维生素E对前列腺癌不但没有任何益处,反而会让患前列腺癌的风险增加17%,而且维生素E与硒协同服用跟单独服用维生素E没有差别[2]。

  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志愿者们服用的维生素E的量为400国际单位(International Unite,IU,是用生物活性代表维生素/抗生素/激素量的药学单位。1个国际单位的维生素E即为0.667微克DL-q-生育酚醋酸酯),而通常销售的复合维生素片中维生素E的含量为30-200国际单位。高剂量很可能是造成这个实验结果的原因之一。

  服用维生素真的弊大于利吗?

  维生素更像是把双刃剑。虽然目前多数的研究成果都揭示了服用维生素的弊端,但是支持维生素能预防疾病这一传统理论的报道也有不少,比如多补充维生素B6可以降低患肺癌的风险[8]。还有不少人群研究结果是吃维生素跟喝凉白开一样——没啥作用。所以,综合起来看,我们既不能把口服维生素制剂一杆子打死,也不能盲目地把它作为延年益寿的保养良方。

  其实,近两年来关于维生素对身体危害性的报道还有很多:比如常年摄入高剂量的维生素D会增加老年女性的骨折率;服用维生素B12加叶酸会增加患肺癌的几率等等[4][5][6]。维生素能预防疾病的观点几乎被颠覆。有关维生素的利与弊,学术界仍在探索。但如果能遵循以下4个准则来看待维生素的话,我们也就没必要在彷徨中等待最终学术结论。

  维生素是利是弊——取决于你的身体状态。比如说同样是叶酸,老年人长期服用会增加死亡率,而年轻的怀孕女性服用却对身体和婴儿有好处[7]。

  自然饮食更健康。建议大家还是应该注重饮食均衡,用肉蛋蔬果中天然的营养物质来满足身体的日常需求,尽量不要长期服用额外的维生素药剂。如果存在某种维生素缺乏或身体有特殊需要的情况,也应当遵从医嘱,小心不要补过量。维生素对健康有损害——高剂量是关键因素。许多关于维生素的研究都指出那些因为服用某种维生素而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的人群,他们摄取的维生素比一般情况下都要高出许多。可惜的是,我们到底每天应该摄入多少维生素才合适,至今也没有定论。

  参考文献:

  [1] Eric A. Klein, Ian M. Thompson, Jr; et al. Vitamin E and the Risk of Prostate Cancer. J AM MED ASSOC.2011;306(14):1549-1556.

  [2] Scott M. Lippman, Eric A. Klein; et al. Effect of Selenium and Vitamin E on Risk of Prostate Cancer and Other Cancers. J AM MED ASSOC . 2009;301(1):39-51.

  [3] aakko Mursu, Kim Robien; et al. Dietary Supplements and Mortality Rate in Older Women. Arch Intern Med. 2011;171(18):1625-1633.

  [4] Kerrie M. Sanders, Amanda L. Stuart; et al. Annual High-Dose Oral Vitamin D and Falls and Fractures in Older Women. J AM MED ASSOC. 2010;303(18):1815-1822.

  [5]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After Treatment With Folic Acid and Vitamin B12. J AM MED ASSOC. 2009;302(19):2119-2126.

  [6] The New York Times--More Evidence Against Vitamin Use. October 11, 2011.

  [7] Christine Roth; et al. Folic Acid Supplements in Pregnancy and Severe Language Delay in Children. J AM MED ASSOC. 2011;306(14):1566-1573.

  [8] Mattias Johansson; et al. Serum B Vitamin Levels and Risk of Lung Cancer. J AM MED ASSOC. 2010;303(23):2377-2385.

#前列腺占位
阅读数 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老年男性群体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费力、尿失禁等尽早行根治性手术或放疗,可有较好治疗效果简介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群体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现明显的地区和种族差异,且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出现明显上升趋势。前列腺癌的致病因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可能与种族、遗传、环境、食物、肥胖和性激素等有关。早期前列腺癌多明显临床症状,随着肿瘤生长及转移,可出现尿频、尿急、尿流缓慢、排尿费力、尿潴留、尿失禁甚至骨痛、骨折、排便困难等症状。早期前列腺癌可通过根治性手术或者根治性放疗等治疗方式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晚期前列腺癌多选择姑息性治疗,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症状表现:前列腺癌早期多明显临床症状,随着肿瘤生长,可表现为尿频、尿急、尿流缓慢、排尿费力,甚至尿潴留或尿失禁等。诊断依据:前列腺癌通过直肠指检,触及肥大的前列腺呈坚硬结节状,表面粗糙,凹凸平时应高度怀疑。B超发现前列腺低回声结节或MRI发现异常信号,针对前列腺癌也有诊断意义。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明显增高,前列腺针吸或钳取活组织进行细胞病理学检查,可确诊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有哪些类型?1.根据癌细胞起源可分为:前列腺腺泡腺癌前列腺鳞癌前列腺导管腺癌前列腺黏液腺癌前列腺小细胞癌2.根据TNM分期可分为:(1)原发肿瘤(T)①临床分期Tx:原发肿瘤能评估。T0:有原发肿瘤。T1:临床隐匿性肿瘤(临床未触及或影像学未发现)。T1a:≤5%的前列腺切除组织内偶然发现肿瘤。T1b:>5%的前列腺切除组织内偶然发现肿瘤。T1e:通过针吸或针穿活检发现前列腺肿瘤[如因发现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升高进行穿刺活检]。T2:肿瘤局限于前列腺内。T2a:累及≤1/2叶。T2b:累及>1/2叶,但未达双侧叶。T2c:累及双叶。T3:肿瘤侵出前列腺包膜。T3a:包膜外浸润(双侧或单侧)。T3b:侵犯精囊(双侧或单侧)。T4:肿瘤固定或侵犯精囊以外的邻近组织,如膀胱颈、外括约肌、直肠、肛提肌。②病理学分期pT2a:单侧,累及≤1/2叶。pT2b:单侧,累及>1/2叶,但未达双侧叶。pT2e:双侧累及。pT3:浸出前列腺。pT3a:侵犯精囊。pT4:侵犯膀胱、直肠。(2)局部淋巴结(N)①临床分期Nx:局部淋巴结能评估。N0:局部淋巴结转移。N1:发现局部淋巴结转移。②病理学分期pNx:局部淋巴结能取样。pN0:阳性淋巴结。pN1:发现局部淋巴结转移。(3)远处转移(M)Mx:远处转移能评估(任何方式都法评估)。M0:远处转移。M1:远处转移。M1a:非局部淋巴结转移。M1b:骨转移。M1e:其他脏器转移(包括或包括骨转移)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地理和种族差异,加勒比海及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最高,中国、日本最低,美国黑人前列腺癌发病率为全世界最高。美国70%以上的前列腺癌患者年龄都超过65岁,50岁以下男性罕见。39岁以下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为0.005%,40~59岁年龄段增至2.2%(1/45),60~79岁年龄段增至13.7(1/7)。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显著上升,但存在城乡地区差异,大城市发病率已逐渐接近发达国家水平。[1]是否可以治愈?早期前列腺癌可以治愈。早期(指肿瘤仅位于前列腺内部)前列腺癌可以通过根治性手术或者根治性放疗等方式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甚至可以治愈。局部进展期(肿瘤突破前列腺包膜但未发生转移)和转移性前列腺癌可进行姑息性治疗,以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是否遗传?是。前列腺癌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党强副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