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视野:全民健康生活日
2007年9月1日,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全国爱卫会办公室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发起了以“和谐我生活,健康中国人”为主题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之后,每年的9月1日定为我国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
2011年9月1日是我国第5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口号是“我行动,我健康,我快乐”,主题是“减盐预防高血压”。
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死亡人数中约有40%死于心血管疾病,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2亿人,每5个成人就至少有一人患高血压,高血压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风、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是最常见的高血压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危害严重。高血压病人早期常无感觉,往往悄然起病并造成突发的心脑血管事件,被公认为“无声杀手”。定期监测血压有助于了解血压水平,早期发现高血压。正常成年人至少每两年测量一次血压,高血压易患人群每六个月至少测量一次血压。
以下人群容易患高血压:
(1)血压高值(收缩压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85-89mmHg)。
(2)超重(BMI:24-27.9kg/m2)或肥胖(BMI≥28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腰围男≥85cm,女≥80cm。
(3)有高血压家族史(一、二级亲属患高血压)。
(4)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100ml(2两))。
(5)年龄≥55岁。
(6)长期高盐饮食。
改善生活方式有明确的降压效果,如肥胖者体重减轻10kg,收缩压可下降5~20mmHg;膳食限盐(食盐<6g),收缩压可下降2~8mmHg;减少脂肪摄入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6mmHg和3mmHg;规律运动和限制饮酒均可使血压下降。
防治高血压的健康行为:
(1)高血压患者尤其应当控制食盐摄入量。
(2)适当增加钾的摄入可以降低血压水平,应多吃含钾多的食物,尤其是新鲜蔬菜和水果。
(3)增加膳食中钙的摄入可以改善血压,应增加奶类等含钙丰富的食物的摄入。
(4)减少膳食脂肪的摄入。
(5)适宜运动。
(6)戒烟限酒。
(7)减轻体重。
(8)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轻松愉快,避免情绪过于激动。
食盐是我国居民膳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2002年河北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居民平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为12克,部分地区达到14克以上,是推荐食盐摄入量(少于6克,包括酱油、味精、酱和酱菜及其他含盐食品中的食盐量)的两倍多。
食盐摄入过多可使血压升高,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还可增加胃病、骨质疏松、肥胖、肾脏疾病和糖尿病病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食盐量越高,人群收缩压、舒张压水平越高。与每日食盐摄入量<6g者相比,每日食盐摄入量≥12g者患高血压的风险增高14%,每日食盐摄入量≥18g者患高血压的风险增高27%。
正常人减少盐的摄入量,可预防高血压的发生。高血压病人减少盐的摄入量,可改善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减少脑卒中,心脏病和慢性肾脏病等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
居民要养成少吃盐的膳食习惯,强化吃盐多有害健康的意识,掌握少吃盐的方法和技巧:
在烹制菜肴时放点醋等调味品,提高菜肴鲜味,帮助自己适应少盐食物;
对每天食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每餐都使用限盐勺等量具;
使用低钠盐;
少放酱油,或者使用低钠酱油或限盐酱油;
尽量少吃酱菜、腌制食品以及其他过咸食品;
查看食物标签,尽量选择含钠(Na)低的包装食品;
少放味精,因为味精中含一定量的钠;
烹制菜肴时如果加糖会掩盖咸味,所以不能仅凭品尝来判断食盐是否过量,应该使用限盐勺等量具;
尽量不要喝菜汤,盐溶于水,菜汤中盐含量高;
菜肴9成熟时或者出锅前再放盐,这样盐虽放得少菜也会有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