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失眠 吃药也要“内调”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在使用药物治疗之前可以考虑行为方式的调整,或者在服用安眠药的同时配合自我调整,可以起到更好的防治失眠的作用。

  放松身心有助睡眠

  很多失眠患者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躺在床上睡不着,自己也想尽量放松下来,但实际上很难做到,结果越紧张就越睡不着。彭康指出,如果躺在床上睡不着,可以尝试进行身心放松,以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觉醒水平,诱导睡眠。不过,不要在身心放松的过程中刻意追求困意,刻意追求反而容易引起皮质兴奋,进一步影响睡眠。可以尝试以下方式:

  1、肌肉放松。使全身肌肉从上到下逐个部位松弛下来,可通过按摩来实现。

  2、想象。回忆或想象愉快的情景,可诱导躯体松弛或转移焦虑心情。

  3、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可分为顺呼吸和逆呼吸两种,顺呼吸即吸气时轻轻扩张腹部,在感觉舒服的前提下,尽量吸得越深越好;呼气时再将腹部肌肉放松。逆呼吸与顺呼吸相反,即吸气时轻轻收缩腹部,呼气时再将它放松。)慢呼吸可以使全身放松,此方法是众多方法中最简便易行的,而且临床效果比较好。

  自我调治 失眠 要控制生活

  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影响睡眠,有些影响非常明显。彭康说,常见的不良习惯包括入睡前锻炼身体、看兴奋刺激的影视片、睡前吸烟或晚间喝浓茶、咖啡等。对于生活行为的控制,重点在于调整白天与夜间的兴奋度,限制或消除不良习惯,建立规律和良好的觉醒与睡眠习惯。

  1、白天提高兴奋度,增加日照时间。长期伏案工作者、家庭主妇、退休人员等,白天所进行的社交活动较少,一定强度的体力活动也较少,日照时间通常不足,这些因素导致的夜间睡眠障碍在临床上较常见。这些人白天应适当增加户外活动,适当增加日照时间,而在晚上则应减少光线(尤其是较强的光线)、噪音等干扰。

  2、减少睡前的刺激性活动。睡前避免锻炼身体以及从事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脑力劳动。对于必须在晚间工作的人,则应该刻意在睡前1~2小时进行放松,使自己的体力与精神舒缓下来,以免影响睡眠。

  3、睡前减少精神刺激,避免摄入刺激品。前者如阅读恐怖小说、观看兴奋恐怖悬疑影片等,后者如吸烟,喝咖啡、浓茶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看起来喝醉后很容易入睡,但实际上喝醉后的睡眠质量并不好,往往会在次日出现明显的残留效应,如头痛、困倦、疲乏等。

  4、调整“睡眠—觉醒”节律。养成恰当的“睡眠—觉醒”习惯,例如只在有睡意时上床,如果上床后15~20分钟仍没有入睡,则应立即下床,做些轻松的活动,放松身体与精神,直到出现睡意再上床。无论前一晚睡得多与少,第二天应当按时起床。午睡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避免不恰当的日间睡眠干扰夜晚的正常休息。

  5、限制无效睡眠。有的睡眠障碍患者每天躺在床上的时间很多,但实际睡眠时间却很短。例如有人躺在床上8小时,而实际睡眠时间只有5小时,另外3小时属于无效睡眠。彭康指出,“总睡眠时间/在床上时间”被称为睡眠效率,无效睡眠越多,睡眠效率越差。所以,如果实在睡不着,就不要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了,可以起床进行其他放松的活动,等到有睡意时再上床。

#睡眠#失眠
阅读数 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很难入睡和(或)保持睡眠状态,影响社会功能通常由压力、生活事件或良睡眠习惯造成轻症失眠经积极治疗一般可治愈简介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常表现为难以入睡或难以保持睡眠状态,或两者兼而有之,从而影响白天社会功能。失眠的人醒后仍会感到疲倦,失眠仅会影响精力和情绪,还会影响健康、工作表现和生活质量。通常短期(急性)失眠,多因压力过大或创伤性事件所致;而长期(慢性)失眠仅成为主要健康问题,也可能与其他疾病或药物有关。失眠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方式。轻症失眠一般可治愈,主要通过改善睡眠习惯、解决与失眠有关的问题、认知行为疗法、药物疗法等;重症失眠治疗效果欠佳。症状表现:典型症状为夜间难以入睡、易醒、早醒、睡眠质量差等,由于睡眠质量差或缺乏,导致白天头昏、乏力、精神足、疲劳、注意力能集中等。诊断依据:凡连续三个月每周至少三晚出现睡眠质量差或睡眠足,且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造成影响,即可确诊。失眠有哪些类型?根据失眠持续时间分为短暂性失眠、急性失眠、亚急性失眠和慢性失眠。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18岁以上人群失眠症状总的患病率为32.2%,其中入睡困难为14.4%;间断性睡眠为22.9%;早醒为13.8%[1]。是否可以治愈?轻症失眠一般可治愈,主要通过物理治疗、改善生活方式、辅以药物治疗等;重症失眠治疗效果欠佳,一般通过药物治疗、改善生活及精神压力等缓解。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王默力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