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中暑 你该怎么救?
炎夏已至,日渐走高的温度让人感觉酷热难耐。尤其是下雨之前的桑拿天,让中暑病患开始增多。中暑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诊病,若不给予迅速有力的治疗,可引起抽搐和死亡,永久性脑损害或肾脏衰竭。
研究表明,人在温度达到35摄氏度以上,或湿度达到75%以上的环境中都有可能中暑。头晕、耳鸣、恶心、胸闷、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这是中暑前期的表现,要引起警惕。如果你身边有人不幸中暑,请赶紧用以下方法施救,及时救治病人就很容易恢复。
服用药物
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都能预防中暑,不适感出现时,应及时服用药物并多喝些淡盐水,以补充流失的体液。
帮助呼吸
如果有人已经出现中暑症状甚至失去知觉时,应迅速将患者搬到通风、阴凉、干爽的地方,使其平躺,解开衣扣、领带,松开或脱去衣服,以利患者呼吸。
外部降温
用冷水或冰水、稀释(50%)酒精、白酒等进行全身擦浴,也可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患者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还可用用扇子或电扇扇风,帮助患者散热。有条件的也可使用降温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温度降至38度以下后,要停止一切强制的外部降温措施。
及时补水
趁中暑患者还有意识,可喂一些清凉的饮料帮其补水。补充水分时可在饮料中加入少许盐或小苏打水。需要注意的是:整个过程应慢慢来,不能急于补水,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掐穴促醒
如果患者一直处于无知觉、无意识状态,可用大拇指掐患者的人中、合谷等穴位,促使其苏醒过来。如果呼吸已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转送病人
中暑严重的病人应立即送医治疗。搬运时应用担架运送,途中切记:尽可能冰敷患者额头、枕后等部位,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下一页:七款清热解暑偏方
附:七款清热解暑偏方
1、绿豆丝瓜花解暑
【方 剂】 绿豆60克,鲜丝瓜花8朵。
【制作法】 用清水一大碗,先煮绿豆至熟,然后捞出豆,再加入丝瓜花煮沸。温服汤汁。
【功 效】 清热,解暑。治夏季气温酷热引起的中暑。
2、红糖绿豆沙解暑祛热毒
【方 剂】 绿豆100克,红糖25克。
【制作法】 将绿豆煮烂,用勺在锅中捣碎如泥,再以文火煮至无汤,加红糖调味即成。食之。
【功 效】 清热解毒。治小儿暑热生疮疔。夏季炎热时小儿常食用解暑清热,除烦解渴之功用。
3、海带冬瓜豆瓣汤消暑利尿
【方 剂】 浸发海带100克,冬瓜500克,去皮蚕豆瓣100克,香油及盐适量。
【制作法】 将海带和蚕豆瓣一起下锅,用香油煸炒一下,然后添加500克清水,加盖烧煮,待蚕豆煮熟时,在把冬瓜和盐一并放入,继续烧至冬瓜九成熟,即可停火出锅。
【功 效】 消暑利尿。治中暑头昏、头痛、烦渴。
4、冬瓜汁解暑热烦渴
【方 剂】 鲜冬瓜一个。
【制作法】 将冬瓜洗净,切成碎块,打成汁。尽量饮服。
【功 效】 消暑,清热,除烦。制中暑后烦躁不安、口渴、尿黄,有清热利尿之作用。
5、扁荷粥用于解暑
【方 剂】 白扁豆50克,冰糖30克,鲜荷叶1小张,大米50克。
【制作法】 先用清水把白米洗净,浸泡。锅内加水三碗煮白扁豆,水费后下白米小火煎煮,待扁豆已黏软,放入冰糖及洗净的鲜荷叶,再煮20分钟即成。食之。
【功 效】 消暑解热,和胃厚肠,止泄泻。
6、饮杨梅酒预防中暑
【方 剂】 鲜杨梅500克,白糖80克。
【制作法】 将杨梅洗净,加白糖共装入瓷罐中捣烂,加盖(不密封,稍留空气),7~10天自然发酵成酒。再用纱布绞汁,即成约12度的杨梅露酒,然后倒入锅内煮沸,待冷装瓶,密封保存,时间越久越佳。夏季饮用最宜。
【功 效】 预防中暑。
7、姜韭蒜汁治中暑昏厥
【方 剂】 鲜姜、大蒜、韭菜各适量。
【制作法】 洗净,姜蒜去皮,共捣烂取汁,灌服。
【功 效】 解表,温中。治中暑昏厥,不省人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