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危害 正确认识其危害
作者:吴光秀
肺结核我们可能都有听说过,但是没有患有此病的人是不会感觉到这当中的痛苦,也不知道其危害性有多大,肺结核对我们其实存在着很大的危害,其严重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不仅如此,其还有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如果患者在患病期间不做好隔离措施,那么就很容易传染给亲人,所以患者在患病期间也是很痛苦的。对于肺结核的危害我们要有更深一步的认识,以能给自己积极治疗的心态。
肺结核的危害
1.出现呼吸系统的一些症状,全身发热等中毒症状,并形成并发症,如大咯血、自发性气胸、并发肺外结核病等。
2.严重损害身体健康,丧失劳动能力。
3.如果不能早期发现,会延误诊断,加重病情。
4.影响学业、婚姻、生育及心理压力等问题。
5.因诊治肺结核病增加经费支出,造成经济损失;。
6.如不能坚持早期、正规、合理的治疗,可能治疗失败、造成而难以治愈、引起结核菌耐药,甚至死亡。
7.由于患肺结核而使已经得的其他疾病加重,如糖尿病、矽肺等,给治疗带来困难。
另外,肺结核(pulmonarytuberculosisP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菌,下同)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并不一定发病,只有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发病。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发生结核病800~1000万,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单一传染病。1993年WHO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认为结核病已成为全世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标签:推广]
#肺结核病,经未特指的方法所证实#纵隔结核病,经细菌学和组织所证实
阅读数 16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常有乏力、低热、盗汗、体重减轻等症状经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可治愈、可控制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方式简介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MTB)感染引起的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的慢性传染病,常以肺部感染为主,可累及多处器官和组织。大多数感染有症状,属于潜在感染者,约10%的潜在感染会发展为活动性疾病,即出现临床症状。通过抗结核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如及时治疗或未遵医嘱治疗,易复发或产生耐药,甚至死亡[1]。症状表现[2-6]:结核病患者常有乏力、低热、夜间盗汗、体重减轻、女性月经调等症状,根据结核分枝杆菌侵犯的器官或系统同,患者可有同的局部症状,少数患者明显症状,在体检时才发现。诊断依据[6]:1.具有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如典型肺结核症状,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出现发热等;2.检出以下结果阳性,可诊断为结核病:分枝杆菌涂片阳性;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经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符合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分枝杆菌分子生物学检查阳性;3.影像学检查发现结核样改变,如出现肺结核胸部X线表现;4.除外其他非结核性病变。结核病有哪些类型[2]?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患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但有发病,且细菌学或影像学检查未发现活动性结核。活动性结核病:具有结核病相关的症状,辅助检查有发现活动性结核的证据。(1)肺结核:包括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气管及支气管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等。(2)肺外结核:结核病变发生在肺以外的部位,包括胸外淋巴系统、骨和关节、泌尿生殖系统、消化道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部位的结核。非活动性结核病:患者活动性结核的症状,细菌学检查阴性,但影像学检查具有结核表现(如钙化病灶、空洞、胸膜增厚粘连等)。是否具有传染性[3]?是,属于国家乙类传染病。通过什么方式传播[3-5,7]?结核病是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吸入含结核杆菌的飞沫传播。传染源主要是痰菌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如何预防[3-5,7]?接种卡介苗是l未曾患过结核病的人群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方式。接受预防性抗结核治疗(即对已经感染结核菌的人给予一定抗结核药物来预防结核病)是高危人群(如HIV感染者等)的有效预防方式。是否常见[8]?本病常见。结核病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1000万人,每年约150万人死于结核病。目前估计全球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约有20亿,现患结核病例2000万人。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结核病高负担国家,肺结核报告发病数位居国家甲、乙类传染病第二位,形势十分严峻。是否可以治愈[7]?本病是一种可治愈、可控制的疾病。是否遗传[7]?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