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婴幼儿乳牙护理全攻略

婴幼儿乳牙护理全攻略

许多家长认为乳牙最终会更换,因此对婴幼儿的口腔卫生不够重视。然而,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乳牙的健康状况对孩子的咀嚼功能和营养吸收有着重要影响。错误的喂养姿势,如婴儿躺着喝奶,可能导致下颌过度前伸,形成“地包天”,影响面部发育。

根据调查,57%的家长在幼儿长牙前没有对其口腔进行护理。口腔科专家建议,家长应重视以下四项措施,以保持婴幼儿口腔健康:

1. 从婴儿长牙开始,家长应使用指套或纱布清洁口腔内的奶渍残留,每天清洁1-2次。

2. 正确的喂养方式是抱着孩子呈45度角,喂奶后最好再喂一些清水,保持口腔清洁。

3. 六龄牙长出后,家长应带孩子进行窝沟封闭,防止细菌入侵。

4. 如果孩子新长出的恒牙脱落,应立即将牙齿放入牛奶中或含在舌下,并在半小时内就医。

以下是详细的内容:

1. 当孩子第一颗乳牙萌出时,家长应使用指套或纱布清洁牙齿周围及口腔内的奶渍,每天清洁1-2次。即使孩子还没有长牙,家长也要定期清洁口腔。

2. 从孩子2岁左右开始,家长可以教他们刷牙。选择有趣的牙刷,和孩子一起刷牙。即使孩子自己刷牙了,家长也要定期检查他们的口腔卫生,并在必要时帮助他们刷牙。

3. 从孩子1岁开始,家长应定期带孩子看牙医,每3-6个月检查一次颌骨发育情况和牙齿生长情况。

4. 如果孩子新长出的恒牙脱落,应立即将牙齿放入牛奶中或含在舌下,并在半小时内就医。

5. 喂养孩子时,应避免孩子长期躺着喝奶,以免下颌过度前伸,形成“地包天”。

6. 六龄牙长出后,应立即进行窝沟封闭,防止细菌入侵。

7. 定期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问题。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视频 儿童口腔护理家长必备安全守则

健康饮食指南

14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青少年深龋齿不治疗能自愈吗?

青少年深龋齿如果不治疗,不会自愈。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深龋齿如果不治疗,可能会影响颌面部和身体发育。乳牙龋齿发展迅速,不及时治疗会累及恒牙胚,导致恒牙萌出异常。 年轻恒牙的特点是牙釉质、牙本质、牙髓、根尖孔均与成熟恒牙不同,牙体硬组织较薄,矿化度较低,容易发生龋齿。因此,青少年深龋齿需要尽早发现和治疗。

健康百科

12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遗传性乳光牙不治疗会怎样?

遗传性乳光牙通常不会自愈。 遗传性乳光牙是一种牙齿发育异常的疾病,其特点是牙齿表面光滑、无光泽,容易磨损和变色。这种牙齿问题不会自行消失,需要通过专业的口腔治疗来改善。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牙齿表面修复、牙齿美白和牙齿矫正等。如果放任不管,可能会导致牙齿严重磨损、变色甚至牙齿松动等问题。

绿色医疗倡导者

10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宝宝长了8颗牙后歇牙了,不治疗能自愈吗?

宝宝长了8颗牙后歇牙,不一定能自愈。首先需要排除是否由于缺乏维生素D或钙导致的,需补充相应营养素。其次,保证宝宝营养均衡,适当增加蛋白质、蔬菜和水果摄入。锻炼咀嚼能力也有助于牙齿发育。 如果宝宝歇牙时间过长,建议及时就医,避免影响牙齿正常生长。

生命守护者联盟

13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儿童换牙的顺序是怎样的呢?

儿童换牙的顺序是怎样的呢? 当儿童到了差不多要换牙齿的年龄,爸爸妈妈会尤其关注儿童换牙顺序,根据宝宝换牙顺序图能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儿童在哪个年龄阶段要开始换那颗牙齿,随意留意看是否能拔掉,保证牙齿长得整齐。 一般情况下,儿童换牙是按照牙齿上下排左右对称,先下后上的原则。儿童换牙顺序为:在儿童6-8岁时开始长第一颗恒牙,即中切牙,第一磨牙也慢慢长出;当儿童长到8-9岁时,开始长出侧切牙;10-12岁的儿童的双尖牙开始长出,首先会长第一双尖牙,即在侧牙旁边;儿童在11-12岁的时候,上下排的尖牙已经逐渐长出;12-13岁的儿童开始长第二磨牙;最后的第三磨牙,即智齿,要到儿童17岁后才开始长出,而且维持生长的时间会到21岁,因人而异。 小儿换牙虽然不是什么大事儿,但如果是提前换牙家长须得注意是不是乳牙损坏、脱落甚至是牙周炎,这些都不容小觑,一旦发现问题及早就医,以免发生咬合功能受损,影响恒牙及颌面部的正常发育。

疾病解码者

11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婴儿长牙的时间和顺序是怎样的呢?

婴儿长牙的时间和顺序是怎样的呢? 婴儿在出生6-8个月时,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即下颌乳切牙,2岁半左右乳牙全部萌出,牙齿萌出顺序是乳中切牙、乳侧切牙、第一乳磨牙、乳尖牙、第二乳磨牙。 1、乳中切牙:多在6-8个月时下颌乳中切牙萌出,随后上颌乳中切牙萌出。 2、乳侧切牙:8-12个月时上下颌的乳侧切牙依次萌出。 3、第一乳磨牙:乳侧切牙萌出后,第一乳磨牙开始萌出,多在12-16个月时萌出。 4、乳尖牙:16-20个月时,乳尖牙才开始依次萌出。 5、第二乳磨牙:20-30个月时,下颌第二乳磨牙萌出,随后上颌第二乳磨牙萌出。 由于婴儿受到营养、环境、遗传、性别等因素,牙齿萌出时间以及顺序,并不完全相同,多数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过于担心。

智慧医疗先锋者

12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婴儿舌系带短怎么办?

婴儿舌系带短需要剪,因为过短的舌系带会影响发音、消化和牙齿发育。 如果存在发音障碍、消化不良或牙齿问题,可以考虑进行舌系带矫正手术。 手术过程简单,恢复快,但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术后要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感染。 是否需要手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由医生评估。

健康管理专家

11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宝宝长牙歇停了怎么办?

宝宝长牙歇停了,首先需要到医院进行血常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D水平的检查,以确定是否因缺乏维生素D或钙导致。 如果检查结果显示维生素D和钙水平低于正常,应积极补充维生素D和钙,并鼓励宝宝多晒太阳,以促进牙齿发育。 此外,如果宝宝营养不充足,应增加其优质蛋白质、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确保均衡营养,为牙齿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供应。 同时,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也很重要,可以使用磨牙饼干或磨牙棒来促进牙齿发育。

家庭医疗小助手

13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宝宝长牙歇息怎么办?

宝宝长牙歇息,首先应检查血常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D水平,排除缺乏因素。 若检查结果显示缺乏维生素D或钙,需补充相应营养素,并增加日晒时间。 若营养不足,应调整饮食,增加蛋白质、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此外,锻炼咀嚼能力,使用磨牙饼干或磨牙棒,有助于牙齿发育。

医疗星辰探秘

10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牙齿长不齐的原因有哪些?

牙齿长不齐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遗传因素、不良习惯、乳牙滞留或早失以及后天环境因素等。 遗传因素在牙齿不齐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家族中有牙齿不齐的情况,个体出现类似问题的概率可能会增加。 不良习惯也是导致牙齿不齐的常见原因之一。例如,长期吮指、咬唇、咬物等不良习惯,可能会使牙齿受力异常,进而影响牙齿的正常萌出和排列位置,造成牙齿不齐。 乳牙滞留或早失也会引发牙齿不齐。乳牙到了替换时间而不脱落,会导致后续恒牙萌出的位置异常;而乳牙过早脱落,会使相邻的牙齿向缺隙处移位,导致恒牙萌出时没有足够的空间,从而造成牙齿拥挤、不齐等现象。 后天环境因素同样不可忽视。儿童时期的一些疾病,如佝偻病等,可能影响颌骨的发育,从而导致牙齿排列不齐。此外,在牙齿发育过程中,营养缺乏也可能对牙齿的正常形态和结构产生影响,间接导致牙齿不齐。 牙齿不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早期干预牙齿不齐的问题,比如及时纠正不良习惯、关注乳牙的健康、保证儿童时期的营养和健康等。对于已经出现牙齿不齐的情况,应尽早寻求专业口腔医生的帮助,通过正畸等治疗手段来改善牙齿排列,以恢复良好的口腔功能和美观。

医疗故事汇

11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3个月21天婴儿下牙冒出,询问适合的磨牙棒及长牙期注意事项。

就诊科室:产科

总交流次数:9

医生建议:对于婴儿长牙期间,选择安全、适合的磨牙棒非常重要,硅胶材质的磨牙棒是较好的选择。家长需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可以使用软硅胶牙刷或纱布轻轻擦拭宝宝的牙龈和牙齿。此外,确保宝宝咬的物品安全无毒,避免尖锐或易碎物品,给予宝宝更多的安抚和陪伴,帮助宝宝度过长牙期。

查看详情

八个月宝宝还没长牙,想咨询适合的牙胶选择。

就诊科室:产科

总交流次数:15

医生建议:对于八个月未长牙的宝宝,家长不必过于担心,这属于正常现象。选择牙胶时,应优先考虑安全性和适合宝宝咬合力度的产品。使用牙胶时,需确保牙胶的清洁,避免细菌滋生,同时观察宝宝的反应,确保牙胶大小适中,避免误吞。此外,家长可以通过按摩宝宝的牙龈来缓解其不适,保持口腔卫生,定期检查宝宝的口腔健康状况。饮食上,可以适当提供硬度适中的食物,如胡萝卜条,帮助宝宝锻炼咀嚼能力。

查看详情

宝宝5个月频繁吃手,流口水,食欲减退,牙龈发胀发痒,不知道是不是要出牙了?

就诊科室:产科

总交流次数:41

医生建议:宝宝出牙时会出现流口水、咬东西、食欲减退等症状,**出牙**期间宝宝可能会感到不适。可以尝试使用**安抚奶嘴**或**磨牙饼干**来缓解宝宝的不适感。即使宝宝还未开始添加辅食,适当使用磨牙饼干也是可以的。此外,用干净的纱布包裹手指轻轻按摩宝宝的牙龈,也能给宝宝带来舒适感。选择安抚奶嘴时,尽量选择适合宝宝年龄段的产品。如果宝宝出现持续哭闹、发热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AI医生助手

AI智能健康助手

在线服务中
24小时 24小时响应
智能诊断 智能症状分析
专业保障 专业医疗保障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