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周佩如:别不拿餐后“血糖”当回事

周佩如:别不拿餐后“血糖”当回事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血糖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然而,许多糖尿病患者只关注空腹血糖,而忽视了餐后血糖的重要性。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护理师周佩如指出,餐后血糖升高与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如糖尿病神经病变心肌梗死等。因此,定期检查餐后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于餐后血糖监测和控制的要点:

1. 定期检查餐后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除了定期检查空腹血糖外,还应该定期检查餐后血糖。餐后血糖的正常范围是2小时后血糖小于7.8毫摩尔/升。

2. 生活方式调整:控制餐后血糖首先需要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饮食干预、体力活动和体重控制。建议多吃混合饮食及低血糖生成指数(GI)的食物,同时注意食量的控制。

3. 药物治疗: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治疗。常用的降低餐后血糖的药物包括α-糖苷酶抑制剂、格列奈类药物、胰岛素等。

4. 加强监测:糖尿病患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监测频率,一般建议1型糖尿病患者每天监测3-5次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监测2-3次血糖。

5. 饮食建议:糖尿病患者应该选择低GI食物,如蔬菜、粗粮、豆类等,并注意控制食量。此外,烹饪方法也应尽量选择煮或清炒,避免油炸等烹饪方式。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文章 餐后血糖偏高,是否意味着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血糖水平持续高于正常范围。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的标准,如果您餐后血糖两次以上达到11.1毫摩尔/升,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没有多尿、口干、多饮、体重减轻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也可以进行诊断。 张先生,一位中年男性,近期体检时发现自己的餐后血糖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起初,他并没有将这一现象放在心上,认为只是偶尔的饮食不规律导致的。然而,在连续两次体检中,他的餐后血糖依然居高不下,最终被确诊为糖尿病。 针对糖尿病的治疗,首先是要控制饮食,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同时,适当的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此外,药物治疗也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如胰岛素、磺脲类药物等。针对张先生的情况,医生建议他进行饮食和运动的调整,并开始服用胰岛素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外,心理因素也是影响糖尿病治疗的重要因素。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张先生在得知自己患有糖尿病后,一度感到焦虑和沮丧。但在家人和医生的支持下,他逐渐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开始积极配合治疗。 糖尿病的防治需要患者、医生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血糖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普及糖尿病知识,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也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数字健康领航者

8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糖尿病前期血糖异常怎么办?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标准,糖尿病的诊断通常基于空腹血糖水平或餐后血糖水平。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并针对空腹血糖水平为7mmol/L和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为10mmol/L的情况进行分析,以帮助读者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一、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 空腹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指禁食8小时以上,血糖水平≥7.0mmol/L。 2. 餐后血糖水平: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 3. 糖耐量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 二、空腹血糖7mmol/L和餐后两小时血糖10mmol/L的分析 根据上述标准,空腹血糖7mmol/L和餐后两小时血糖10mmol/L属于糖尿病前期,即糖耐量异常。这表明患者的血糖水平已经偏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三、预防与治疗建议 1. 注意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 2. 加强运动:每天保持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3. 定期监测血糖:定期进行血糖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寻求专业帮助:如发现血糖水平异常,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四、案例分析 小王是一位年轻的上班族,最近一段时间,他发现自己经常感到口渴、尿频,而且体重明显下降。经过检查,发现他的空腹血糖为7.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为10.0mmol/L,属于糖尿病前期。在医生的建议下,小王调整了饮食,加强了运动,并定期监测血糖。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血糖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

医疗之窗

8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胃部不适怎么办?从检查到日常保养,全方位应对

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遇到身体不适的情况,尤其是胃部不适,让人倍感困扰。胃部不适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生活作息不规律、压力过大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排查,确保身体健康。 首先,如果最近感觉胃部不适,建议您先化验一个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以除外是否有糖尿病的可能。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胃部不适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之一。此外,甲状腺功能测定也是必不可少的,甲状腺功能异常也可能导致胃部不适。 除了上述检查,我们还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饮食方面,要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也是预防胃部不适的重要方法。 以下是一个关于胃部不适的案例: 张先生,45岁,最近一段时间总是感觉胃部不适,尤其是吃完饭后,胃部疼痛更加明显。经过检查,张先生的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均偏高,诊断为糖尿病。在医生的建议下,张先生开始调整饮食,规律作息,并积极配合治疗,一段时间后,胃部不适的症状明显减轻。 总之,胃部不适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排查和预防。通过合理的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及时的就医,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胃部不适,保障身体健康。

健康解码专家

9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糖尿病早期诊断与日常管理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高于正常值。血糖水平的升高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视网膜病变等。因此,早期发现和诊断糖尿病对于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诊断糖尿病的主要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耐量试验。正常空腹血糖范围在3.89-6.1 mmol/L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应小于7.8 mmol/L。如果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正常范围,则可能存在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的风险。 案例:张先生,45岁,最近一段时间总是感到口渴、尿频、体重下降。在医生的推荐下,张先生进行了血糖检查,结果显示空腹血糖为8.5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10.2 mmol/L。根据诊断标准,张先生被诊断为糖尿病。 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药物治疗和定期监测。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和戒烟限酒。药物治疗包括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定期监测血糖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糖分摄入。 2. 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 戒烟限酒,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4. 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智慧医疗先锋者

8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糖尿病检查费用及项目解析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诊断主要依赖于血糖检测。一般来说,糖尿病的检查项目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糖耐量检查。 空腹血糖检测是评估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值应低于6.1毫摩尔/升。如果空腹血糖值在6.1-6.9毫摩尔/升之间,则可能存在糖尿病前期;如果空腹血糖值超过7.0毫摩尔/升,则可诊断为糖尿病。 餐后血糖检测也是糖尿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应低于7.8毫摩尔/升。如果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在7.8-11.1毫摩尔/升之间,则可能存在糖尿病前期;如果餐后两小时血糖值超过11.1毫摩尔/升,则可诊断为糖尿病。 对于孕妇来说,糖耐量检查是孕期常规检查之一。糖耐量检查通常在怀孕24-28周进行,以评估孕妇是否存在妊娠糖尿病。糖耐量检查的具体方法是:在空腹状态下,先检测血糖值,然后饮用含有75克葡萄糖的溶液,2小时后再次检测血糖值。如果2小时后血糖值超过7.8毫摩尔/升,则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 关于糖尿病检查的费用,一般来说,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检测的费用在百元左右。具体费用因地区、医院以及采用的试剂不同而有所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除了血糖检测外,患者还需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尿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等,以评估病情变化和并发症情况。

生物医疗创新站

8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血糖检测与治疗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对于怀疑自己患有糖尿病的人来说,及时的血糖检测至关重要。 故事案例:张先生,一个45岁的中年男性,最近一段时间感觉总是口渴、频繁如厕,并且体重明显下降。他意识到这可能不是正常现象,于是前往医院进行了血糖检测。结果显示,张先生的空腹血糖值高达8.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值更是达到了11.2mmol/L,最终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 为了确诊糖尿病,医院通常会进行血糖化验,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这些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除了血糖化验,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病史进行综合评估,以便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糖尿病的关键在于控制血糖水平,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1. 饮食控制: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搭配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糖分和脂肪。 2. 适度运动:规律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控制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有助于血糖控制。 3.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病情较重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治疗,如胰岛素、二甲双胍等。 4. 定期监测: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对于怀疑自己患有糖尿病的人来说,及时进行血糖检测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老年健康守护者

10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精准把握餐后血糖,助力糖尿病健康管理

了解餐后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至关重要。餐后血糖,顾名思义,是指从进食第一口食物开始计时,到一定时间后测量的血糖值。例如,早餐后两小时血糖,意味着从第一口早餐进食开始计时,两个小时后测量的血糖值。 以早餐为例,如果第一口饭是八点十分吃的,那么早餐后两个小时血糖的检测时间就是十点十分。这个时间点的血糖值,可以反映患者对早餐摄入食物的血糖调节能力。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餐后血糖的监测尤为重要。因为餐后血糖的波动直接关系到病情的控制和并发症的风险。通过监测餐后血糖,患者可以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及时调整饮食和用药。 除了监测血糖值,了解餐后血糖的波动规律也非常重要。例如,有些患者可能在餐后血糖高峰过后,会出现低血糖的情况。了解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 那么,如何监测餐后血糖呢?首先,患者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时间。一般来说,餐后两小时是较为理想的监测时间。其次,患者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工具,如血糖仪。最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饮食和用药。 总之,了解餐后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通过监测餐后血糖,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疾病解码者

10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长期不吃米饭不治疗会怎样?

长期不吃米饭不治疗可能会导致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血糖控制问题、膳食纤维不足、营养不均衡及体重波动等危害。 米饭是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长期不吃米饭会导致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碳水化合物是身体能量的重要来源,缺乏碳水化合物会使身体转而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可能导致代谢紊乱和疲劳感。 米饭中的碳水化合物会被消化吸收,转化为血糖,为身体提供能量。长期不吃米饭可能会使血糖水平波动较大,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尤其是对于已经有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的人群。 米饭中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纤维,长期不吃米饭会导致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膳食纤维对于消化健康、肠道蠕动和预防便秘非常重要。 米饭是一种重要的主食,提供了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长期不吃米饭可能会导致某些营养素的缺乏,如维生素B1、B2、铁、锌等。 米饭是一种相对较低热量的食物,长期不吃米饭可能会导致食欲增加,进而摄入更多的高热量食物,从而增加体重。 对于特定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减肥人群或有特殊饮食需求的人群,可能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调整饮食,但在一般情况下,建议保持均衡的饮食,包括适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健康脂肪,并摄入各种不同的食物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如果对饮食和健康有特定的疑问或担忧,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营养师以获取个性化的建议。

老年健康守护者

9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胰岛素上升是怎么回事?

血浆中胰岛素水平上升,通常意味着患者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这会影响血糖的调节。 胰岛素上升的后果包括血糖值不稳定,可能导致高胰岛素血症,进而引发高血压、肥胖、冠心病等健康问题。 如果空腹胰岛素上升,是否需要处理取决于胰岛素上升的程度、血糖状况、体重状况等因素。 对于糖尿病引起的胰岛素上升,需要进一步检查空腹血糖、饭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明确诊断后进行降糖药物治疗。 饮食调整也是关键,应避免高糖食物,建议低脂肪、低糖饮食,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康复之路

7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高血糖不治疗会怎样?

高血糖如果不治疗,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心血管疾病、肾病等。 针对不同的病因,高血糖的治疗方法也不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以通过抗甲状腺药物、β受体阻滞剂、碘剂等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以通过地屈孕酮、地塞米松、二甲双胍等治疗;糖尿病可以通过格列齐特、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等治疗。 因此,高血糖不治疗是不可取的,应及时就医,遵循医嘱进行治疗。

疾病解码者

8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