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凉 警惕小感冒引发心肌炎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案例:

  入秋后,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明上周感冒了,妈妈看他不是太严重就自己在家给他熬了些“感冒茶”喝。几天后,乐乐打喷嚏、流鼻涕等感冒症状没有了,但妈妈却发现他好像很疲惫,早上不愿意起床上学,在家里休息也是整天无精打采的。

  这两天,小明总是指着胸口向妈妈嚷嚷说:“这里痛……”妈妈吓了一跳,连忙带乐乐到医院看病。儿科医生了解了小明的情况后,让他进行了心电图、心肺X光、血清等系列检查,最后确诊为心肌炎

秋凉 警惕小感冒引发心肌炎

  小明的妈妈很疑惑:“孩子明明就是感冒了,怎么几天不到就折腾出心肌炎了呢?而且这个心肌炎也似乎没什么症状,如果不是乐乐说"胸口痛",我们可能还不知道呢!”

  秋季感冒 或是病毒性心肌炎

  白露过后,气温开始下降,天气变凉,昼夜温差较大,人们极易感冒。一般感冒,多喝点水,服些药,注意休息,很快就会好,然而有些特殊的感冒,还有可能置人于死地。为此,专家提醒大众:有些“感冒”其实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前期症状。

  据介绍,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侵犯心肌的病毒,以引起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柯萨奇、埃柯、流感、副流感、腮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为主。绝大多数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发病时有发热、咽痛、全身酸痛、腹泻等症状,酷似感冒,常因此而被误诊、误治。多数患者有循环系统的症状,如心前区隐痛、心慌、乏力、恶心、头晕等,极少数患者在急性期会因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而死亡。而大多数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后痊愈,不遗留任何症状或体征。部分患者经过数周或数月治疗后,病情趋于稳定,但有一定程度的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心律失常或心电图变化,此种情况历久不变,据统计有一部分心肌病是由病毒性心肌炎演变而来的。

  心肌炎起病前常有感冒腹泻症状

  心肌炎分三种类型:一般型、暴发型、隐匿型。

  一般型:起病前1~2周常有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史,如感冒、腹泻等,然后出现胸闷、气短、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去医院检查可能会发现心脏扩大,心音低钝或心律不齐等体征。崔教授说,乐乐便是属于这种类型。

  暴发型:起病常常没有任何先兆症状和体征,来势凶猛,临床常表现为突然抽风,医学上称为“阿斯综合征”,这是由于病毒性心肌炎导致心脏向外泵血减少,脑缺血缺氧而引起的抽风。暴发型还可以表现为突然心力衰竭、血压突然降低而出现心源性休克等。

  隐匿型:起病时没有明显的呼吸道和肠道感染的前驱病史,常在劳累后出现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时,才发现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

  临床上最常见的起病方式为一般型,但暴发型和隐匿型对患儿的威胁最大,要引起家长和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心肌炎治疗 休息很关键

  少数病毒感染如麻疹脊髓炎病毒等可以通过预防接种而达到预防的目的。 心肌炎的治疗针对两方面:病毒感染和心肌炎症。对原发病毒感染,提出用干扰素或干扰素诱导剂预防和治疗心肌炎。一些中草药如板蓝根、连翘、大青叶、虎杖等初步实验研究认为可能对病毒感染有效。

  心肌炎患者应卧床休息,进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心力衰竭应及时控制,但应用洋地黄类药时须谨慎,从小剂量开始,扩血管药和利尿药也可应用。早搏频繁,或有快速心律失常者用抗心律失常药。如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快速室性心律或窦房结损害而引起昏厥低血压,则需用电起搏或电复律,多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借起搏器渡过急性期后得到恢复。 结合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病情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可使大部患者痊愈或好转。

  一、休息:急性期至少应卧床休息至热退3-4周,有心功能不全或心脏扩大者,更应强调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及减少心肌耗氧量。

  二、抗生素的应用:细菌感染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条件因子之一,为防止细菌感染,急性期可加用抗生素。

  三、维生素C治疗:大剂量高浓度维生素C缓慢静脉推注,能促进心肌病变恢复。

  四、促进心肌能量代谢的药物:多年来常用的如极化液、能量合剂及ATP等均因难进入心肌细胞,促进缺血心肌细胞的能量合成,有效稳定受损心肌细胞膜,改善心肌泵功能,显著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生成,有效改善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心肌的作用,减轻心肌所致的组织损伤。瑞安吉口服溶液,2岁儿童每次10ml,每日2次;2-7岁,每次10ml,每日三次;>7岁,每次20ml,每日二次。

  五、抗病毒治疗:有报道联合应用三氮唑核苷和干扰素可提高生存率。

  心肌炎护理 发病期安静卧床

  小孩子得了心肌炎应该如何治疗呢?崔其亮指出,治疗方面主要包括:

  安静卧床休息很关键,尤其在急性发病期。应限制体力活动,不过也应避免长期卧床。长期卧床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

  轻型心肌炎病人,在退热、心率和心律恢复正常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不可过于劳累。慢性心肌炎(病程一年以上,病情反复发作,伴有心脏扩大者)要长期注意休息,药物治疗。

  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受凉、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

  注意增加营养。多给孩子吃易于消化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鱼、大豆等);多吃含维生素C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桔子、蕃茄等),少食油腻、辛辣的食物。

    

#心肌炎#感冒#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
阅读数 17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乙(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飞沫传播常见病,表现为咳嗽、流涕、鼻塞、发热、呕吐多可治愈,部分患者可并发肺炎、休克而致命简介乙型流感,是由乙(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其特点是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伴头咳嗽、流涕、鼻塞、发热、呕吐、腹泻、腹痛、食欲下降等。临床症状以单纯型、胃肠型、肺炎型和中毒型表现为主,单纯型起病急,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可伴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胃肠型以腹痛、腹泻、呕吐症状为主,肺炎型可出现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中毒型可有全身毒血症、神经系统受损、心血管系统受损等表现。主要通过接触及飞沫传播,传染性强,轻症患者病程短,常呈自限性,有的患者需进行药物治疗,本病多数可以治愈。部分患者治疗也可自愈,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采取药物治疗,一般治疗周期为1~2周,如果症状持续存在且加重,应该引起重视,以免引起肺炎、心脏损伤、休克等。症状表现:乙型流感患者常见症状有咳嗽、流涕、鼻塞、发热、呕吐、腹泻、腹痛、食欲下降等。诊断依据:临床表现有咳嗽、流涕、鼻塞、发热、呕吐、腹泻、腹痛、食欲下降、结合相关检查结果,如乙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乙型流感和病毒抗原检测阳性可确诊。乙型流感有哪些类型?乙型流感根据的临床症状分为:1.单纯型2.胃肠型3.肺炎型4.中毒型是否具有传染性?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染?乙型流感的传播途径以飞沫传播为主,其次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此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怎么预防?养好良好的个人卫生及公共卫生习惯,经常接触的东西进行清洁消毒,应少去人群集聚的地方,避免接触传染源。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应该佩戴口罩。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具体流行病学统计数据。主要患病人群是婴幼儿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是否可以治愈?本病多数患者可以治愈。部分患者治疗也可自愈,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采取药物治疗,一般需手术治疗。如果症状持续存在且加重,可能引起肺炎、心脏损伤、休克等。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王珍珍主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