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口师马碧泉:造口患者可活得更有尊严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作者:马碧泉

  9月9日是世界第七个造口日,广东省中医院当天下午在大德路总院举办造口联谊会,围绕“让我们活得更有尊严”为主题,广东省中医院胃肠肿瘤外科造口治疗师马碧泉与大家一起分享造口的术后护理与健康知识。同时,香港造口人协会会员还将与大家一起分享个人的心历路程。

  造口患者也可活得有尊严

  “人工肛门”是指为了切除肿瘤而无法保留肛门时,将一段肠管拉出腹腔外翻转缝于腹壁,上面覆盖上造口袋,手术后就可以通过这个人造肛门来进行排便,这也是我们所说的“造口”。

  马碧泉称,我国每年因结肠、直肠肿瘤或外伤、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等需要接受肠造口手术者达10余万人,目前已有造口人约100万。对于造口人群来说,术后的心理调适对他们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造口患者的康复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特意制定“世界造口日”。其实造口患者出院后可以像普通人一样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参与社交活动。

  “让病人活得有尊严,是造口治疗师的主要职责。”马碧泉称,少数外科医生只管做造口,很少关注造口的位置、护理,也很少关心患者今后的生活状态。几年前,曾有一位30出头的男性造口患者,当时正在筹备婚事。后来因为护理不到位致使再造的人造肛门错位,患者充满了自卑,做了终身不结婚的打算。还有相当一部分造口者都过着隐居的生活,非常不利于身体的康复。

  造口患者生活起居注意事项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做才能护理好“造口”,享受正常的生活呢?马碧泉跟我们介绍其实造口患者也能跟普通人一样正常生活。

  一、造口后能洗澡游泳

  这是很多造口患者第一个问题就是造口后能洗澡游泳吗?造口患者完全可以与正常人享受游泳带来的乐趣。游泳时,可以用迷你袋覆盖,或者使用造口栓,造口袋粘贴周围以防水胶纸保护,女性以一件式连体泳衣为宜。

  洗澡时,可用造口袋覆盖造口或拿开造口袋,以淋浴方式来清洗身体及造口,可使用中性肥皂,注意不要用力擦洗造口或碰撞造口。水对造口无害处,以淋浴方式清洗造口及全身皮肤,若戴造口袋可用防水胶布粘贴造口底盘的四周,游泳时可佩带迷你型造口袋。

  二、饮食只需要均衡饮食

  造口手术后,无论何种造口患者,原则上不需要忌口,只需要均衡饮食即可。平时注意多喝水,多食些新鲜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在进食时,尽量做到干湿分开,以使大便成形,同时可增加饮用酸奶以调节肠造口的菌群,起到调节肠功能的作用。不易消化、产气较多或有刺激性的食物尽量避免食用。

  如果出现便秘可多喝水,多吃瓜果蔬菜。早上空腹喝淡盐水一杯有助于排便。用手在脐周顺时针环形按摩,以助肠蠕动。必要是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轻泻药。回肠造口者要少吃韭菜这一类高纤维食物,防止阻塞造口。

  三、注意保护造口周围的皮肤

  每次排便后及时用温水将造口周围皮肤清洗,若局部皮肤红肿,可用爽身粉。为防止造口内气体致造口袋经常鼓起,可使用过滤片贴在造口袋上部,或使用带过滤片的造口袋。用温水清洗造口及周围皮肤,保持皮肤的干净和干燥。

  四、衣服以柔软、舒适为原则

  出于心理上以及造口护理上的需要,不需要制作特别的衣服避免穿紧身衣裤,以免压迫,摩擦造口,影响血液循环,建议穿宽松的背带裤。另外所穿的衣服不宜太薄,过于透明。颜色较深的衣服较适宜,所用腰带不宜太紧,弹性腰带不应压迫造口。

#病因#便秘#溃疡性慢性回肠结肠炎
阅读数 3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空肠和回肠肠腔内多个部位出现溃疡症状为慢性腹泻、脂肪泻、腹痛、消瘦、发热等以对症治疗为主,预后相对较差简介慢性溃疡性非肉芽肿性空肠回肠炎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肠道疾病,其特点是空肠和回肠肠管内多个部位出现溃疡,本病的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明确。患者的典型症状为慢性腹泻,部分患者在儿童期就出现腹泻史,除此之外还可出现腹痛、腹胀、发热、消瘦等症状。目前尚特效药物可以治疗本病,多以对症治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病变范围集中的患者可进行手术治疗。本病进展快,预后相对较差,若未及时治疗,可引起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最终导致患者死亡。症状表现典型症状为慢性腹泻,还可出现消瘦、腹痛、腹胀、发热等症状。诊断依据本病需结合病史(腹泻史)、临床症状(长期腹泻、脂肪泻(大便颜色淡,量多,呈油脂状或泡沫状,有恶臭)、腹胀、腹痛等)、体格检查(体型消瘦、腹部压痛等)、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白蛋白、血钙等指标偏低;大便脂肪增加、隐血阳性(大便内有血,提示有消化道出血如肠道出血)等)及影像学检查(X线钡剂造影发现肠管狭窄或扩张等,胶囊内镜和小肠镜发现多处溃疡)等检查结果综合诊断。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少见,具体发病率目前尚统计学数据[1]。是否可以治愈?较难治愈,本病尚有效治疗手段,多以对症治疗(缓解腹泻、补液、补充白蛋白等)为主,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唐保东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