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售药利润高达1300%
近年来,医院药品价格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一种出厂价15.5元的药品,经过医药公司、医药代表、医生等环节,最终售价高达213元,利润率高达1300%。其中,开药医生获利最多,但具体分配方式却鲜为人知。
家住长沙的韩女士在湖南省湘雅二医院接受卵巢癌化疗后,被建议服用一种名为芦笋片的辅助治疗药物。这种药物由四川川大华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湘雅二医院每瓶售价213元。然而,韩女士通过打听发现,这种药物的实际价格仅需30元。
湘雅二医院药品采购负责人周虹表示,医院药品价格由湖南省物价部门审批,且按规定进行招标采购。她解释称,芦笋片的招标价为每瓶185.22元,医院顺加15%后定为213元。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芦笋片的指导价仅为136元,湘雅二医院的加价率高达56%,远超国家规定的15%。
芦笋片销售经理表示,公司负责从生产厂家购进芦笋片,批发给医药公司,再由医药代表销售给医院。记者获取的销售清单显示,芦笋片从医药公司卖到医院,价格从三四十元涨到了136元。而芦笋片的出厂价仅为15.5元,意味着医院售价是出厂价的14倍。
据悉,100元利润中,大医院给医生提成80元,小医院不到80元。湘雅二院每月仅购该药总利润超过10万元。然而,湘雅二医院从采购负责人到开药医生,均不愿谈论回扣问题。
据了解,我国80%的药品是通过医院销售的,医院在药品选择和定价方面具有较大话语权。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认为,药品价格过高的重要原因在于药品投标报价指导价过高。一些医院为了追求利润,会主动选择高价药,而回避低价药。
此外,药品销售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医药代表回扣、医院内部利益输送等。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利益,也影响了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解决药品价格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加强药品价格监管等。同时,也需要加强医药行业监管,打击违法行为,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