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冬季防鼻出血,补水降火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冬季北方气候干燥,人们会出现一些身体不适,如皮肤干裂脱皮、鼻出血牙龈出血等。据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刘薇介绍,冬季呼吸道疾病患者增多,常伴有口鼻等不同部位的出血现象。天气寒冷干燥,人体活动量减少,容易造成“上火”,这导致在冬季发生鼻出血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季节。

  莫放弃户外活动

  呼吸道是人体最为娇气的地方,外界的气温变化会影响它的功能状况。据刘主任介绍,医院呼吸科就诊的患者中,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咳痰带血的患者数量比往年有所增加。今年冬季气温几次骤冷,使得很多老年人放弃了户外活动,由于老年人气息不调和,在家衣服穿得厚重不说,还在暖气足的房间里足不出户;年轻人火力壮,加上饮食不调、工作压力大,极易造成“上火”,导致上述现象发生。

  对此,刘主任建议,适当的户外运动还是必不可少的。近些天来,天气回暖,老年人可适当增加些户外运动。有支气管慢性病史的人,可以选择戴口罩出行,先给呼吸道一个适应外界环境的空间,等适应后,再摘去口罩,减少“上火”的发生。

  预防干燥多补水

  降火气预防干燥,多饮水至关重要。刘主任介绍,多饮水是补充人体因干燥而流失水分的根本途径。此外还须多吃蔬菜和水果,但不能用水果来替代蔬菜,蔬菜和水果含有人体所需的不同微量元素,不能互相替代。也不能用饮料替代白开水,有些饮料里含有咖啡因,而咖啡因有脱水功能。

  另外,冬季人们热衷的美食“涮羊肉”也是导致“上火”的一大因素。牛羊肉性温热,加上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配料,可谓“燥上加燥”,人食用后体内容易积热,造成“上火”,也会引发鼻出血。

  最后,刘主任强调,当鼻腔过于干燥时,里面的毛细血管就会破裂,导致鼻出血。从临床上来看,90%的流鼻血现象都属于毛细血管破裂导致的渗血。对此,患者不用太紧张,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自行处理,若出血不止还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冬季#保健#鼻衄病
阅读数 6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可发生于鼻部任何部位,多为单侧出血创伤和疾病等因素都可引起鼻出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贫血,甚至危及生命简介鼻出血,又称鼻衄,多因鼻腔、鼻窦病变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引起。由于鼻腔内血管分布丰富,所以鼻出血可发生于鼻腔的任何部位,但多为单侧出血。出血部位隐蔽的患者,易反复发作,轻症状的患者可表现为鼻涕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贫血,甚至危及生命。鼻出血须寻找病因,根据病因采取对症治疗[1]。症状表现:鼻出血的典型症状为鼻腔出血,多为单侧,症状轻者可表现为鼻涕带血,重者可出血致失血性休克。诊断依据:根据临床症状即可确诊。鼻出血有哪些类型?一般根据引发鼻出血的原因分为3种:局部原因引起的鼻出血:外伤、挖鼻后出血、鼻中隔偏曲处出血等。全身原因引起的鼻出血:血液病、凝血功能良、高血压等。其它原因引起的鼻出血:物理、化学因素导致鼻腔粘膜糜烂;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鼻腔粘膜糜烂等。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常见。鼻出血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治愈取决于引发鼻出血的原因,局部原因引发的鼻出血一般可以治愈。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王旻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