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乙肝患者的“内心”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根据调查结果,乙肝患者的治疗心理及行为可大致分为以下7大类:

  1 心浮气躁型

  一些乙肝患者久治不愈,心急如焚,心态失衡,动则生气,肝火旺盛,怀疑一切,不信医生,更不相信亲友,好话良言都不听,终日心浮气躁。

  结案陈词:中医认为暴怒伤肝,长期情绪烦躁不安,肝脏的生理功能必然受损。

  2 轻信广告型

  看见电视、网络或者报纸上介绍肝病治疗的方法,盲目信从。患者治疗没有主心骨,今天吃这药,明天吃那药频繁更换治疗方案,既浪费钱财,也会贻误病情。

  结案陈词:肝病广告多如牛毛,个个吹得天花乱坠。对待肝病广告不断的态度是:肝病广告多是虚假的,绝不可轻信。虚假广告的特点是:在电视节目中反复播出,多在夜间,内容雷同,宣传内容离谱,疗效神奇,保证转阴,不反弹、不复发,这些虚假宣传的目的就是骗取钱财。

  3 自以为是型

  一些患者怕上医院,怕花钱,怕麻烦,买了几本肝病书或是看了一些杂志、报纸上的关于治疗乙肝的经验介绍,于是按图索骥,自我治疗。

  结案陈词:自以为是十分危险,因为书中介绍的治疗药物未必都适合每一个乙肝患者,另外书中介绍的治疗方法未必都正确和及时。

  4 放任自流型

  有些患者自觉身体良好,能吃能喝,体力充沛,对于病情满不在乎,饮食不节,嗜酒吸烟,劳役过度。有的患者自认为目前治疗尚无特效药物,治来治去,也没有效果,于是就放弃了及时诊疗。

  结案陈词:这些行为都使错误的。一旦出现明显异常,病情有可能已经进入到肝硬化甚至于肝癌阶段。乙肝诊疗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整个监测和防治工作可能是终身的,只有长期不懈的诊疗和随访,才能获得最大的效果。

#中医#心理#肝病
阅读数 3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各种有害因素导致肝脏受损疾病的总称临床表现为食欲振、乏力、水肿、黄疸等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简介肝病是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肝脏受损的疾病总称,包括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食欲振、乏力、水肿、黄疸、蜘蛛痣等,同疾病所致病因素同,临床上主要是采取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是否可以治愈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决定。症状表现肝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食欲振、乏力、水肿、黄疸、蜘蛛痣等。诊断依据肝功能检查可以诊断肝脏损伤情况,甲胎蛋白异常升高提示可能患有肝癌,肝脏B超检查可以判断肝脏是否有损伤,肝内胆管情况,肝脏病理学活检可以判断肝硬化情况、肝癌类型等。肝病有哪些类型?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急性肝衰竭是否具有传染性?部分疾病具有传染性,如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可以通过粪口、母婴、输血等途径进行传播。是否常见?本病常见,目前暂时有发病率数据。是否可以治愈?部分疾病可以经过药物、手术等方式可以治愈。是否遗传?是,有一定的遗传性。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宁佐伟副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