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经期打瞌睡竟要药物治疗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部分女性经期会出现嗜睡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工作。刚开始可能以为是睡眠不足,经休息调整之后,仍不能解决问题。到了经期结束,嗜睡的症状随之消失,专家提示,此为经行嗜睡症

经期打瞌睡药物治疗不能少


  经行嗜睡是指女性遇经行前后或适值经期,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呼之能醒,醒后复又欲睡的病症。又称“经行多寐”、“周期性睡眠过多症”等。

  有的女子虽忘记了来月经的日期,可她有经行嗜睡的特有症状,届时自然就知道月经又要来潮了。从临床上接触到的病人分析,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妇女的体质禀赋有一定关系。平素体胖、浮肿或贫血的女性,或平时大便偏稀的女性,在月经来潮前,就会感到困倦乏力,只想睡觉,甚至迷糊不醒。

  医生认为,经行嗜睡多由脾虚湿困、气血不足或肾精亏损所致。由气血不足引起的经行嗜睡,多见于体质虚弱的妇女,表现为少气懒言,倦怠乏力,头晕作眩,心悸不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经行之际昏昏欲睡,每以进餐后尤甚。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由肾精亏损引起的经行嗜睡,多见于人工流产的妇女。主要临床表现有,经行倦怠善眠,耳鸣耳聋,神情呆滞。平日精力不支,腰酸膝软。月经多延后,经量偏少。舌淡苔白,脉沉细弱。凡肾精亏损为患,多数病程迤逦。

  经行困倦嗜睡的女性,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如慢跑、打球、打太极拳等,选择自己喜欢的锻炼方式,长期坚持。在饮食上,要少吃甜腻与高脂肪的食品,不宜食寒凉之品,如酸奶、冰冻绿豆糕。可适当食用少量姜片;夏天可适量吃西瓜,冬天可多吃胡萝卜;平时也可用赤小豆煮粥。药品选用来说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健脾养胃,益气补血的中成药,如人身归脾丸、加味逍遥丸等。一般说来,有经行嗜睡的女性,只要在生活上注意,并按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都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病因#药物治疗#嗜睡
阅读数 31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罕见病,病因尚未完全阐述清楚典型症状为长期日间嗜睡法治愈,只能对症治疗,部分患者可自愈简介嗜睡症,是一类罕见病,主要以白天出现法抑制的睡眠需求,或陷入睡眠,甚至猝倒为症状。嗜睡症的定义在历史上曾出现变化。2014年出版的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第三版(ICSD-3)将“嗜睡”归于“中枢性嗜睡障碍”,而能称为“嗜睡症”的是其中的若干种疾病,包括1型发作性睡病、2型发作性睡病、特发性嗜睡症、Kleine-Levin综合征。嗜睡症多数情况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症状,少数患者可自行缓解[1,2]。症状表现[1]:该病的典型症状为长期日间嗜睡,根据疾病分型同患者还会出现其他症状,包括猝倒、入睡前出现幻觉、醒来后感觉动弹得、难以唤醒、伴随认知和行为紊乱(如意识混乱、现实解体、淡漠、强迫进食和性欲亢进)等。疾病类型[1]:根据ICSD-3,中枢性嗜睡障碍中已经明确种类的嗜睡症包括:1型发作性睡病:由食欲素水平低导致的一种睡眠觉醒控制障碍,即睡眠期中插入清醒状态,清醒期中插入睡眠状态,总睡眠时间相对健康人未必更长;2型发作性睡病:原因明的睡眠觉醒控制障碍;特发性嗜睡症:明原因导致长期日间嗜睡,总睡眠时间相对健康人往往更长;Kleine-Levin综合征(又称“复发性嗜睡症”):反复发作的嗜睡,在发作时睡眠时长与精神状态正常。诊断依据[1]:1型发作性睡病:依据每天白天难以遏制的困倦或睡眠发作,至少持续3个月的症状,结合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显示平均睡眠潜伏期≤8分钟且快动眼睡眠≥2次,或脑脊液食欲素A浓度≤110pg/mL,可确诊。2型发作性睡病:依据每天白天难以遏制的困倦或睡眠发作,至少持续3个月且存在猝倒的症状,结合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显示平均睡眠潜伏期≤8分钟且快动眼睡眠≥2次,脑脊液食欲素A浓度未测量或>110pg/mL,用其他原因能更好地解释症状,可确诊。特发性嗜睡症:依据每天白天难以遏制的困倦或睡眠发作,至少持续3个月且存在猝倒的症状,结合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显示快动眼睡眠<2次,且以下两项至少有一项: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显示平均睡眠潜伏期≤8分钟,或24小时总睡眠时间大于等于660分钟,用其他原因能更好地解释症状,可确诊。Kleine-Levin综合征:依据既往至少2次嗜睡或睡眠时间增加的发作,每次持续2~35天,且每18个月至少复发1次,复发频率通常高于1年1次,未发病时警觉性、认知功能、行为和情绪正常,发病时至少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知觉改变、厌食或法抑制欲望(如食欲或性欲亢进)中的一项,用其他原因能更好地解释症状,可确诊。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2,3]?4种类型的嗜睡症均为罕见。1型发作性睡病的患病率为每十万人25~50例,发病率为每年每十万人0.74例。男女发病率相同。2型发作性睡病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且诊断较困难,因此还确定其患病率,估计为每十万人20~34例。特发性嗜睡症由于缺乏大规模人群统计数据,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未知。根据医疗单位的统计,特发性嗜睡症是发作性睡病普遍程度的1/10~1/2,提示患病率约为每百万人中20~50例,明确的性别关联。Kleine-Levin综合征(又称“复发性嗜睡症”)估计患病率约为每百万人1~5例,在男性中更常见,占比为60%~87%。是否可以治愈[1,4]?本病可治愈,多数情况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症状,少数患者可自行缓解。1型发作性睡病和2型发作性睡病,可通过药物控制其症状,改善患者社会功能;特发性嗜睡症少数患者,可自发改善,大多数患者随着药物治疗可持续改善;Kleine-Levin综合征发病频率和强度,通常会自发逐渐降低,疾病自然消退后通常会恢复正常。是否遗传?是,部分病例与遗传相关。是否医保范围?否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潘集阳主任医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