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日本地铁采用蓝光灯防自杀

日本地铁采用蓝光灯防自杀

近年来,自杀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屡见不鲜,尤其在繁忙的城市交通枢纽,自杀现象更是令人担忧。为了减少自杀事件的发生,日本东京地铁站采取了一种创新的方法——在地铁站内安装蓝色灯光。这种灯光据说可以使人保持镇定,从而打消自杀念头。

据了解,日本铁路公司已在东京重要的交通线路山手线的20个地铁站内安装了蓝色发光二极管。这种灯光悬挂于每座地铁站台的尾部,因为多数轻生者往往选择从这里跳下。这种灯的亮度比普通荧光灯更强。

尽管关于灯光颜色可以防止自杀的这一说法,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科学证据,但一些心理和色彩方面的专家表示,蓝色确实可以起到让人情绪镇定的作用。日本颜色心理学协会的临床医学家高桥水树指出,天空和海洋的颜色都可以让一个激动不安或者执迷不悟的人逐渐冷静下来,因此蓝色对想要自杀的人也应该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是自杀率较高的国家之一。据统计,2008年,日本有近2000人在地铁站卧轨自杀,约占国内自杀总人数的6%。在首都东京,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共有68人在日本铁路公司经营的车站自杀。山手线作为日本非常重要且著名的交通运输线路,每天都会有800万乘客通过该线路出行。

面对如此严峻的自杀问题,日本地铁采用蓝色灯光的做法无疑为预防自杀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虽然其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但这一举措无疑为预防和减少自杀事件的发生做出了积极的尝试。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抑郁症:从症状到预防的全面解析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但不易察觉的心理疾病,其症状包括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对任何活动失去兴趣等。根据ICD-10诊断标准,抑郁症可分为首次发作和复发,但不包括双相抑郁。核心症状包括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精力不济或疲劳感。附加症状则包括注意力降低、自信心不足、自罪观念等。抑郁症的患病率为3.4%,女性高于男性,且可治愈但易复发。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如SSRIs、SNRIs等。 心理治疗则通过谈话交流来缓解症状。此外,物理治疗如改良电休克治疗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也有效。预防抑郁症的方法包括情绪管理、适量运动和高危人群早干预。对于抑郁症患者,自我监测和周围人的观察都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出现自残、自杀倾向时应及时就医

医者仁心

9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精神分裂症:症状、治疗与预防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影响成年早期人群的重性精神障碍,常表现为妄想、幻觉、思维紊乱和行动异常等症状。 该疾病具有遗传性,并且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治疗来治愈,但预后不良,易复发。精神分裂症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遗传、神经病理学、神经生化异常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关。症状通常包括妄想、幻觉、思维言语紊乱、运动行为异常和阴性症状等。该疾病在成年人群中的终生患病率接近1%,年患病率为0.26%至0.45%。治疗原则包括抗精神病药物全程治疗,以及尽早接受药物治疗,以改善患者的康复水平,减少复发率和疾病对正常社会活动的负面影响。此外,家庭支持和社会技能训练也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和家属应密切关注症状迹象,并学会自我监控不良思维和认知。改善睡眠和提前准备发作方案也是重要的日常注意事项。预防措施包括孕期禁烟禁酒、关注心理健康、建立心理援助公益组织等。然而,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时会因抑郁、幻听、幻视等症状而产生自杀倾向,这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和及时干预

精准医疗探秘

8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焦虑与抑郁治疗多久见效?

焦虑性神经症,又称焦虑症,是由于压力过大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植物神经紊乱、恐惧和不安。抑郁症患者则会出现情绪低落、失眠、思维迟缓等症状,严重时甚至有自杀倾向。治疗这两种疾病,通常需要综合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在神经内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学治疗等,旨在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药物治疗则包括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用以缓解症状。 治疗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药物治疗需要几周时间才能见效,而心理治疗则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患者需要耐心配合治疗,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需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如保持良好的作息、饮食和锻炼习惯,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生物医疗创新站

9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抑郁症患者上学意愿与治疗

抑郁症患者可能会表现出愿意去上学的行为,这可能是由于病情较轻或在学校中得到了关注和鼓励。抑郁症是一种心境障碍,以持续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症状包括兴趣下降、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等,严重时可能伴有自杀倾向。对于抑郁症患者,建议积极接受规范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以及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药事通

21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产前抑郁需重视,精神科医生评估治疗是关键

产前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孕期心理疾病,主要由于孕妇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引起情绪波动,可能导致抑郁症状的出现。这种情况下,寻求精神科医生的专业评估和治疗至关重要。忽视产前抑郁可能导致病情加重,不仅影响孕妇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发自杀倾向。因此,一旦出现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或体重下降等明显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家庭成员的支持和孕妇参与孕期咨询活动,如孕产妇团体支持小组,对于缓解产前抑郁情绪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奇迹见证者

20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抑郁症的类型及症状概述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据其症状和严重程度,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重度抑郁表现为长期的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快感,患者常感到自卑和无助,甚至有生命意义的问题。伴有精神病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幻听、妄想等症状。有严重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需要特别关注。此外,轻度抑郁症和中度抑郁症也有其特定的症状和表现。孕期抑郁症和轻生抑郁症也是抑郁症的常见类型。对于抑郁症患者,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至关重要。

健康百科

21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阿尔茨海默病成为美国老年人死亡主因,公共健康危机加剧

美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最新报告指出,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认知障碍症已经成为美国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从2000年至2010年,阿尔茨海默病的死亡病例增加了68%,而同期心脏病、艾滋病等疾病的死亡率却有所下降。报告显示,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一项重大的公共健康危机,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2010年,有83494名美国人死于阿尔茨海默病,该病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全球医疗视野

20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阿尔茨海默病成为美国重大公共健康危机,死亡病例增加68%

美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的最新报告指出,认知障碍症,特别是阿尔茨海默病,正在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报告显示,2000年至2010年间,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死亡病例增加了68%,而同期心脏病、艾滋病等疾病的死亡率却有所下降。报告还提到,阿尔茨海默病的致死率在快速上升,这主要是由于政府对其他疾病的投入和研究较多,而对该病的关注相对较少。2010年,美国有83494人死于阿尔茨海默病,且该病的经济负担也十分沉重,2012年的护理人群达到1500万人,无偿服务价值约2160亿美元,医疗费用总和达到340亿美元。

医疗趋势观察站

19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专家证词揭示弗洛伊德死亡原因为呼吸浅和低氧

上周四,著名医学专家马丁·托宾博士在乔治·弗洛伊德的谋杀案审判中作证,指出弗洛伊德因呼吸浅和低氧而死亡,这是由警察在逮捕过程中对弗洛伊德的压迫导致的。托宾博士解释了缺氧如何导致大脑损伤和心脏停止跳动。此外,法医病理学家林赛·托马斯博士和法医毒物学家丹尼尔·伊森施密德也提供了关于弗洛伊德死亡原因的证词。

中医养生之道

22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美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及疫情进展

美国得克萨斯州卫生官员于5日宣布,一名患有甲型H1N1流感的33岁女性教师死亡,这是美国境内首个因甲型H1N1流感死亡的案例。该女性除了流感外,还患有慢性疾病,且流感使她的病情恶化。此外,美国境内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数激增,超过400例。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表示,暂时关闭学校的措施已不再必要。海军军舰“迪比克”号上发现流感疫情,取消原定派遣计划。

运动与健康

19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患者询问是否有自杀倾向,是否可以停药。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27

医生建议:疾病:自杀倾向 用药建议:可以停药,但最好还是去看医生,听从医生的指示。 治疗建议:如果出现自杀倾向,应立即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生活建议: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多与家人朋友交流,避免独处。同时,也可以尝试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比如瑜伽、冥想等。

查看详情

患者询问是否有安乐死的药,并表示自己有自杀倾向。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14

医生建议:疾病:自杀倾向 药品:治疗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生活建议:珍爱生命,不要轻易做出让您家人、爱人、朋友伤痛欲绝的决定。

查看详情

患者男性,45岁,长期失眠,独处,有自杀倾向,寻求抑郁症药的咨询。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49

医生建议:疾病判断:根据患者的症状描述,初步判断为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等。建议患者尽快就医,接受专业的心理评估和治疗。
用药建议:对于抑郁症的治疗,一般采用抗抑郁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的方式。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包括SSRI类药物(如帕罗西汀、舍曲林等),以及SNRI类药物(如文拉法辛)。具体用药方案应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同时,患者也需要注意饮食调节,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这些都有助于改善抑郁症状。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