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3点帮早产儿追赶式成长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作者:孙建华

  很多人觉得早产儿“先天不足”,“后天发育”也会跟不上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科主任孙建华教授告诉记者,事实上,在出生一段时间后,早产儿会出现“加速度”生长,把握这段时机,多数宝宝都能后来居上。这在医学上被称为“追赶式成长”,多数早产宝宝会在18个月到2岁内完成,尤其是出生后第一年至关重要。此时,需要全方位干预。

  第一、正确评估

    父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矫正月龄(实际月龄减去早产月份,如早2个月出生则减2),用头围、体重、身长三项指标,及时衡量宝宝的发育速度是否合适。

  刚出院时,最好一两周就要复查一次;若宝宝生长稳定,出生2个月后,可改为一两个月复查一次。矫正月龄达6个月时,要加入对行为发育的评估,看看宝宝对外界刺激,如声音、移动物体是否有反应;10个月时,检查其爬行和运动协调能力,预防脑瘫。1岁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主要观察语言发育和运动发育;2岁后可每半年复查一次。

  第二、科学喂养

    对胎龄小、体重低的早产儿来说,纯母乳喂养可能无法满足营养需求。因此,在耐受母乳喂养后,最好添加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母乳强化剂,可以将其加入母乳中,调和后喂给孩子。

  矫正月龄到4个月时,可以给宝宝添加米糊等碳水化合物,这有助于增强饱腹感,睡得安稳。矫正月龄达五六个月时,可以加蛋黄、肝泥等。需要提醒的是,纯吃母乳容易出现生理性贫血,要注意适当补充一些肝泥、肉泥等,严重时补充铁剂。

  第三、合理看护

    早产儿体温调节较困难,看护时要特别注意温度调节,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24℃—28℃,每4—6小时测一次体温,保持体温恒定在36℃—37℃。若宝宝体重低于2500克时,不要洗澡,可以每2—3天用食用油擦擦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皱褶处。

  此外,运动干预能促进早产儿的正常发育。在出生后,可以让宝宝多练习俯卧,训练抬头;校正月龄达4个月时,可以练习翻身、坐;校正月龄达6个月,训练爬行; 12个月时,开始学习站立。还可以帮助宝宝平躺在大球上,前后、左右、顺、逆时针摇晃大球,以增强宝宝的平衡能力。

#早产儿#先兆早产
阅读数 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指胎龄足37周的新生儿表现为组织器官发育健全,可合并多种并发症胎龄越小、体重越低,预后越差简介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指的是胎龄足37周分娩的新生儿。早产儿很常见,据统计,我国早产儿发生率约为7%,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早产儿表现为呼吸浅快规则、皮肤青紫、水肿、吮吸能力差、反应差、皮肤和巩膜黄染等,可伴随多种并发症。胎龄越小、体重越低的早产儿预后越差。孕妇早产的原因主要有感染、子宫过度扩张、子宫畸形、吸烟、酗酒、吸毒、外伤等,积极预防孕妇早产能有效降低早产儿的发生率。通过科学的治疗(保温、科学喂养、支持治疗等)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促进早产儿正常生长发育。如果治疗规范,早产儿容易合并各种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1]。症状表现:早产儿最典型的症状是呼吸浅快规则、皮肤青紫、水肿、吮吸能力差、反应差、皮肤和巩膜黄染等。诊断依据:医生经过询问病史(胎龄小于37周)即可诊断。早产儿有哪些类型?按照胎龄可将早产儿分为:极早早产儿(胎龄<28周)非常早产儿(28周≤胎龄<32周)中度早产儿(32周≤胎龄<34周)晚期早产儿(34周≤胎龄<37周)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常见。全球范围内早产儿发生率约为5%~18%,我国约为7%[1]。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胎龄越大、出生体重越高的早产儿存活率越高。出生体重大于1250g的早产儿经过积极治疗和科学喂养,大多数可以存活并正常生长发育[1]。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唐兰主治医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