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应该如何喂养 早产儿最佳的喂养方案

  早产儿由于为经过充分的发育,所以身体器官功能比较差,尤其是消化系统功能比较弱,容易出现喂食耐受性不良和坏死性肠炎,而且胃容量比较小,对进食量、营养、能量、水分各方面的要求也比较高,那么早产儿应该如何喂养呢?哪个才是早产儿最佳的喂养方案呢?

  早产儿喂养方案一:母乳

  母乳所含有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脂肪酸和牛磺酸等营养物质都是早产儿极其需要的营养物,是早产儿喂养的首选方案。母乳的营养健康均衡,而且容易消化吸收,非常适合早产儿未发育完善的胃肠道,并促进消化系统功能。另外母乳含有的免疫蛋白能够增强早产儿的免疫力,起到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的效果。

  早产儿喂养方案二:母乳强化剂

  母乳强化剂是在母乳基础上添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弥补母乳中钙质、磷质含量不足的缺点,适用于早产儿体重偏低,需要非常充足的营养供其生长发育,避免早产儿骨骼发育不良和代谢性骨病

  早产儿喂养方案三:早产儿配方奶

  早产儿配方奶是在住院期间专门配制的配方奶。早产儿配方奶主要是辅助母乳补充早产儿营养,主要是增加蛋白质含量以及钠、钙、维生素的增加,但缺乏母乳中的生长因子、酶、免疫物质等。

向本文作者提问
石计朋·副主任医师
石计朋副主任医师三甲可处方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554|响应时长56分钟
擅长:擅长儿科常见疾病,多发病以及疑难杂症的诊疗。在小儿咳嗽,小儿腹泻,小儿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川崎病,猩红热,营养不良,儿童保健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新生儿常见病及危重症的诊疗。
¥69
问医生
#早产儿
阅读数 8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指胎龄足37周的新生儿表现为组织器官发育健全,可合并多种并发症胎龄越小、体重越低,预后越差简介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指的是胎龄足37周分娩的新生儿。早产儿很常见,据统计,我国早产儿发生率约为7%,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早产儿表现为呼吸浅快规则、皮肤青紫、水肿、吮吸能力差、反应差、皮肤和巩膜黄染等,可伴随多种并发症。胎龄越小、体重越低的早产儿预后越差。孕妇早产的原因主要有感染、子宫过度扩张、子宫畸形、吸烟、酗酒、吸毒、外伤等,积极预防孕妇早产能有效降低早产儿的发生率。通过科学的治疗(保温、科学喂养、支持治疗等)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促进早产儿正常生长发育。如果治疗规范,早产儿容易合并各种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1]。症状表现:早产儿最典型的症状是呼吸浅快规则、皮肤青紫、水肿、吮吸能力差、反应差、皮肤和巩膜黄染等。诊断依据:医生经过询问病史(胎龄小于37周)即可诊断。早产儿有哪些类型?按照胎龄可将早产儿分为:极早早产儿(胎龄<28周)非常早产儿(28周≤胎龄<32周)中度早产儿(32周≤胎龄<34周)晚期早产儿(34周≤胎龄<37周)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常见。全球范围内早产儿发生率约为5%~18%,我国约为7%[1]。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胎龄越大、出生体重越高的早产儿存活率越高。出生体重大于1250g的早产儿经过积极治疗和科学喂养,大多数可以存活并正常生长发育[1]。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石计朋·副主任医师唐兰主治医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