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巾纸材料不净,传染肝炎

现在的餐馆,都会向客人提供免费的餐巾纸,但人们在使用某些餐巾纸时常会发现,满脸都沾上了纸屑。这不由得让人对餐巾纸的质量发出质疑。
《生命时报》记者近日先后走访了北京朝阳区大小七家餐馆,发现他们都向顾客提供免费的餐巾纸。其中四家提供的餐巾纸非常薄,上面有不少黑色杂质,用的时候会往下掉渣,还有一股刺鼻的味道。记者注意到,柜台上成包的餐巾纸外包装上没有任何生产厂家、卫生许可证号等信息。还有一家餐馆提供的餐巾纸就是卷筒纸,用多少自己撕。据餐馆的服务人员介绍,这些餐巾纸都是从批发市场上买来的,“比超市里便宜好几倍,一包不到两毛钱,客人随便用也不心疼。”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金狮则告诉记者,北京市场90%以上的餐巾纸质量无法保证,“掉渣说明餐巾纸质量不合格,很可能是废纸再生生产的。”根据质检部门的检测,劣质餐巾纸带有各种真菌、大肠杆菌、结核菌、肝炎病毒等,易引发肠炎、伤寒、痢疾、肝炎等病症。除了这些细菌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董金狮还指出,“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还会添加漂白剂,其中含有致癌的化学物质,例如荧光增白剂中就含有重金属镉,会对血液系统造成损伤并损害记忆力。”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治中心主任李兴旺指出,人们若经常使用这些劣质卫生纸,很可能会导致病从口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餐巾纸可能引起肠道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皮肤过敏等。”因此,专家建议,不要使用掉渣的劣质餐巾纸,外出就餐尽量自带手绢、纸巾或饭后清洗嘴部。在购买餐巾纸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购买柔软、无杂质、无异味的纸巾。董金狮还告诉大家一个辨别劣质餐巾纸的方法:劣质餐巾纸用水一泡,马上化成渣,而木浆餐巾纸,水泡后依然成型。
#戊型肝炎#肺结核病,经未特指的方法所证实
阅读数 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炎性反应疾病常表现为上腹部适、食欲减退、乏力、黄疸等以祛除病因和保肝治疗为主,一般预后较好简介肝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炎性反应疾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病因包括病毒感染、药物或其代谢物引起肝脏损害、明原因的自身免疫损伤、过量饮酒、过度肥胖等,常表现为消化道症状(上腹部适、食欲减退、恶心、厌油),皮肤症状(黄染、干燥暗淡、肝掌、蜘蛛痣),神经系统症状(疲倦、乏力、嗜睡)等。一般通过药物治疗,必要时选择手术进行肝脏移植,一般预后较好,但部分肝炎会发展为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感染等,预后往往佳,甚至威胁生命。症状表现:临床常表现为消化道症状(上腹部适、食欲减退、恶心、厌油),皮肤症状(黄染、干燥暗淡、肝掌、蜘蛛痣),神经系统症状(疲倦、乏力、嗜睡)等。诊断依据:临床医生通过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消化道、皮肤、神经系统症状),结合体格检查(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等),血常规,尿常规,病原体检查,抗原体检查,影像学检查(B超、MRI、CT)等综合做出诊断。肝炎有哪些类型?根据病因可将肝炎分为5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是否具有传染性?病毒性肝炎属于传染病,其他类型的肝炎具有传染性。通过什么方式传染?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即粪口途径传播,误食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经肠道感染至肝脏);乙、丙、丁型肝炎主要经血液或体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怎么预防?避免接触急性期病毒性肝炎感染的患者、日常生活用品要分开等,尽早接种甲肝、乙肝、戊肝疫苗。是否常见?本病常见。为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我国是病毒性肝炎高发区,甲型肝炎人群流行率约80%;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约7.18%(我国1~59岁人群);丙肝全球感染率约2.8%,我国约0.43%(1~59岁人群);丁肝流行率约1%;戊肝约为20%。我国普通人群药物性肝炎发病率为24.20/10万;21世纪初我国部分省份酒精性肝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酒精性肝病患病率为0.50%~8.55%,而酒精性肝炎是酒精性肝病的主要表现之一;[4]其他类型的肝炎流行病学数据尚明确[1][3]。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一般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经过及时的药物治疗,预后较好;但乙肝、自身免疫性肝炎治疗难度相对较大,如治疗及时,可造成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是否遗传?是。乙、丙、丁型肝炎存在母婴传播的情况,患病女性可遗传给子女;自身免疫性肝炎具有一定的基因遗传性。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