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实施,我国医疗体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演变过程、遴选原则以及其对公众健康保障的意义。
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演变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始于上世纪70年代,旨在保障公众基本用药需求。从最初的2033种药物品种,到如今的307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经历了多次调整和优化。
二、国家基本药物遴选原则
国家基本药物遴选原则由“临床必需”改为“防治必需”,更强调“防”与“治”的结合。遴选过程中,会考虑以下因素:
1. 常见病、多发病所需药品;
2. 基层用药的可及性;
3. 药物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
4. 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
三、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义
1. 保障公众基本用药需求;
2. 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
3. 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
4.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四、未来展望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将持续完善,以更好地服务于公众健康。未来,我们将看到以下发展趋势:
1. 药物品种将更加丰富,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 药物价格将更加合理,减轻患者负担;
3. 药物使用将更加规范,提高医疗安全水平。
患者询问药物用量和疗程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4
患者询问肠内营养粉剂(TP)的使用注意事项,包括是否需要填写身份证,以及如何确保药品的安全使用和监管。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16
患者询问关于有效期到2026年9月的药物问题。
就诊科室:中西医结合科
总交流次数:30
杨峘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贺俊岩
主治医师
精神科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张家瑞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