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能否“角色互换”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近日,北京市卫生局推出了“院长当一天患者”活动。19家医院院长扮成普通患者,分别选择一家不熟悉的医院去就诊,亲身体验看病全过程。结果,每个院长都有一肚子“苦水”。有的院长感慨:当了一天“患者”,才真正体会到看病有多难。

  其实,每一个医生都有可能成为患者。医生和患者的角色,常常在不经意间发生转换。美国有位名叫爱德华·罗森邦的医生,晚年患了喉癌,命运将他从医生变成了病人。他在《亲尝我自己的药方》一书中回忆,自己曾经作为医生高高在上,但成为病人后,遭遇和心情与其他病人如出一辙——不敢面对疾病真相、被护士嘲笑“脖子短”、被别的医生误诊……于是,他感慨道:“我成为病人之前,已经行医50年,却等到生病时,才发现医生和病人根本不是一路的。站在病床边和躺在病床上所看的角度完全不相同。”看来,一个医生要想真切地体会到病人的痛苦,可能只有等他成为病人。

  同样,作为一名患者,要想真正理解医生,也需要换位体验和思考。在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大背景下,如果再搞一次“患者当一天医生”的活动,肯定也会让患者受益匪浅。

  医生到底有多累?丁香园网站曾做过一次调查,在2000多名被调查的城市大医院医生中,80%的人每天工作8—12小时,67%的人曾连续工作超过36小时,60%的人“黄金周”休息不到3天,80%的人工作中没时间喝水,37%的人工作中经常憋尿,83%的人中午不能按点吃饭或者只能飞快吃饭。这些数字说明,医生超负荷工作已经成为常态。有人曾这样描述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只见一片白影在你眼前飘过,还没看清楚他的面貌,就只看到10米开外的后脑勺了。这虽然有点夸张,却真实地反映了医生的忙碌状态。

  有的患者常常抱怨:挂号3小时,看病3分钟,医生太不负责了。对此,医生既委屈又无奈。在美国,一个专家一上午最多只看6个病人。而在中国,一个专家一上午要看五六十个病人,连喝水的时间也没有,甚至上厕所都要跑着去。即便这样,下午一两点才能看完病人。而除了出门诊之外,多数专家还要做手术、查房、会诊、搞科研、写论文。回家之后,很多人累得连话也不想说,甚至倒头就睡。

  在患者的想象中,医生应该是最会养生的人。其实,恰恰相反,医生是最不健康的人群之一。在病毒和细菌密集的环境里,他们最容易成为感染者。同时,由于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医生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巨大,患病和猝死的概率很高。所以,钟南山院士曾说:“当医生态度不够好时,不能只简单地从医德考虑问题,还要考虑他们受环境因素困扰、心理障碍、体质下降等因素。”假如患者了解了这些,也许就不会总是抱怨和指责医生了。

  医患是一对永恒的矛盾,有对立也有统一,有冲突也有和谐。因此,医患之间经常互换一下角色,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沟通方式。一旦医患双方都学会换位思考,还有多少误会消除不了?

更多精彩尽在产经频道!

#内喉恶性肿瘤
阅读数 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咽部适、颈部肿块男性多见,病因明确早期治愈率较高,治疗以手术、化疗、放疗为主简介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常见。目前喉癌具体病因尚清楚,症状以声音嘶哑、咳嗽、痰中带血、颈部肿块等为主,早期喉癌表现较隐蔽,大部分患者发现病情时,喉癌常常已经处于中晚期,治疗方案多采用手术+放射治疗,预后欠佳[1]。疾病类型[5-6]:喉癌原发部位分声门上型声门型声门下型根据病理分型:溃疡浸润型菜花型结节型或包块型混合型肿瘤TNM分期字母T代表肿瘤的大小及原发肿瘤的侵犯的范围,T1:肿瘤局限于喉的一侧;T2肿瘤位于喉的两侧;T3肿瘤已经引起一侧声带运动的障碍;T4肿瘤已经侵犯到喉外。N表示是否有淋巴结受侵犯,分为4级,分别是N0,N1,N2和N3。N0:有证据表明有淋巴结转移;N1:有一个可疑淋巴结,直径小于3cm的转移;N2:在颈部的两侧都发现淋巴结或者在一侧有两个以上淋巴结,或者在一侧直径大于3cm,小于6cm;N3:一个淋巴结直径在6cm以上。字母M表示有远处的转移,M0:表示转移;M1:表示有转移;TNM分期结合起来即为喉癌的分期:I期:T1,N0和M0;II期:T2,N0和M0;III期:T3,N0和M0;T1,T2,或者T3,和N1,M0;IV期:T4,N0或者N1,M0;任何T加上N2或者N3和M0,或者M1加上任何T或者N;肿瘤非常小的时候为T1,当出现远处转移或者侵犯邻近的结构(但包括淋巴结)为T4,已经侵犯到淋巴结的喉癌达到N2或者N3也是T4。症状表现[3]:早期喉癌主要以声音嘶哑、咳嗽、痰中带血、喉部异物感为主;晚期可以出现颈部肿块、耳痛、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患者还可出现体重下降,当肿瘤坏死合并感染时,呼出的气体有异味或恶臭味。诊断依据[4]:依据颈部肿块、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症状,结合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检查,活检显示肿瘤表现(提示鳞状细胞癌或腺癌)确诊。喉部CT、B超、MRI检查可辅助诊断。是否常见[3]?常见,喉癌是咽喉部的常见恶性肿瘤,占每年新发肿瘤的2.4%,在头颈肿瘤中常见程度位居第二。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4:1,年龄在50-70岁。以声门癌最常见,约占60%。声门上癌易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是否可以治愈[4]?早期治愈率较高。早期喉癌患者可采用单纯手术治疗或放疗,其中放疗能够更好的保存喉功能。局部晚期喉癌常采用综合治疗模式:全喉切除术,结合术后放疗,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需要同步化疗。是否遗传[4]?否是否在医保范围内?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党华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