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骨质疏松症成为全球范围内日益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研究发现,亚洲人群的骨质疏松症发生率相对较低,这可能与他们独特的遗传背景有关。
香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亚洲人可能因为缺乏两种与骨质疏松相关的基因,即BB基因和骨肢原lA基因,从而降低了骨折的风险。这一发现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究发现,亚洲人的平均骨质密度比西方人低,但骨折率却远低于西方人。这一现象与亚洲人缺乏上述两种基因有关。龚慧慈教授指出,黑人骨质密度最高,每平方厘米1.2克,西方人为1.1克,最低为亚洲人,每平方厘米只有1克。然而,尽管亚洲人骨质密度较低,骨折率却远低于西方人。
除了遗传因素外,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还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龚教授强调,预防骨质疏松症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合理膳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
此外,药物治疗也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手段。目前,市面上有多种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如双膦酸盐、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
对于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及早进行药物干预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龚教授建议,未来基因研究方向将集中探讨易患上骨质疏松的高危组别,再及早予以药物辅助,防止骨质流失。

文章 骨质疏松不治疗会自愈吗?


医疗新知速递
文章 术后激素替代治疗如何调整?


医疗数据守护者
文章 术后颅咽管瘤患者,如何调整优甲乐和泼尼松用量?


健康百科
文章 术后激素替代治疗多久有效?


全球医疗视野
文章 吃醋过多会导致骨质疏松吗?


家庭医疗小助手
文章 骨质疏松怎么治疗?


老年健康守护者
文章 术后内分泌治疗多久见效?


数字健康领航者
文章 术后内分泌治疗多久有效?


绿色医疗倡导者
文章 长期服用优甲乐和泼尼松,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中医养生之道
文章 更年期综合征如何治疗?


绿色医疗倡导者

李凯群
主治医师
骨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居正烨
主治医师
骨科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邹瑞
副主任医师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