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口服液里出现不明絮状物!

口服液里出现不明絮状物!

随着人们对儿童营养健康的关注,各种儿童营养补充剂层出不穷。然而,近日一位西安妈妈在为1岁多的宝宝服用口服液时,却发现了瓶底出现白色不明絮状物和白色颗粒的现象,这不禁让人担忧儿童健康安全问题。

孩子突然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妈妈怀疑与口服液有关

郭女士家住南河村,为了给1岁多的宝贝女儿补充营养,她购买了四川三精升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钙佳锌口服液。然而,一周多前,宝宝突然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郭女士开始怀疑是否与口服液有关。在给孩子服用口服液时,她发现原本澄清透亮的蓝瓶口服液里,有三瓶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白色不明絮状物,其中两瓶还有白色颗粒。

经销商解释称,这是过饱和溶液出现结晶现象,是正常现象

郭女士按照口服液包装盒上的电话联系厂家,但转了多个部门后,有工作人员告知她,他们的产品由浙江一家医药公司总经销,售后问题应与对方联系。一名名叫“朱原”的男士告诉她,这是过饱和溶液出现结晶现象,是正常现象,与温度有关。

家长担忧,准备联系药监部门进行检验

郭女士表示,这种解释难以让人信服。她担忧这种异常现象是否会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和健康带来危害,因此准备联系药监部门进行检验。

儿童营养补充剂使用需谨慎,家长需关注产品质量

近年来,儿童营养补充剂市场蓬勃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产品质量问题。家长在给孩子使用营养补充剂时,需谨慎选择,关注产品质量,避免因使用不合格产品而影响孩子的健康。

儿童营养补充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1.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确保产品质量。

2. 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照推荐剂量给孩子服用。

3. 关注孩子服用后的反应,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4. 不要给孩子滥用营养补充剂,以免造成营养过剩。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文章 脚气:不容忽视的皮肤病及其并发症

脚气,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皮肤病,实则可能隐藏着严重的健康风险。研究表明,脚气并非孤立存在,它可能与霉菌性阴道炎、幼儿健康等多方面问题息息相关。 脚气是由真菌引起的,特别是白霉菌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会迅速繁殖,导致脚部不适。值得注意的是,白霉菌脚气患者之间的互相传播非常容易,一旦家中有人患有白霉菌脚气,霉菌就可能会传播到女性的阴道,引发霉菌性阴道炎。 青岛皮肤病研究院的医生建议,预防脚气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汗脚的人来说,选择透气好的鞋子和纯棉袜子,每天更换鞋袜,并保持鞋袜的清洁干燥是很有必要的。此外,每天至少用肥皂洗脚一次,或者用温热水、淡盐水泡脚,可以有效降低足部附着的菌落量。 对于幼儿来说,脚气同样不容忽视。医生指出,幼儿患脚气多是因为缺乏维生素B1。加工谷物过于精细、烹调方法不当等都可能导致维生素B1的流失。幼儿的脚气病不仅影响脚部健康,还可能影响全身各脏器。轻型症状包括腹泻、声音嘶哑、烦躁、夜间啼哭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嗜睡、昏迷、抽筋等症状。 因此,无论是成人还是幼儿,对待脚气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的预防和治疗,不仅能够缓解症状,还能避免潜在的严重并发症。

未来医疗领航员

24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宝宝脑缺氧不治疗能自愈吗?

宝宝脑缺氧不治疗能自愈吗?答案是不能。脑缺氧可能导致脑瘫,智力低下,甚至威胁生命安全。 宝宝脑缺氧时,会出现脾气暴躁、精神亢奋、抽搐颤抖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呼吸暂停、昏迷、嗜睡等症状。 一旦怀疑宝宝脑缺氧,应及时进行检查和抢救。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减轻脑损害,提高治疗效果。

家庭医疗小助手

10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宝宝拉肚子发烧不治疗能自愈吗?

宝宝拉肚子发烧不治疗能自愈吗? 宝宝拉肚子发烧时,首先要明确病因。如果是轻微的感染性腹泻,有些情况下可能不需要特别治疗,可以通过休息、调整饮食和补充水分等方式自愈。 但是,如果宝宝出现脱水症状、发烧持续不退或者腹泻严重,就必须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因此,宝宝拉肚子发烧是否可以自愈,取决于具体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医学奇迹见证者

10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生吃苦瓜能减肥吗?

生吃苦瓜并不能减肥。 苦瓜虽然糖类和脂肪含量较低,适合肥胖者食用,但单靠生吃苦瓜无法达到减肥效果,甚至可能存在健康隐患。 苦瓜中的某些物质会妨碍脂肪分解,长期食用也无法清除体内过多脂肪。 此外,脾胃虚寒者、孕妇和学龄前儿童不宜吃苦瓜。 苦瓜含有大量草酸,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草酸钙结石。

医学奇迹见证者

12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新生儿长期食用超浓奶粉不治疗会怎样?

不建议新生儿长期食用超浓奶粉。 新生儿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过量摄入高浓度奶粉可能导致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 建议家长调整奶粉浓度,增加母乳喂养比例,并注意观察孩子的消化情况。 如果孩子出现便秘,可适当使用稀释后的开塞露。 同时,建议增加孩子的水分摄入,以促进消化。

医者荣耀

12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婴儿睡觉使劲哼哼不治疗能自愈吗?

婴儿睡觉使劲哼哼是正常现象,通常不需要治疗。 宝宝晚上睡觉总醒,要不也得哼哼两声,还经常在床上翻来翻去。其实,这就是人类的睡眠模式,即使是大人也一样会在睡梦中翻身。所有的人睡眠都有两种状态,一种叫快速动睡眠,一种叫非快速动眼睡眠。因此,婴儿睡觉时哼哼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别治疗。 当然,如果婴儿的哼哼声过于频繁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如呼吸困难、脸色发紫等,建议及时就医。

跨界医疗探索者

12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宝宝吐奶不治疗能自愈吗?

宝宝吐奶是常见的现象,特别是50天大的婴儿,由于吞咽功能尚未完善,吐奶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 如果宝宝只是偶尔吐奶,没有其他不适症状,通常不需要特别治疗,可以通过调整喂奶姿势和量来改善。 喂奶时,将宝宝的身体稍微抬高,头部和上半身呈一定角度,有助于防止吐奶。喂奶后,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帮助消化。 如果宝宝吐奶频繁,或者伴有呕吐物中有血、发烧、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医疗新知速递

11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轮状病毒疫苗发热不治疗能自愈吗?

服用轮状病毒疫苗后出现的腹泻和发热症状通常是正常的免疫反应。 然而,如果孩子持续发烧超过15天,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血液检查,以排除其他感染的可能性。 在等待就医期间,确保孩子保持充足的水分,适时进行物理降温,并按医嘱服用退烧药。 总的来说,轮状病毒疫苗引起的轻微症状通常可以自愈,但持续发烧或伴有其他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家庭医疗小助手

12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15个月宝宝吃奶、吃饭、吃水果...不治疗能自愈吗?

15个月大的宝宝吃奶、吃饭、吃水果等,不需要特别治疗就能自愈。 宝宝在这个阶段,可以吃饭,也可以吃奶,只要保证营养均衡,饮食多样化,一般不需要特别治疗。 建议家长给宝贝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保持饮食规律,注意日常调理。如果宝宝出现消化不良等问题,可以适当配合使用助消化的药物,如小儿江中健胃消食片。

健康饮食指南

10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推拿能治脾胃虚弱不治疗会怎样?

小儿推拿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对于脾胃虚弱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小儿脾胃虚弱症状包括食欲不振、面色少华、身体消瘦等。通过按摩腹部、足三里等手法补脾经,以及捏脊等方法,可以缓解脾胃虚弱症状。 然而,如果小儿脾胃虚弱不进行治疗,可能会出现以下危害: 1. 免疫力下降:脾胃虚弱会导致小儿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2. 影响生长发育:脾胃虚弱会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导致身高、体重等方面发育迟缓。 3. 影响智力发育:脾胃虚弱可能导致小儿精神状态不佳,影响智力发育。 因此,小儿脾胃虚弱应及时进行治疗,以免影响小儿的健康成长。

生命之光传递者

12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44岁女性,肠胃不适五年,症状包括不消化饭、肚子寒、腹泻、偶尔小腹痛和放屁多,想知道如何治疗?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25

医生建议: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可能是肠胃功能紊乱引起的肠胃不适。长期腹泻可能会导致营养元素缺乏。建议使用多维元素片、附子理中丸和乳酸菌素片来治疗。同时,注意饮食,少吃辛辣、生冷、油腻的食物,避免烟酒。

查看详情

七个月宝宝辅食添加顺序和注意事项咨询,包括米粉、蔬菜肉类、蛋黄和水果的添加时间和方法,以及生病时的喂养调整和营养元素缺乏的判断。

就诊科室:产科

总交流次数:33

医生建议:七个月宝宝的辅食添加需要注意顺序和方法,首先选择原味米粉,等宝宝适应后再尝试其他口味。蛋黄可以在八个月左右添加,水果如果肠胃不太好,可以晚一点添加。生病时建议暂停添加辅食,等到完全恢复后再继续。营养元素的缺乏需要医生进行评估和指导。

查看详情

15个月宝宝总是咬下嘴唇,除了吃东西以外基本上一直咬着,是否正常?

就诊科室:产科

总交流次数:42

医生建议:口腔习惯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但如果过于频繁可能会影响宝宝的口腔健康。建议家长通过提供适当的食物和陪伴宝宝玩耍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避免宝宝咬下嘴唇的习惯。同时,确保宝宝摄入足够的铁元素和锌元素,以支持宝宝的健康成长。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AI医生助手

AI智能健康助手

在线服务中
24小时 24小时响应
智能诊断 智能症状分析
专业保障 专业医疗保障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