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TMC 207有望成为抗结核新药

TMC 207有望成为抗结核新药

近年来,全球结核病疫情日益严峻,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防治成为一大难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新药研发成为当务之急。近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关于新型抗结核药物TMC 207的第二阶段临床初期试验数据,为结核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TMC 207是由爱尔兰科克市蒂博泰克制药公司研发的一种新型抗结核药物。其在治疗结核分枝杆菌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靶向腺苷三磷酸(ATP)合酶,有效抑制细菌生长。临床试验结果显示,TMC 207结合常规治疗方案,在治疗MDR-TB患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据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在接受TMC 207联合常规治疗的MDR-TB患者中,48%的患者在治疗8周后唾液培养呈阴性,而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中仅有9%能达到这一水平。这一结果令人振奋,为MDR-TB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结核病药物研发联盟(TB Alliance)与蒂博泰克公司合作,共同推进TMC 207的研发进程。这一合作有望加速新型抗结核药物的研发,为全球结核病患者带来福音。

面对日益严峻的结核病疫情,我国也高度重视抗结核药物的研发。近年来,我国在新型抗结核药物研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我国结核病防治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TMC 207作为一种具有新型作用机理的抗结核药物,有望为全球结核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我们期待更多新型抗结核药物的研发成功,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文章 结核皮试检查结果阳性是什么意思?

结核皮试检查结果阳性意味着可能存在结核感染。 通常,观察皮肤硬结大小来判断结果,10~19mm为阳性,20mm以上为强阳性。 阳性结果需要警惕肺结核的可能,建议及时咨询医生。 以下是对结核皮试检查结果的详细解读: 1. 阴性:皮肤硬结小于5mm,表示未感染结核。 2. 阳性:皮肤硬结在5~9mm之间,表示曾接触过结核杆菌,但不一定感染。 3. 强阳性:皮肤硬结超过10mm,尤其是超过20mm,表示可能存在活动性结核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结核皮试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免疫状态、近期接触结核患者等。 因此,对于阳性结果,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医者荣耀

10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肺癌肿瘤标志物正常是怎么回事?

肺癌肿瘤标志物正常并不意味着患者一定没有肺癌,这可能是由于未发生癌细胞远处转移或患者并未患肺癌,而是其他疾病导致的指标异常。 对于无明显不适症状的人群,应定期复查;对于有症状者,需对症治疗,常见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 确诊为肺癌合并结核病灶者,还需服用抗结核药物。

中医养生之道

11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球蛋白的正常值是多少?

球蛋白的正常值范围一般在20-35g/L。 球蛋白是一种人体血清蛋白,具有免疫作用,能够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对抗并消灭外来入侵物。 球蛋白数值的变化可以反映身体状况,数值偏高或阳性可能与慢性肝病、结核病、结缔组织疾病等疾病有关;数值偏低或阴性可能与甲状腺功能亢进、淋巴系统肿瘤等疾病有关。 如果球蛋白数值出现异常,应遵医嘱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 检查后,应对针孔部位按压止血5-10分钟左右,注意不要揉针孔部位,以免出现皮下血肿或淤青。

未来医疗领航员

10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肺结核治愈的标准是什么?

肺结核治愈的标准分为临床治愈和临床痊愈。临床治愈的标准是痰检结核杆菌为阴性,而临床痊愈则需要在完成疗程后随访观察2-3年,痰检和CT检查均无异常。 为了确认肺结核已经治愈,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的痰检和CT检查,确保病情稳定。 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按时服药,不得擅自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 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 3. 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减少感染风险。 4. 定期进行复查,确保病情稳定。

老年健康守护者

10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球蛋白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球蛋白正常值范围一般在20-35g/L。 球蛋白是一种人体血清蛋白,具有免疫作用。球蛋白数值偏高或偏低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 当球蛋白数值异常时,应遵医嘱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检查后应注意针孔部位按压止血,避免揉搓。

康复之路

12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球蛋白数值异常怎么办?

球蛋白偏高或偏低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如慢性肝病、结核病等。 若球蛋白数值异常,建议遵医嘱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 治疗方面,根据具体疾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家庭医疗小助手

10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肺结核怎么治疗?

肺结核的病原体是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在机体免疫系统的反应下,可能导致肺部组织受损,引起炎症和坏死,进而形成结核病变。该过程可能伴随多种细胞因子的释放,导致局部渗出、增生等特征性改变。典型症状包括长期咳嗽、咳痰超过2周,伴有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咯血、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 诊断通常需通过胸部X线、CT扫描、痰液培养以及PPD皮肤试验来确认是否存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高分辨率CT扫描对微小结节灶和气管支气管结核更具敏感性。抗结核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常用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用药方案并监测疗效与副作用。 肺结核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均衡饮食,避免接触已知感染者,以减少传染风险。同时,定期复查和遵循医嘱完成整个疗程至关重要。

生物医疗创新站

11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肺外结核复发几率高吗?

肺外结核的复发几率受多种因素影响。 首先,患者的体质是一个重要因素。免疫功能正常且治疗得当的患者,复发几率较低。相反,免疫功能低下或治疗不当的患者,复发几率较高。 其次,治疗情况也会影响复发几率。遵循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的用药原则进行治疗,复发几率较低。反之,未进行规律治疗或治疗不当,则可能导致病情反复,增加复发几率。 年龄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营养不良等原因,免疫力下降,复发几率较高。而年龄较小的患者,由于免疫力较强,复发几率较低。 此外,患者在治疗期间接触可疑病原体或存在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熬夜等,也可能导致治愈效果不佳,增加复发几率。 因此,建议患者定期进行胸片或胸部CT等检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同时,适当进行运动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生物医疗创新站

11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体检出右上肺斑点状高密度影是怎么回事?

体检结果显示右上肺斑点状高密度影,这可能是肺结核的症状。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肺部。如果出现胸痛、咳嗽、咳痰、低热、盗汗等症状,应考虑肺结核的可能性。 肺结核的治疗需要积极进行,疗程大约一年左右。如果延误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呼吸衰竭、肺空洞形成等。 预防肺结核的关键是增强免疫力,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注意个人卫生,如勤洗手、戴口罩等。

医疗星辰探秘

10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患者询问异烟肼和帕司烟肼片是否可以一起使用,以及异烟肼和利福喷丁胶囊是否可以并用。医生解释了这两种药物的用途,并提供了用药建议。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41

医生建议:结核病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异烟肼和帕司烟肼片均用于抗结核,但不推荐同时使用,以免药物过量及不良反应增加。异烟肼和利福喷丁胶囊可以联用治疗结核病,但需监测肝功能,遵医嘱服用。用药前请详细阅读说明书,排除过敏及用药禁忌后遵医嘱,用药期间如有任何不适及时线下就诊。祝您早日康复!

查看详情

患者询问结核病治疗期间如何正确用药,包括用药剂量、用药频率以及注意事项。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1

医生建议: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治疗期间一定要注意用药。首先,口服。1、抗结核治疗:成人,一日0.45g-0.60g,空腹顿服,每日不超过1.2g;可以每次3片,每天1次,具体遵医嘱。其次,用药外应注意休息,多喝水,戒除饮酒,忌吸烟,忌食有刺激性或辛辣食物。最后,建议定期复查,遵医嘱用量。祝早日康复!

查看详情

60岁男性患者,有结核病史,询问如何正确服用利福平胶囊以及注意事项。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47

医生建议:疾病判断:结核病 用药建议:利福平胶囊,成人每次0.45g-0.60g(3-4粒),空腹顿服,每日不超过1.2g。儿童按体重,每日10-20mg/kg。用药前详细阅读说明书,排除过敏及用药禁忌后遵医嘱,用药期间如有任何不适及时线下就诊。 治疗建议:注意生活规律,不要熬夜;保持大便通畅,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度运动,保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充足,放松心情。 生活建议:请注意,利福平胶囊可能会引起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可以尝试饭后服用,或者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同时,由于利福平胶囊具有光敏性,服药期间应避免阳光直射,外出时应做好防晒措施。总的来说,合理用药,科学生活,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祝早日康复!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AI医生助手

AI智能健康助手

在线服务中
24小时 24小时响应
智能诊断 智能症状分析
专业保障 专业医疗保障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