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周岁内婴儿不宜学走路吗?

周岁内婴儿不宜学走路吗?

  问:我的宝宝长得壮,身体硬朗,我想好好锻炼他,让他早点学着走路。可朋友却提醒我说,1周岁内的婴儿不宜学走宜学爬,如果过早学走路会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甚至造成畸形。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成都廖××

  答:婴儿的生长和运动发育有其客观的规律。一般婴儿出生后3个多月时会用手臂支撑俯卧并抬头,4~6个月时会翻身,7~8个月时会爬,1周岁左右时会站立、行走。孩子运动发育的这一规律,与孩子全身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密切相关。如果违背这一规律,过早地训练孩子学站立、学行走,而此时孩子的下肢、腰背部的骨骼和肌肉发育尚不成熟,如同拔苗助长,则可能弄巧成拙,造成后患。

  人的骨骼,是由骨胶原等有机质和钙盐等无机质,按一定的比例组成的,使得骨骼坚硬而富有弹性,不易断折。而婴幼儿骨骼中所含的骨胶原较多,钙盐相对较少,骨质柔韧性强而坚硬度差,在外力作用下虽不易断折,但却容易弯曲、变形。若婴儿过早学着坐,可能影响脊椎发育,引起驼背;过早学着站,则可能引起臀部后凸(翘屁股);过早学着行走,会因下肢、脊柱骨质柔软脆弱,难以承受超负荷的体重,不仅容易疲劳,还可使骨骼弯曲、变形,出现类似佝偻病样的“O”型腿或“X” 型腿,或因足弓不堪重负,导致扁平足的发生。在行走时,为了防止跌倒,小孩两大腿需扩大角度以分得更开而求得平衡,这就使得身体的重心影响了正常的步态,时间一长,便会形成“八字步”,即在行走时,呈现左右摇摆的姿式。

  此外,婴儿出生后视力发育尚不健全,过早地学着走路,因看不清较远的景物,便会努力调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这会对婴儿娇嫩的眼睛产生疲劳性损害,多次反复则可能损伤其视力。

  可见,应遵循孩子运动发育的客观规律,在1周岁前,尽量让孩子在床上或地面柔软的垫子上学爬。爬有利于婴儿身体和大脑的发育,因为爬需要腕、臂、颈、腿及腹部的力量,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还需要身体各部位的相互协调与合作,从而是对大脑支配能力的一种训练。爬行对孩子学站立、行走打好基础和对身体的协调能力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应根据孩子发育的状况,先让孩子学爬,待到孩子出生11~12个月后,再逐渐训练其学站立、学走路,这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在婴儿时期,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以促进婴儿的健康发展:

  1. 保证婴儿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

  2. 为婴儿提供均衡的营养,保证婴儿的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3. 定期带婴儿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婴儿的健康问题。

  4. 让婴儿进行适当的运动,如爬行、翻身等,以促进婴儿的肢体协调能力。

  5. 避免过早让婴儿学走路,以免影响婴儿的骨骼发育。

  总之,家长在照顾婴儿时,应遵循婴儿的生长发育规律,科学育儿,为婴儿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文章 熬夜不治疗会影响身高吗?

经常熬夜会影响身高。 如果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家长应督促他们早点睡觉,不能经常性的熬夜,否则很可能会长不高。 尽量让孩子在晚上十点之前就上床睡觉,这样可以让身体各个器官都得到充分的休息,维持正常的功能,避免对身高的发育产生影响。 熬夜之所以会影响身高,主要是因为它会影响肝脏和肾脏的健康。肝脏和肾脏都是身体排毒的重要器官,它们需要在夜间的时候休息。如果说长时间熬夜,那么这两个器官就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时间长了便会出现功能下降的问题。如果肝肾的健康受到影响,甚至是功能下降,那么骨骼的发育就会迟缓,所以会出现长不高的问题。 熬夜导致内分泌失调。孩子长高需要有生长激素和性激素的调节,如果说经常性的熬夜,那么就容易导致内分泌失调。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生长激素和性激素的调节功能便会减弱,从而影响到骨骼的生长。

远程医疗新视界

9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矮小症不治疗会怎样?

矮小症并非不治疗就能自愈。矮小症的原因多样,包括生长激素缺陷、骨骼发育障碍、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营养不良等。如果不进行治疗,患者的身高可能无法达到正常水平,甚至可能影响心理健康。 针对矮小症的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和激素治疗。病因治疗是根据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补充营养、改善生活习惯等。激素治疗则是通过注射生长激素来促进身高增长。 因此,矮小症患者应尽早接受治疗,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未来医疗领航员

10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宝宝佝偻病不治疗会自愈吗?

宝宝佝偻病不治疗会自愈吗? 答案是否定的。佝偻病是一种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骨骼发育异常,严重时甚至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佝偻病早期症状包括出汗多、夜间易惊醒、烦躁易怒、枕秃等。严重症状则表现为骨骼改变,如肋骨串珠、O型腿、X型腿等,并伴有生长发育迟缓。 因此,一旦发现宝宝有佝偻病的症状,应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避免病情恶化。

数字健康领航者

12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九岁儿童身高不治疗能自愈吗?

九岁儿童身高低于或高于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被视为身高异常。这种情况通常与遗传、营养、疾病等因素有关。 1. 遗传因素:如果父母身高较矮,孩子身高也可能偏矮。 2. 营养因素:进食少、营养状态差、消化吸收功能弱可能导致身高增长受限。 3. 疾病因素:反复呼吸道感染或胃肠炎也可能影响身高增长。 如果孩子身高异常,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生物医疗创新站

9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脑瘫不治疗会自愈吗?

脑瘫症状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但通过观察和鉴别,可以避免误诊。 ①进行性脊髓肌萎缩症:表现为上下肢对称性无力,肌萎缩明显,腱反射减退或消失,不合并智力低下。 ②运动发育迟缓:运动发育稍落后于同龄儿,但无异常肌张力和姿势反射。 ③先天性肌弛缓:生后即有明显的肌张力低下,肌无力,深腱反射低下或消失。 ④智力低下:运动发育落后,动作不协调,原始反射和姿势反射异常。

医疗故事汇

12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儿童内分泌疾病不治疗会怎样?

儿童内分泌疾病如果不治疗,病情会持续进展,对自身造成较为明显的不良影响。 儿童内分泌系统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激素异常可能导致生长迟缓、早熟、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 若未及时诊治,可能严重影响体格和智能发育,甚至导致残疾或夭折。 因此,儿童内分泌疾病需要积极诊治,长期治疗和随访以保证正常生长发育。

生物医疗创新站

9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不治疗能自愈吗?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不能不治疗自愈。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一种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骨骼发育异常,严重时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危害 1. 骨骼发育异常: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骨骼钙化不足,引起骨骼软化和变形,如佝偻病、鸡胸、O形腿等。 2. 身高发育受阻: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儿童的身高发育,导致身材矮小。 3. 免疫功能下降: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免疫功能,增加患感染性疾病的风险。 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治疗方法 1. 营养补充: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促进骨骼钙化。 2. 光照疗法:适当晒太阳,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 3. 药物治疗:必要时,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药物治疗。 4. 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医疗之窗

9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威廉姆斯综合症不治疗会自愈吗?

威廉姆斯综合症通常不会自愈。 威廉姆斯综合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表现为心血管异常、发育迟缓、行为心理异常等。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主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药物、手术、心理、行为及认知治疗等。如果不进行治疗,患者的症状可能会恶化,并出现严重并发症,如高血压、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恶性心率失常甚至猝死。

医疗科普小站

11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11岁来月经的女孩还能长高吗?

11岁来月经的女孩,还有机会长高。 根据临床经验,这种女孩还能长高的时间大约还有4-5年或更久。 骨骼的生长主要依赖于骨骼两端的骨骺,骨化中心还没有完全闭合,骨骺线还存在。 女孩子出现骨骺闭合大约在16-18岁,男孩子可能会稍晚,大约18-20岁。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营养、睡眠和运动,以促进骨骼生长。

医者荣耀

9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初次月经后身高还长吗?

初次月经后身高还长吗? 女孩一般从乳房开始发育之后,身高进入快速生长期。一般月经来潮后,身高增长速度减慢,长高空间就不大了。多晒太阳,多运动,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间,是对长高有帮助的。

中医养生之道

10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孩子挑食,想了解钙铁锌的作用及补充方法。

就诊科室:营养科

总交流次数:40

医生建议:针对儿童骨骼发育不良挑食问题,适当补充钙铁锌是有益的。钙质有助于骨骼和牙齿的健康成长,铁质对于预防贫血非常重要,而锌则能促进食欲,改善挑食问题。日常生活中,应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D等营养素,多晒太阳有助于钙的吸收。同时,鼓励孩子多参与户外活动,促进骨骼健康发育。对于挑食的孩子,可以尝试多样化的食物搭配,尽量让孩子接触不同种类的食物,保持用餐环境的愉快,避免强迫进食,逐渐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查看详情

3岁半孩子经常说膝盖和小腿疼,可能是缺钙引起的,需要去医院检查。

就诊科室:产科

总交流次数:8

医生建议:对于3岁半孩子经常说膝盖和小腿疼的情况,首先考虑可能是缺钙引起的。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血钙检测、骨密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确诊为缺钙后,应在医生指导下给孩子补充钙剂,同时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因为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日常生活中,应保证孩子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适当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饮食上,多给孩子食用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此外,适量的运动对孩子的骨骼健康同样重要,但要避免过度运动导致的损伤。治疗期间,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症状变化,并定期带孩子复查,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查看详情

3岁宝宝身高85厘米,想了解如何补钙促进骨骼发育,改善睡眠质量。

就诊科室:营养科

总交流次数:30

医生建议:对于3岁的宝宝,**补钙**是促进牙齿和骨骼健康发育的重要措施,能够有效预防**鸡胸骨**和腿部变形等问题。建议每晚给宝宝补充一次钙质,一次一粒。同时,日常饮食中应增加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户外活动**和适当的阳光照射有助于维生素D的合成,进而促进钙的吸收。保持均衡饮食,减少含糖饮料和高盐食物的摄入,对宝宝的健康成长同样重要。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