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的宝宝长得壮,身体硬朗,我想好好锻炼他,让他早点学着走路。可朋友却提醒我说,1周岁内的婴儿不宜学走宜学爬,如果过早学走路会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甚至造成畸形。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成都廖××
答:婴儿的生长和运动发育有其客观的规律。一般婴儿出生后3个多月时会用手臂支撑俯卧并抬头,4~6个月时会翻身,7~8个月时会爬,1周岁左右时会站立、行走。孩子运动发育的这一规律,与孩子全身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密切相关。如果违背这一规律,过早地训练孩子学站立、学行走,而此时孩子的下肢、腰背部的骨骼和肌肉发育尚不成熟,如同拔苗助长,则可能弄巧成拙,造成后患。
人的骨骼,是由骨胶原等有机质和钙盐等无机质,按一定的比例组成的,使得骨骼坚硬而富有弹性,不易断折。而婴幼儿骨骼中所含的骨胶原较多,钙盐相对较少,骨质柔韧性强而坚硬度差,在外力作用下虽不易断折,但却容易弯曲、变形。若婴儿过早学着坐,可能影响脊椎发育,引起驼背;过早学着站,则可能引起臀部后凸(翘屁股);过早学着行走,会因下肢、脊柱骨质柔软脆弱,难以承受超负荷的体重,不仅容易疲劳,还可使骨骼弯曲、变形,出现类似佝偻病样的“O”型腿或“X” 型腿,或因足弓不堪重负,导致扁平足的发生。在行走时,为了防止跌倒,小孩两大腿需扩大角度以分得更开而求得平衡,这就使得身体的重心影响了正常的步态,时间一长,便会形成“八字步”,即在行走时,呈现左右摇摆的姿式。
此外,婴儿出生后视力发育尚不健全,过早地学着走路,因看不清较远的景物,便会努力调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这会对婴儿娇嫩的眼睛产生疲劳性损害,多次反复则可能损伤其视力。
可见,应遵循孩子运动发育的客观规律,在1周岁前,尽量让孩子在床上或地面柔软的垫子上学爬。爬有利于婴儿身体和大脑的发育,因为爬需要腕、臂、颈、腿及腹部的力量,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还需要身体各部位的相互协调与合作,从而是对大脑支配能力的一种训练。爬行对孩子学站立、行走打好基础和对身体的协调能力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应根据孩子发育的状况,先让孩子学爬,待到孩子出生11~12个月后,再逐渐训练其学站立、学走路,这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在婴儿时期,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以促进婴儿的健康发展:
1. 保证婴儿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
2. 为婴儿提供均衡的营养,保证婴儿的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3. 定期带婴儿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婴儿的健康问题。
4. 让婴儿进行适当的运动,如爬行、翻身等,以促进婴儿的肢体协调能力。
5. 避免过早让婴儿学走路,以免影响婴儿的骨骼发育。
总之,家长在照顾婴儿时,应遵循婴儿的生长发育规律,科学育儿,为婴儿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熬夜不治疗会影响身高吗?


远程医疗新视界
文章 矮小症不治疗会怎样?


未来医疗领航员
文章 宝宝佝偻病不治疗会自愈吗?


数字健康领航者
文章 九岁儿童身高不治疗能自愈吗?


生物医疗创新站
文章 脑瘫不治疗会自愈吗?


医疗故事汇
文章 儿童内分泌疾病不治疗会怎样?


生物医疗创新站
文章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不治疗能自愈吗?


医疗之窗
文章 威廉姆斯综合症不治疗会自愈吗?


医疗科普小站
文章 11岁来月经的女孩还能长高吗?


医者荣耀
文章 初次月经后身高还长吗?


中医养生之道
孩子挑食,想了解钙铁锌的作用及补充方法。
就诊科室:营养科
总交流次数:40
3岁半孩子经常说膝盖和小腿疼,可能是缺钙引起的,需要去医院检查。
就诊科室:产科
总交流次数:8
3岁宝宝身高85厘米,想了解如何补钙促进骨骼发育,改善睡眠质量。
就诊科室:营养科
总交流次数:30

石晓智
主治医师
内分泌科
黄石市中心医院

王依柔
主治医师
小儿内分泌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师爱香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