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名医:吃太好小心得癌

名医:吃太好小心得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这种变化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健康隐患。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结直肠癌的病因复杂,其中饮食习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以及过多食用精制米面、肉类等食物,都可能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生。此外,不良的排便习惯、缺乏运动、精神压力大等也是诱发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那么,如何预防结直肠癌呢?首先,要调整饮食习惯,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其次,要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此外,还要加强体育锻炼,减轻精神压力,定期进行体检。

除了预防措施,早期发现结直肠癌也非常重要。常见的结直肠癌早期症状包括:大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便血、粪便比以往细、腹部不适、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经常性疲劳呕吐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罗成华教授提醒,结直肠癌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文章 直肠癌是痔疮引起的吗

直肠癌和痔疮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它们在发病机制和病因上存在显著差异。 直肠癌并非由痔疮引起。直肠癌是一种起源于直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复杂,与遗传因素、个人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而痔疮则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肛肠疾病,通常由便秘、久坐、久站等因素引起。 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而痔疮的治疗则主要依靠手术、药物等手段。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直肠癌的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同时,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直肠癌。 痔疮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运动,保持肛门卫生等。 值得注意的是,直肠癌和痔疮的治疗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患者切勿自行用药或进行治疗。

跨界医疗探索者

31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倒金字塔”饮食成大肠癌诱因

近年来,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重大疾病。据相关数据显示,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大肠癌的患病率为10/10万,而200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这一数据已升至94.2/10万,20年间翻了10倍。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专家指出,大肠癌发病率的持续升高与人们的不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武汉市第八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陈继贵指出,健康的饮食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式,即以蔬菜、水果、粗粮为主,低脂、低蛋白、高纤维。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高脂、高蛋白、低纤维的“倒金字塔”式饮食结构逐渐流行,这种饮食结构增加了胃肠道的负担,导致肠道疾病高发,进而成为大肠癌的重要诱因。 除了不良饮食习惯,大肠癌的发病还与以下因素有关:环境因素、运动减少、遗传因素和烟酒等不良嗜好。其中,有大肠癌或其他恶性肿瘤家族史的人群、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的人群、生活不规律、长期便秘的人群、慢性结肠炎、大肠息肉、大肠腺瘤、血吸虫病等患者都是大肠癌的高危人群。 陈继贵指出,早期大肠癌治愈率可达92%,而一旦发展为晚期,5年生存率低于7%。由于大肠癌初期几乎没有任何明显症状,临床八成以上患者确诊时就是中晚期。因此,及时发现大肠癌并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发现大肠癌呢?以下五个信号需要引起警惕:一,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便秘、或便秘与腹泻交替;二,大便带血,一般为鲜红色或果酱色;三,肠梗阻伴随腹痛,很可能是肿瘤堵塞了肠管;四,腹部肿块,常见于右侧,有可能是生结肠癌的信号;五,全身衰弱:贫血、消瘦、乏力、发热,甚至呈现出典型的双目呆滞、面黄肌瘦的“恶病质”面容。 陈继贵提示,超过40岁的人群,每年应做一次大肠癌筛查。中国50%以上的大肠癌发生在直肠,而80%的直肠癌属于中低位,靠近肛门,因此肛门指检是最简单有效的检查方式。此外,粪便检查也是一种常用的初筛手段,提供早期诊断的线索。肠镜检查能够清晰地观察全部结肠,最终确诊或排除大肠癌。这三项检查,都可作为每年一次的体检项目。 2005年,阳逻新堤村46岁农民林某参加武汉市八医院组织的免费大肠癌筛查,发现大便有隐血。因为家境贫困,便没有进一步做纤维结肠镜检查。2007年,大肠癌筛查工作组再次来到新堤村时,林某已便血数日,结肠纤维镜检查确诊为大肠癌晚期。术后三年,癌症复发和转移。 同样是2005年大肠癌筛查中发现的,50岁的周某筛查后进一步确诊检查查出了早期大肠癌,立即接受了手术治疗。她至今健康地生活着,没有发现癌症复发和转移的迹象。 陈继贵介绍,大肠癌发病周期比较长,从癌细胞发展为直径1厘米的肿瘤约需七八年,到出现临床症状需三五年,发展到晚期还要三五年。前10年里只要抓住一个机会,就能够早期发现。但遗憾的是,大肠癌筛查并未列入常规体检项目,多数人也未意识到筛查大肠癌的重要性。 从2005年开始,陈继贵带着他的团队,走进武汉、潜江、荆州、洪湖、松滋、襄阳等多个县市,入户开展免费大肠癌的筛查工作。筛查惠及20万人,检出几十例大肠癌,并将大肠癌的防治知识带到了千家万户。 陈继贵提示,很多老百姓对肿瘤筛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有居民称,糊里糊涂地生活蛮好,万一查出来什么不好的结果,反而更难受。要知道,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唯有积极应对,才能掌握与病魔斗争的主动权。

医疗趋势观察站

31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男性易患6种癌

男性由于生理结构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更容易受到癌症的威胁。据癌症专家指出,以下六种癌症是男性应重点关注和预防的。 1. 泌尿系统肿瘤:男性特有的前列腺癌、睾丸癌、阴茎癌等肿瘤,以及常见的膀胱肿瘤,都是泌尿系统肿瘤的主要类型。男性应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50岁以上的男性,应每年进行一次前列腺癌特异抗原(PSA)检测,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2. 肺癌: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因素,此外,大气污染、生活不规律等也是肺癌的诱因。男性应积极戒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肺癌的发病风险。 3. 肝癌:乙肝病毒感染、长期饮酒等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原因。男性应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乙肝病毒感染者,应更加注意肝功能的监测。 4. 直肠癌:男性由于饮食习惯等因素,更容易患直肠癌。男性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定期进行肛门指诊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5. 食道癌:长期饮酒、吸烟、饮食不当等是导致食道癌的主要原因。男性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降低食道癌的发病风险。 6. 甲状腺癌:甲状腺癌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男性应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有甲状腺癌家族史的人群,应更加注意甲状腺功能的监测。

中医养生之道

29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女性直肠癌能活多久

近年来,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女性患者。许多女性患者在早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病情,导致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本文将围绕女性直肠癌的生存期展开讨论,帮助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的治疗和预后。 一、直肠癌的早期症状及诊断 直肠癌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容易被忽略。常见的症状包括便秘、腹泻、便血、腹痛等。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尤其是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检查。直肠癌的诊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1. 粪便潜血试验:通过检测粪便中是否有隐血,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直肠癌。 2. 内镜检查:通过肛门镜、乙状结肠镜等检查,直观地观察肠道情况,并取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3. 腹部CT:检查直肠癌的侵犯范围和有无转移。 二、女性直肠癌的生存期 女性直肠癌的生存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病情分期、治疗方法、患者体质等。以下是一些影响生存期的因素: 1. 病情分期:早期直肠癌的生存率相对较高,晚期直肠癌的生存率相对较低。 2. 治疗方法: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治疗方法对生存期有一定的影响。 3. 患者体质: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等因素也会影响生存期。 三、女性直肠癌的治疗方法 1. 手术治疗:手术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根治性手术和姑息性手术。 2. 放化疗:放化疗可以杀灭癌细胞,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 3.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通过针对癌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四、女性直肠癌的预后 女性直肠癌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病情分期、治疗方法、患者体质等。一般来说,早期直肠癌的预后较好,晚期直肠癌的预后较差。 五、女性直肠癌的日常护理 1. 调整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有助于预防便秘。 2. 适量运动:适量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3.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提高生存质量。

健康驿站

29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哪些汤头可以治直肠癌

近年来,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本文将围绕直肠癌晚期患者如何进行饮食调理展开,希望能为广大患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一、直肠癌晚期患者的饮食原则 1. 清淡饮食:直肠癌晚期患者应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2. 高营养、易消化:患者应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新鲜水果和蔬菜等,以保证营养供应。 3. 适量粗粮:适量摄入粗粮,如玉米、燕麦、小米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4. 限制脂肪摄入:直肠癌晚期患者应限制脂肪摄入,避免食用油腻、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等。 5. 避免刺激性食物:患者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花椒等,以免刺激肠道,加重病情。 二、直肠癌晚期患者饮食调理建议 1. 多吃富含维生素A、C的蔬菜和水果:如胡萝卜、菠菜、西红柿、橙子、柠檬等,这些食物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生长。 2. 常吃含有抑制癌细胞的食物:如卷心菜、西兰花、蘑菇、芦笋等,这些食物富含抗癌物质,有助于抑制癌细胞生长。 3. 适量摄入粗粮:如玉米、燕麦、小米等,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4. 限制盐分摄入:直肠癌晚期患者应限制盐分摄入,避免食用腌制、咸菜等高盐食物。 5. 饮食多样化:患者应保持饮食多样化,避免单调乏味,提高食欲。 三、直肠癌晚期患者的日常保养 1. 保持良好的心态: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适度运动: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以提高免疫力。 3. 保持良好的睡眠: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 4. 定期复查:患者应定期复查,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管理专家

30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红酒与癌症的是是非非

近年来,关于红酒与癌症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过去,人们甚至认为每天适量饮用红酒可以延年益寿。然而,近年来关于红酒与癌症的研究结果却出现了许多矛盾的观点。 2011年,《美国实验生物学学会联合会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称红酒中含有白藜芦醇和单宁酸,这两种成分具有抗癌作用。白藜芦醇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形成和增殖,而单宁酸则是一种抗氧化剂,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自由基。 然而,另一方面,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却发现,每天摄入5-10克酒精(相当于每周喝3-6杯葡萄酒)的女性患乳腺癌风险会上升15%。这表明酒精摄入与癌症风险之间存在关联。 那么,红酒究竟是抗癌还是致癌呢?目前的研究认为,红酒的功效主要来自于葡萄本身。葡萄皮和葡萄籽中含有白藜芦醇和类黄酮等成分,可以降低体内有害胆固醇的含量。然而,红酒的害处主要在于酒精。酒精摄入过多会对肝脏造成伤害,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WHO)也指出,酒精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即使是每天只摄入少量酒精,也存在致癌风险。 那么,如何饮用红酒才能更健康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适量饮用:男性每天300-400毫升,女性每天200-300毫升为宜。 2. 选择合适的时间:晚上7点至9点半是喝酒的最佳时间,因为这段时间肝脏中乙醇脱氢酶的活性较高,酒精更容易被代谢。 3. 注意饮食:不要空腹喝酒,可以吃些甜食、蛋白质食物或喝些牛奶保护胃粘膜。 4. 慢慢品酒:慢慢品味红酒可以减少酒精的摄入量。

智慧医疗先锋者

31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大肠癌治疗 首选手术切除

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直肠癌和结肠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那么,如何早期发现大肠癌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诊断方法: 1. 直肠指诊: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发现直肠和肛管部位的病变。 2. 粪便潜血试验:通过检测粪便中的隐血,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大肠癌。 3. 钡灌肠:通过X光检查,可以观察大肠的内部结构,发现肿瘤、炎症等病变。 4. 肠镜检查:这是最准确的检查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大肠内部情况,进行活检等操作。 5. 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肿瘤的大小、位置、浸润情况等,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大肠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其中,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的方式包括: 1. 开放手术:适用于肿瘤较小、位置较低的患者。 2. 微创手术:包括腹腔镜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等,创伤小、恢复快。 3. 保肛手术:对于直肠癌患者,通过保肛手术可以保留肛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除了手术切除,大肠癌的治疗还包括化疗、放疗等辅助治疗。化疗可以杀灭体内的癌细胞,放疗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 预防大肠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 2. 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如年龄大于50岁、有家族史等。 3.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腌制、油炸等食品。 4. 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医疗趋势观察站

29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放屁透露出的癌信号

放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但实际上,它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健康信号。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隐形杀手”。 大肠癌,又称结肠癌和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肺癌,位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那么,放屁与大肠癌之间究竟有何关联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大肠的生理功能。大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一部分,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并将食物残渣转化为粪便。在这个过程中,肠道菌群发挥着重要作用。当肠道菌群失衡时,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如氨、硫化氢等,这些物质通过放屁的形式排出体外。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警惕大肠癌的风险: 频繁放屁,且屁味异常臭 大便习惯改变,如便秘或腹泻 大便性状改变,如便血、便频、便细 腹痛、腹胀、腹部肿块 全身症状,如乏力、消瘦、贫血等 那么,如何预防大肠癌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 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少吃油腻、辛辣食物 定期体检,特别是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群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总之,放屁并非小事,它可能是大肠癌的一个早期信号。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及时就医,才能远离大肠癌的威胁。

健康百科

30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不良饮食也可致直肠癌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健康问题。其中,结肠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本文将围绕结肠癌的病因、症状、预防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介绍,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结肠癌的病因 1. 饮食因素: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是结肠癌的重要诱因。长期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食物,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增加肠道内胆汁酸的分泌,从而刺激肠道黏膜,诱发结肠癌。 2. 生活方式:久坐少动、缺乏运动、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增加结肠癌的发病风险。 3. 环境因素:环境污染、空气污染等也会对肠道健康造成影响,增加结肠癌的发病风险。 二、结肠癌的症状 1. 大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大便次数增多等。 2. 大便性状改变:如大便变细、带血、黏液等。 3. 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 4. 体重下降、乏力等全身症状。 三、结肠癌的预防 1. 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少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 2. 适量运动:保持规律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3.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结肠癌的发病风险。 4. 定期体检: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结肠癌。 四、结肠癌的治疗 1. 手术治疗:对于早期结肠癌,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2. 放疗和化疗:对于晚期结肠癌,放疗和化疗可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五、结肠癌的预后 结肠癌的预后与病情分期、治疗方法等因素有关。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好。

康复之路

31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直肠癌手术后能吃豆角吗

直肠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逐年上升。由于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因此预防和早期筛查至关重要。本文将围绕直肠癌的饮食原则、术后康复以及术后能否食用豆角等问题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直肠癌的饮食原则。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平衡膳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生葱、辣椒、韭菜等;同时,烟酒也是直肠癌患者的禁忌。此外,患者应尽量限制脂肪摄入量,适量食用水果和蔬菜,补充纤维素和维生素,以促进身体健康。 其次,高脂肪膳食与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高脂肪饮食会增加胆汁酸和胆固醇的分泌,进而提高患癌风险。此外,高脂肪饮食还会促进厌氧菌的生长,这些细菌会分泌更多的致癌物质,加重病情。 对于直肠癌患者而言,清淡饮食更为适宜。特别是术后患者,应避免过咸食物,饮食以易消化、有营养为主,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同时,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大蒜等易产生臭味胀气的食物,以免影响康复。 关于直肠癌的手术治疗,目前以手术切除为主,放化疗为辅助治疗手段。治疗后,患者需定期复查,以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复发。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最后,针对术后患者能否食用豆角的问题,答案是可以的。豆角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然而,患者应适量食用,避免过量摄入。

健康驿站

31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立即咨询
plus免费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