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老人谨防狂犬病

全球医疗视野·关注全球医疗动态,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制度、技术和经验
全球医疗视野
关注全球医疗动态,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制度、技术和经验

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宠物们也变得躁动不安。近期,狂犬病疫情有所抬头,每天有200多人前来接种狂犬疫苗。仅6月2日一天,就有61人被猫狗咬伤。专家提醒,夏季是狂犬病高发季节,特别是老人和孩子,要格外小心。

据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刘君卿介绍,夏季是猫狗咬伤和狂犬病高发的季节,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春末夏初是猫狗的发情期,情绪不稳定;

2. 夏季气温高、气压低,宠物容易烦躁;

3. 人们穿着较少,身体暴露部分增加;

4. 出门遛狗的人增多,导致人与猫狗接触的机会增大。

刘君卿提醒,老人和孩子在早晚出行的时候要格外当心,防止被猫狗咬伤。与猫狗接触时,要保护好身体重点部位,因为被咬部位离头部越近,发病越快。

据统计,在被咬的人群中,老人和孩子防护能力低,受伤人数所占比例较大。15岁以下儿童占被咬伤人数的三分之一,尤其是男孩,因为调皮常常在与宠物玩耍中被咬伤。

预防狂犬病最关键的是给狗注射狂犬疫苗,因为98%的患者皆为被狗咬伤。一旦被咬伤、抓伤,应遵循“清洗——消毒——接种”三步骤。首先清洗伤口,用水龙头的水冲洗15分钟以上,或者用20%的肥皂水清洗5分钟,然后再用清水冲洗10分钟。其次,用酒精或者碘酒消毒,不主张对伤口进行包扎、缝合。不要用粉末状或者膏类药物涂抹患处。尽快到疾控中心注射疫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若伤口出血,建议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人或动物牙齿咬合所致的损伤轻者过会自动消失,重者可出血,损伤及时处理伤口、止血、预防感染,可治愈简介咬伤是一种由于人或动物的牙齿咬合导致的损伤。由于人与动物牙弓形态、牙的状态的同,所以牙的咬痕具有个体特异性。轻微的咬痕只会在皮肤上留下轻微的痕迹,可逐渐自行消失;严重的咬伤可导致皮下出血伴有伤口;更重的咬伤使皮肤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形成挫裂伤甚至组织器官缺损,创缘整齐。咬伤后要用肥皂水冲洗,并及时就医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但如为大型动物咬伤,伤口较深或伤及重要的脏器、大血管等,可造成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后果,而危及生命。还需要警惕部分动物咬伤可导致中毒,需要紧急进行抢救,抢救及时者可能获得完全恢复。症状表现:咬伤患者主要症状为被咬部位出现严重程度一的伤口、出血、疼痛等。诊断依据:主要依靠存在人或动物的撕咬史,被咬部位出现严重程度一的伤口、出血等,即可确诊。咬伤有哪些类型?根据伤口来源同可分为以下两种:1.人咬伤:被人用牙齿咬伤。2.动物咬伤:被动物用牙齿咬伤造成的,常见动物有蛇、狗、猫等。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具体流行病学资料[1]。是否可以治愈?多数患者可以治愈,通过及时止血、处理伤口等,使用疫苗预防传染等,可以治愈。部分患者被大型动物咬伤,如伤及重要血管,有大出血风险,危及生命。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全球医疗视野·关注全球医疗动态,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制度、技术和经验侯凤琴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