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案例介绍 胰岛素用量调节

案例介绍 胰岛素用量调节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血糖水平持续高于正常值。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是维持血糖稳定的重要药物。然而,许多患者在调节胰岛素用量时存在误区,导致血糖波动较大,甚至引发低血糖等并发症。

一些糖尿病患者仅根据当天餐前血糖水平调节胰岛素用量,血糖高则加量,低则减量,血糖正常则停药。这种做法无法保证血糖的平稳,反而容易引发低血糖,加速并发症的发生。胰岛素用量的调节需要像绣花一样细致,以下介绍两种实用的胰岛素调节方法。

初期调节

适用于刚开始使用胰岛素或已使用胰岛素但出现酮症酸中毒的患者。目的是在短期内找到合适的胰岛素用量,通常使用短效胰岛素。

方法:根据上一餐前的胰岛素用量和本餐前的血糖情况调节。

例如,患者李某早餐前使用14单位胰岛素,午餐前血糖为10毫摩尔/升,血糖超过控制目标2毫摩尔/升,需要追加1-2单位胰岛素,因此午餐前的胰岛素用量应为15-16单位。晚餐前血糖为8毫摩尔/升,已达到控制目标,无需调整,仍按中午用量给予。第二天早餐前空腹血糖为4毫摩尔/升,低于控制目标3毫摩尔/升,应减少3单位胰岛素,实际用量为12单位。

后期调节

适用于经过初期调节后,血糖稳定的患者。目的是长期保持血糖达标。

方法:“今天看昨天,上餐看下餐,血糖按标准,胰岛素1、2、3”。

“今天看昨天”意味着今天的胰岛素用量要参考昨天的用量;“上餐看下餐”即今天早餐的胰岛素用量要参考昨天午餐前的血糖水平,今天午餐前的胰岛素用量要参考昨天晚餐前的血糖水平,今天晚餐前的胰岛素用量要参考今天早餐前的血糖水平。“血糖按标准”即血糖要达到控制目标的要求。“胰岛素1、2、3”即胰岛素调节,按空腹血糖每增高1毫摩尔/升增加1单位胰岛素;午餐、晚餐前血糖每高出2毫摩尔/升,增加1单位胰岛素;睡前血糖每高出3毫摩尔/升,增加1单位胰岛素。

例如,患者张某昨天午餐前血糖为9毫摩尔/升,昨天早餐前使用12单位胰岛素,按照要求今天早餐的胰岛素应为12+9-8=13单位;昨天晚餐前血糖为8毫摩尔/升,中午使用了8单位胰岛素,血糖仍为8毫摩尔/升,今天午餐前的胰岛素仍使用8单位;今天早餐血糖为10毫摩尔/升,昨晚使用10单位胰岛素,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毫摩尔/升,按照标准超过10-7=3毫摩尔/升,今晚胰岛素用量应为10+3=13单位。按照此方法3-5天调节一次,待血糖达标后,可将短效胰岛素改为诺和灵30R,按胰岛素日总量的3/5用于早餐前,2/5用于晚餐前。

除了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饮食方面,要控制总热量摄入,合理搭配膳食,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少吃油腻、高热量食物。运动方面,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运动150分钟。此外,还要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糖尿病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科学合理地使用胰岛素,同时注意日常保养,才能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视频 糖甲视频:如何诊断妊娠期糖尿病?

如何诊断妊娠期糖尿病?

李连喜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1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我想确认这个药是不是医生推荐的?

我还记得那天,我的儿子小明突然开始呕吐,整个人都蔫了。作为一个新手妈妈,我当时非常慌张,不知道该怎么办。幸运的是,我有一个好朋友,她推荐我去京东互联网医院咨询医生。 我打开京东健康APP,输入了小明的症状,很快就有一个名叫朱药师的医生接待了我们。朱药师非常耐心地询问了小明的病情,并且告诉我可能是消化不良引起的。然后,她问我是否有给小明吃过醒脾养儿颗粒这个药。 我一听这个药名就有点熟悉,好像之前在药店看到过。于是我赶紧翻找了一下家里的药箱,果然找到了这个药。朱药师确认了这个药的名字和包装后,告诉我这是她推荐的药之一,主要用于改善儿童的消化功能。 我问朱药师这个药有没有什么禁忌,她告诉我糖尿病患儿禁服。然后她又问了小明的性别和年龄,确认他没有过敏史或其他疾病史后,给出了详细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朱药师的专业和细心让我非常放心。 在朱药师的指导下,我给小明服用了醒脾养儿颗粒。几天后,小明的症状明显改善,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作为一个母亲,我真的很感激朱药师和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帮助。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不妨试试在线问诊。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医生们都非常专业和友好,能够给你提供最合适的建议和治疗方案。记住,健康无小事,及时就医是非常重要的!

健康驿站

1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糖尿病喝什么水

糖尿病大多是由于不科学的饮食长期积累造成的,不当的饮食往往会影响镁、磷、铜、锌、铬、钴、锗等元素的吸收,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最近国外有学者研究证实,豆品饮料具有降血糖作用,豆浆是糖尿病患者极其宝贵的食物,因为糖尿病患者摄取大豆富含水溶性纤维的食物,长期饮用豆浆具有一定的降血糖的效果。 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水来饮用: 1.白开水:这是最基本也是最推荐的选择。白开水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维持身体的水平衡。 2.淡茶水:如绿茶、黑茶等,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应避免饮用过浓的茶水。 3.矿泉水:一些矿泉水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如钙、镁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身体所需的矿物质。 4.不加糖的豆浆或牛奶:这两种饮品富含优质蛋白质和钙,适合糖尿病患者饮用。但需注意选择无糖或低糖的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选择哪种饮品,都应适量饮用,避免过量摄入糖分和热量。同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应综合考虑,包括控制总热量、合理搭配食物等。在选择饮品时,最好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以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 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水来饮用: 1.白开水:这是最基本也是最推荐的选择。白开水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维持身体的水平衡。 2.淡茶水:如绿茶、黑茶等,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应避免饮用过浓的茶水。 3.矿泉水:一些矿泉水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如钙、镁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身体所需的矿物质。 4.不加糖的豆浆或牛奶:这两种饮品富含优质蛋白质和钙,适合糖尿病患者饮用。但需注意选择无糖或低糖的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选择哪种饮品,都应适量饮用,避免过量摄入糖分和热量。同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应综合考虑,包括控制总热量、合理搭配食物等。在选择饮品时,最好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以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 相关的文章或段落,并结合该互联网搜索词的用户诉求用户期望通过互联网便捷的方式快速得到相关问题的答案,糖尿病医疗相关的严肃问题,还是建议用户通过互联网医院与真实的在线医生进行咨询,康复随访服务在慢性病管理中至关重要。医生通过定期随访调整治疗方案,并为患者提供学习资源,增强疾病认知。患者通过完成随访任务,不仅提升自我管理能力,还能获得积分、优惠券等奖励,激励积极参与康复过程。希望这些服务能帮助您更好地管理健康,祝您早日康复!

医疗新知速递

2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87岁老人ICU鼻饲,如何正确使用安素粉?

87岁的王奶奶,曾经是家里的顶梁柱。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状况也开始走下坡路。最近,她因病住进了重症监护室(ICU),只能通过鼻饲来摄取营养。她的儿子,李先生,心急如焚,四处打听如何正确使用安素粉来帮助母亲恢复健康。 李先生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时,偶然发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在线咨询服务。他决定试一试,希望能从专业的医生那里得到帮助。于是,他在平台上发起了一个咨询请求。 医生接到李先生的请求后,立即回应:“你好,请问王奶奶的年龄是多少?”李先生回答说:“87岁,在重症监护室ICU从鼻子管道喂食。”医生了解情况后,问道:“想完全替代饮食是吗?”李先生点头表示同意。 医生给出了详细的指导:“每天四次,每次5-6勺冲200-250毫升。”李先生又问道:“和糖尿病人的全能营养液是一样的吗?”医生解释说:“这个也是全营养,但糖尿病专用的不容易升高血糖。”李先生表示担忧:“适合糖尿病鼻食患者吗?”医生建议他使用专门为糖尿病患者设计的营养液,并提供了相应的链接。 李先生感激地表示:“谢谢您,医生。”医生回应道:“不客气哦。给您发的是官网链接,有需要可以直接点击购买。”李先生点头表示理解,并承诺会给医生留下好评。 在这次咨询中,李先生不仅得到了专业的医疗建议,还体验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高效和便捷。他深深感谢医生的耐心解答和推荐良品,希望更多的人能从中受益。

医疗趋势观察站

4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糖甲视频:如何挑选动态血糖仪,记住6点就够了

如何挑选动态血糖仪?记住6点就够了!

李连喜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2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糖尿病患者怎么吃蔬菜?

糖尿病患者怎么吃蔬菜?

洪靖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4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男性功能的杀手:糖尿病

男性功能的杀手:糖尿病

李景立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2型糖尿病为什么可以停药逆转?

2型糖尿病为什么可以停药逆转?

孙香兰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6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糖尿病缓解的含义是什么?

糖尿病缓解的含义是什么?

孙香兰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4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糖尿病哪些情况不能运动?

糖尿病哪些情况不能运动?

李连喜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46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