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杀手”丙肝可以治愈,医生呼吁化“被动筛查”为“主动检测”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我国是“肝炎大国”,调查显示,每12人中就有1个是肝病。今年3月18日是第21个“全国爱肝日”,主题是“爱肝护肝、防治结合、遏制肝炎”。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医护团队开展了乙肝丙肝免费筛查活动,帮助群众正确认识肝脏疾病,早筛查、早防治。


警惕肝脏随时上演肝炎“三部曲”

肝脏是人体排毒解毒的主要器官。近年来,生活环境的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工作压力等多种因素,肝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使得人们越来越担心肝脏的健康安全。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吴茂盛介绍,肝炎即是肝脏的炎症,由于肝炎病毒、药物、酒精、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功能受到损害,引起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易疲惫、以及肝功能指标异常等一系列不适症状。

肝炎对于人体肝脏健康有着极大的损伤,被忽视的肝脏随时都会上演肝炎“三部曲”,从肝炎转变成肝硬化甚至肝癌。“其中,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的是乙肝。而丙肝相对少见,重视度不够,与其他疾病共存的机会较多,但丙肝是一个可‘治愈’的疾病。”吴茂盛主任告诉记者。

丙肝虽无疫苗,但可以治愈

1975年发现了经血液传播的新型肝炎—NANB(P),1989年将其命名为丙型肝炎(HCV)。丙肝,主要经血液传播,输血和血制品的使用、破损的皮肤和黏膜、共用注射器、不安全注射及性接触都有可能导致HCV感染。

据WHO估计,2015年全球有7100万人患有丙肝,39.9万人死于丙肝引起的肝硬化或肝癌,其中我国约520万人有慢性HCV感染。丙肝患者长期感染会导致疾病负担上升,若饮酒、肥胖、合并感染艾滋病病毒(HIV)或乙型肝炎病毒(HBV),则会加速疾病的发展。

“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性丙型肝炎疫苗,”吴茂盛主任说,“丙型肝炎的防治主要靠预防,对传染源,即对丙肝患者的治疗也是关键措施之一。”

丙肝患者大多肝功能正常,但HCV RNA阳性慢丙肝感染者会因此影响其他疾病的治疗;同时丙型肝炎也会导致肝外系统的损伤。

随着全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时代的到来,丙肝总体治疗成功率可达98%,被认为是全球第一个可以治愈的慢性病感染性疾病,并且药物已进入医保,大大减少了患者的负担,药物的可及性已不成问题。

仍需注意的是,目前尚无批准用于妊娠、哺乳期妇女的全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也无药物被批准用于预防母婴垂直传播。因此,孕前应进行常规筛查,如确诊HCV感染,则要先进行抗HCV治疗。

这些高危人群,需要做二次筛查

肝脏是个“沉默器官”,及早发现是肝病防治的关键。肝炎是可防可治的,正确认识肝炎,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开展筛查是预防肝癌的重要手段。通过有效的治疗手段减少肝病相关死亡率、减轻疾病负担。

早期筛查,以预防为主,可以提高病毒性肝炎的治愈率。对于病毒性肝炎、脂肪肝患者等肝癌患病高危人群,需要及时开展第二次筛查,预防肝癌。

有不洁性生活史、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接触、血制品输注、在非正规场所的纹眉、纹身、打耳洞等高危行为的人群更应主动筛查。

吴茂盛主任提醒:“我们要化‘被动筛查’为‘主动检测’,进一步提高肝癌的早筛率,为加快实现全球消除病毒性肝炎目标努力。”

(通讯员:朱健、王舒慧)

#丙型肝炎#疱疹病毒性肝炎#戊型肝炎#枯否氏细胞(肝星形细胞)肉瘤
阅读数 5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炎性反应疾病常表现为上腹部适、食欲减退、乏力、黄疸等以祛除病因和保肝治疗为主,一般预后较好简介肝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炎性反应疾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病因包括病毒感染、药物或其代谢物引起肝脏损害、明原因的自身免疫损伤、过量饮酒、过度肥胖等,常表现为消化道症状(上腹部适、食欲减退、恶心、厌油),皮肤症状(黄染、干燥暗淡、肝掌、蜘蛛痣),神经系统症状(疲倦、乏力、嗜睡)等。一般通过药物治疗,必要时选择手术进行肝脏移植,一般预后较好,但部分肝炎会发展为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感染等,预后往往佳,甚至威胁生命。症状表现:临床常表现为消化道症状(上腹部适、食欲减退、恶心、厌油),皮肤症状(黄染、干燥暗淡、肝掌、蜘蛛痣),神经系统症状(疲倦、乏力、嗜睡)等。诊断依据:临床医生通过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消化道、皮肤、神经系统症状),结合体格检查(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等),血常规,尿常规,病原体检查,抗原体检查,影像学检查(B超、MRI、CT)等综合做出诊断。肝炎有哪些类型?根据病因可将肝炎分为5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是否具有传染性?病毒性肝炎属于传染病,其他类型的肝炎具有传染性。通过什么方式传染?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即粪口途径传播,误食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经肠道感染至肝脏);乙、丙、丁型肝炎主要经血液或体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怎么预防?避免接触急性期病毒性肝炎感染的患者、日常生活用品要分开等,尽早接种甲肝、乙肝、戊肝疫苗。是否常见?本病常见。为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我国是病毒性肝炎高发区,甲型肝炎人群流行率约80%;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约7.18%(我国1~59岁人群);丙肝全球感染率约2.8%,我国约0.43%(1~59岁人群);丁肝流行率约1%;戊肝约为20%。我国普通人群药物性肝炎发病率为24.20/10万;21世纪初我国部分省份酒精性肝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酒精性肝病患病率为0.50%~8.55%,而酒精性肝炎是酒精性肝病的主要表现之一;[4]其他类型的肝炎流行病学数据尚明确[1][3]。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一般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经过及时的药物治疗,预后较好;但乙肝、自身免疫性肝炎治疗难度相对较大,如治疗及时,可造成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是否遗传?是。乙、丙、丁型肝炎存在母婴传播的情况,患病女性可遗传给子女;自身免疫性肝炎具有一定的基因遗传性。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陶森副主任医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