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更需关注精神心理问题,恢复社会功能是抑郁症终极治疗目标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为“弘扬抗疫精神,护佑心理健康”。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了严峻挑战,同时也对民众的精神心理健康造成了巨大冲击。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将“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列为重大行动之一,强调要正确认识、识别和应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尤其是抑郁症和焦虑症。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愈发受到关注。
“精神健康·人民安康——2020世界精神卫生日绿丝带主题科普活动”于10月10日启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教授,北京回龙观医院党委书记杨甫德教授通过线上访谈,就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民众如何保持精神心理健康进行了解答。
疫情后精神心理问题更需要关注
陆林院士介绍,一项涵盖5万余名居民的线上调查显示,疫情期间普通人群中抑郁、焦虑、失眠以及急性应激症状的发生率约为30%,其中前线工作人员、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提出加大对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群、高压职业人群等抑郁症防治重点人群的干预力度。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学、高等院校所有学生的必修课,并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
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多维度、异质性精神障碍疾病,中国有超过5400万人患有抑郁症,占总人口的4.2%。抑郁症不仅表现出情感症状,还会产生躯体症状和认知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增加患者及家庭的经济负担。
恢复社会功能是抑郁症终极治疗目标
杨甫德教授提醒,抑郁症有三大类主要症状:核心症状(心情低落、动力不强、兴趣丧失)、躯体症状(失眠、头疼、心跳过速、食欲不佳)和认知症状(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力下降、记忆力下降)。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2周以上,就要警惕患有抑郁症的可能。
陆林院士强调,抑郁症是可治的疾病,治疗目标不仅是为了消除症状,避免复发,还要让患者能够恢复社会功能,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治疗过程中,需要药物,更需要关怀和陪伴,周围的人对患者正确的理解和对待也很重要。
灵北中国总经理戴麓然女士表示,精神心理健康在抗击新冠疫情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后疫情时代,在改善精神心理健康方面需要做出更多努力。绿丝带精神卫生科普活动集合了政府、专家、媒体等各方的共同努力,覆盖了相当广泛的人群,他们需要精神健康方面的帮助。
丹麦卫生部长马格努斯·休尼克表示,应对像精神疾病这样复杂的疾病挑战需要各方的全面参与。不仅是国家的医疗卫生体系,来自其他国家的经验,学术界、患者团体和企业都可以为这项工作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