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如何戒糖瘾?戒糖真能变瘦!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我们在每日的饮食当中,真的很难缺少糖,其实,在减肥过程中,糖比盐和脂肪更可怕,必须要把糖瘾戒掉,才能更好的瘦下来。

  第一步:揪出隐形糖

  有些食物虽然吃起来不觉得甜,但其中的糖含量却高的惊人。葡萄糖、蔗糖、果糖、乳糖、麦芽糖、蜂蜜和玉米糖浆都属糖类,越是排在食物配料表前边的成分,其含量就越高。

  避免高糖饮食,首先就是不要选这些添加糖类的可口食物。一定要学会看食物标签,这样的话,即使是包装食物中的隐形糖,也能被我们揪出来。其次,不要再向你的热饮和食物中额外添加糖了,也能让人体少摄入点糖。

  烹饪也要注意,尽量避免糖醋、红烧等方法,而且添加糖不仅增加了糖的摄入,还掩盖了盐的味道,无意中也会增加盐的摄入量。

  第二步:不用一下子戒掉

  对于喜欢甜食的人,想要一下子戒掉,真的很难,不妨循序渐进来实现。

  因此,如果你偶尔抵制不住诱惑,吃了一点点小松饼或一块巧克力,不要就觉得自己戒糖失败了,要继续自信满满的坚持下去,要相信低糖膳食要远远好过我们对高糖膳食的依赖。

  在你降低糖摄入量几周后,你就会发现:身体内在和外在会发生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会让你再也不想高糖膳食,鼓励自己坚持下去。


  第三步:少糖的遗憾益生菌来补

  糖类对人体肠道内的生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失衡的肠道菌群对糖类的需求是巨大的,而当你完全不摄入糖类时,这种需求会变得更加糟糕。

  有些时候,完全避免膳食中的糖类,会导致营养缺乏,增加肠道内有害菌的数量。杀灭体内有害菌比较好的方法是定期摄入益生菌,比如酸奶、奶酪、泡菜等食物,含有多种益生菌。

  第四步:抑制你对糖的渴望

  当你开始降低膳食中糖的摄入时,反过来可能会增加你对甜食的需求。这时,也不要太放纵,不妨用别的食物来代替甜食,比如含糖低的蔬菜、水果等。

  第五步:饥饿时更需蛋白质

  有时候我们感觉饥饿,完全可能是身体急需蛋白质的供应,而不是糖类。

  高蛋白食物分解较慢,在消化道中残留的时间长,使我们的饱腹感更强,比如肉鱼蛋、豆类和坚果。对于素食者来说,尤其要注意摄入豆类等含植物蛋白的食物。(赵慧敏编译自英国《每日邮报》)


  糖比盐和脂肪更可怕

  过量的糖、盐和脂肪,这三者一直是背离健康的三大祸害,他们谁是害中之害?

  一般我们认为,高盐饮食和高血压紧密相关,然而美国心脏病杂志曾发文称“并非高盐,事实上引发高血压的更可能是高糖饮食”。高血糖水平作用于下丘脑的某个关键部位,会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同时,高血糖还会刺激人体分泌更多胰岛素,这种激素同样刺激心率加快。

  还有,大多数人都认为肥胖是脂肪摄入过多而导致的,营养学家Marilyn Glenville却认为,“并不是脂肪,而是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使人发胖”。

  从肿瘤专家的角度来讲,精制糖还是喂养癌细胞的,吃糖越多,越会帮助肿瘤加速生长,因此要尽量避免摄入太多精制糖。

#突发急症#高血压
阅读数 6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老年人因为激动等出现血压短期急剧升高。可有血压升高、剧烈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主要通过药物控制血压,及时治疗预后尚可。简介高血压危象,包括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根据最新的高血压指南,严重的高血压即高血压危象。老年人高血压危象,则是指发生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危险情况,是由于种种诱因(如情绪激动、饮酒等)作用下发生血管痉挛或收缩,出现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的危险情况,严重者可伴有心、肾、脑等重要靶器官损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的危急重症。患者主要症状为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超过180/120mmHg),可伴有视力模糊、剧烈头痛、头晕、心悸、呕吐等,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呼吸困难、抽搐及昏迷。本病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控制血压、去除诱因、急症控制等治疗,预后取决于是否及时治疗,若能及时治疗,预后尚可[1]。症状表现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压急剧升高,伴有视力模糊、剧烈头痛、头晕、心悸、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呼吸困难、抽搐及昏迷。诊断依据本病根据患者高血压病史、临床表现(如视力模糊、剧烈头痛等)及血压测量(超过180/120mmHg)即可确诊本病;结合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液生化、心电图等)、影像学检查评估心、脑、肾功能损伤情况。老年人高血压危象有哪些类型?根据有新近发生的急性靶器官进行性损害,可分为:高血压急症;高血压亚急症。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为常见病,暂确切的流行病学统计数据。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49%,其中1%~2%的高血压患者可发生高血压急症[2][3]。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本病通过药物控制血压、去除诱因、急症控制等治疗可以降低患者血压,避免靶器官损伤或损伤进一步进展,挽救生命。若未及时接受治疗,患者可因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而危及生命。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冷秀玉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