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增加出血风险的抗血小板药,真的会有吗?

医学奇迹见证者·记录并分享医学领域的突破和奇迹,传递希望和正能量
医学奇迹见证者
记录并分享医学领域的突破和奇迹,传递希望和正能量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抗血小板药物作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在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传统抗血小板药物在发挥抗栓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出血风险的担忧。那么,未来能否出现不增加出血风险的抗血小板药物呢?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抗栓治疗似乎遇到了瓶颈,缺血风险和出血风险的权衡成为抗栓治疗的核心议题。针对这一难题,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新的抗血小板药物,力求在最大程度地发挥抗栓作用的同时,尽量降低出血风险。

新型抗血小板药物的研发基于近年来不断更新的血小板聚集理论。传统的血小板聚集理论认为,血栓的形成是一个瀑布式效应,从血小板黏附、脱颗粒、激活其他血小板到凝血酶的形成,各个环节相互关联。然而,新的血小板激活理论认为,正常止血过程和病理性血栓的形成机制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点正是新型抗血小板药物的潜在作用靶点。

例如,研究表明,血栓核心由完全激活的血小板构成,而外围则是未完全激活的血小板。传统抗血小板药物对核心血小板有强大的抑制作用,对外围血小板作用有限。因此,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针对外围血小板,抑制病理性血栓的形成,从而降低出血风险。

目前,针对血小板聚集的不同环节,科学家们正在研发多种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包括PI3K抑制剂、PDI抑制剂、活化的IIb/IIIa抑制剂、PAR-4抑制剂和GPVI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在动物实验中已经显示出良好的抗血栓作用,且不增加出血风险。虽然这些药物还在临床试验阶段,但它们为未来抗血小板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未来,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不增加出血风险的抗血小板药物一定会出现。这将有助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推荐医生列表
孟化·undefined
孟化三甲可处方
中日友好医院普通外科
好评100%|接诊量31|响应时长835分钟
擅长:长期从事胃肠道疾病的诊治,擅长腹腔镜下胃肠道疾病的治疗,目前常规开展胃癌腹腔镜根治、食管反流微创手术治疗。在2011年较先在国内开展腹腔镜下肥胖症及代谢病手术。目前实施减重手术病例数居全国首位,累计5000余例未出现消化道漏、出血、吻合口狭窄、内疝等严重并发症。经孟化主任不断实践完善,目前只需取肚脐和左右两侧各一个对称的小孔,在腹腔镜下即可完成手术。无需开腹,无引流管、胃管、尿管。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术后2小时即可饮水、下地运动、如厕,术后2天后可出院。
¥200.0
问医生
周博达·undefined
周博达可处方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心血管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2|响应时长1440分钟
擅长:特长:冠心病介入治疗(特别是严格把握支架指征)对支架植入手术有丰富经验、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对心血管危重症抢救有较多经验
¥30.0
问医生
徐再兴·undefined
徐再兴可处方
安溪县医院普通外科
好评100%|接诊量7881|响应时长767分钟
擅长:外伤,腹痛,健康咨询,肿物,骨折,脑外伤,淋巴结肿大,乳腺肿物,出血,甲状腺疾病,阑尾炎,胆囊结石等外科疾病的诊治。
¥20.0
问医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动脉变硬、变脆、变窄甚至完全闭塞原因复杂,进展缓慢,可引发心脑疾病早期干预,改变生活方式是治疗的基础简介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累及周身动脉的慢性病变,病因尚明确,与年龄、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相关。病变从血管内膜开始,逐渐在血管内形成黄色粥样的脂质沉积,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动脉血管失去弹性、脆性增加并出现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病变累及冠状动脉、颅内动脉、主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四肢动脉时,可出现胸闷、胸痛、头晕、水肿、肢体疼痛等症状。动脉粥样硬化应积极改变生活方式,配合药物治疗,可获得较好的预后,如未进行控制,病变涉及心、脑、肾等重要脏器者,一般预后良。症状表现: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早期明显症状,随着被累及部位的血管逐渐狭窄,可出现头晕、头痛、胸痛、胸闷、蛋白尿、水肿、腹痛、腹胀、肢体发凉、肢体疼痛、肢体坏疽(四肢远端因长期缺血缺氧、感染等导致发生坏死、溃疡或干燥皱缩呈黑褐色)等症状。诊断依据: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容易诊断,后期累及重要器官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可根据患者日常生活习惯,结合实验室检查、动脉血管造影等确诊。动脉粥样硬化有哪些类型?美国心脏病学会根据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发展过程将其细分为以下6型:Ⅰ型:出现脂质点,动脉内膜出现小黄点。Ⅱ型:出现脂质条纹,动脉内膜见黄色条纹。Ⅲ型:斑块前期。Ⅳ型:出现粥样斑块,内膜结构破坏,动脉壁出现变性。Ⅴ型:纤维粥样斑块形成,引起管腔狭窄,病变可向中膜扩展,破坏管壁,并同时可有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变性坏死等继发病变,这是动脉粥样硬化最具特征性的病变。Ⅵ型:为严重的复合病变。纤维斑块发生出血、坏死、溃疡、钙化和附壁血栓形成。破溃后粥样物质可进入血循环,成为栓子。根据动脉粥样硬化具体累及的动脉分为:主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颅脑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粥样硬化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四肢动脉粥样硬化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从童年期就开始发生,缓慢进展,但多在40岁以后出现较严重的影响,49岁以后进展加快。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较男性低,绝经后与男性发病率相似。是否可以治愈?法治愈。有研究表明,对于早期的动脉粥样硬化,如积极干预和治疗,是可以部分消退的。但动脉粥样硬化很难早期发现,因此多数患者法彻底治愈,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控制斑块进展。是否遗传?会是否医保范围?是
医学奇迹见证者·记录并分享医学领域的突破和奇迹,传递希望和正能量丁荣晶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