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HPV疫苗,女性能和宫颈癌永远说再见?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宫颈癌是继乳腺癌之后的女性第二大“癌症杀手”,全球每年约有20多万女性死于宫颈癌,中国每年新发现的病例达13万,死亡人数约为3万人。

    自从射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被研制成功后,宫颈癌疫苗目前已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预防宫颈癌的“金手指”。认为“打完疫苗再也不用担心宫颈癌了,很值”。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了打疫苗的行列。事实是否真的如此?


  宫颈癌疫苗只能预防75%的宫颈癌

  目前,在中国仅有两家公司生产HPV疫苗被批准上市,分别是葛兰素史克公司的卉妍康疫苗,和默沙东药厂的加卫苗,其中一种是4价疫苗,针对HPV-6、HPV-11、HPV-16和HPV-18这4型病毒,其中HPV-16和HPV-18是会引起宫颈癌的高危型HPV;另一种是2价疫苗,只针对HPV-16和HPV-18。

  据了解,70%~75%的宫颈癌都是因为感染了HPV-16或HPV-18,目前市面上两种主要的疫苗,能对这两类病毒诱发的宫颈癌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此外,疫苗还有很好的交叉作用,能预防90%~95%的尖锐湿疣,以及HPV-9、HPV-11型导致的低危型病毒感染。

  “但是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宫颈癌病毒都可以被疫苗所拦截。”肖青解释说,99%的宫颈癌都跟HPV感染相关,目前已经鉴定的HPV病毒超过200种,与宫颈癌相关的高危型就有16、18等十几种。“按照感染高危型16型、18型HPV的宫颈癌比例反推,最起码有25%的宫颈癌是无法通过现有的疫苗进行预防的,不能保证打了疫苗之后将来不会感染33型、35型等其他高危型病毒诱发的宫颈癌。”

  因此专家建议,在接种宫颈癌疫苗之后关键还要定期做宫颈癌筛查。

  打宫颈癌疫苗要趁早  13-15岁最适宜

  尽管宫颈癌疫苗并非完美,但其实际应用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已有大量研究显示,未感染女性在接种疫苗后,HPV感染率可大大减少,HPV感染者接种疫苗后身体对抗病毒的免疫功能也会得到增强。

  而就带上未成年孩子打宫颈癌疫苗的行为,专家表示只要孩子满9岁是可以的。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能获得HPV疫苗保护的人群年龄为9—26岁,其预防效果与是否开始性生活,是否已感染HPV病毒相关,最适宜接种的年龄为13-15岁。

  当然,随着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不少国家、地区对宫颈癌疫苗的接种时间进行了放宽。香港卫生署于2010年将四价宫颈癌疫苗的适用年龄由9—25岁放宽至9—45岁;澳大利亚FDA也已将疫苗的适用年龄放宽至45岁;美国4价疫苗的生产商目前正在向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申请将疫苗的接种年龄放宽至45岁。

  “打宫颈癌疫苗要趁早,如果已经患上宫颈癌了,再打宫颈癌疫苗也是没用的。”肖青表示,目前还没有一种治疗性宫颈癌疫苗上市,宫颈癌疫苗只能预防HPV病毒感染,并不能直接杀灭HPV病毒。

  据有关研究显示,未感染女性在接种疫苗后,HPV感染率可减少98%,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发生率减少97%,宫颈腺原位癌发生率减少100%;对于新感染HPV的人群而言,接种疫苗获益率仅为22%,持续感染HPV人群的疫苗获益率仅为5%。研究还显示,对于曾有HPV感染史的人群,24岁~45岁女性接种疫苗获益率也仅为66%,与16岁~26岁女性(100%)相比明显降低。

  一针有效期5年 远期效果仍未知

  据悉,宫颈癌疫苗通常要打三针,不同疫苗的有效期不等,有的一针的有效期是5年,有的是6.3年。疫苗的使用不分人群、不分人种,打疫苗前也不需要有前期的准备,到目前尚未发现有明显副作用。

  但由于宫颈癌疫苗上市时间较短,目前仍处于实验摸索阶段,其远期预防效果尚且未得而知。“宫颈癌疫苗只有几年的历史,目前美国、欧洲的一些大规模调查还在进行中,一般宫颈癌的发病年龄是40岁以上,但是当年接种的未感染者还没到这个年龄,所以还没有确切的宫颈癌预防远期效果分析。”专家解释道。

  有关接种疫苗的小问题:

  安全性: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已经被FDA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证实,同时世界上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引进了这2种疫苗。WHO也积极促进HPV疫苗的应用,特别是在低收入国家的应用。

  保护时限:自2006年至今的6年跟踪研究数据显示,疫苗提供的免疫保护并无减弱迹象。

  接种方式:疫苗需在6个月内完成3次注射。未成年人接种需取得监护人的同意。

  禁忌人群:对疫苗成分有过敏者及孕妇不宜接种。如果注射开始后怀孕,待分娩后再继续注射完成即可。

  注意事项:接种疫苗不能替代常规的宫颈癌筛查,有性行为女性仍应定期进行生殖系统体检。

#预防#疫苗科普#宫颈癌#乳腺癌
阅读数 1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接触性出血、绝经后阴道流血、阴道排液早期宫颈癌治愈率高,预后相对较好接种HPV疫苗可有效预防宫颈癌简介宫颈癌是发生在宫颈部位的一种恶性肿瘤,以阴道接触性出血,白色或血性、水样或米泔水样有腥臭味的阴道排液为症状特征。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多个性伴侣、吸烟、性生活过早(<16岁)、性传播疾病、经济状况低下、口服避孕药和免疫抑制等因素相关。症状表现:阴道接触性出血、绝经后阴道规则出血、阴道排液(白色或血性、水样或米泔水样有腥臭味),根据癌灶累及范围可出现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及尿毒症;晚期可有贫血、恶病质(表现为极度消瘦,贫血,精神衰颓、生活能自理,极度痛苦,全身衰竭等综合征)等全身衰竭症状。诊断依据:依据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宫颈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宫颈癌有哪些类型?Ⅰ期:子宫颈癌局限在子宫颈(扩展至宫体将被忽略)。Ⅱ期:肿瘤超越子宫,但未达阴道下三分之一或未达骨盆壁。Ⅲ期:肿瘤累及阴道下三分之一和(或)扩展到骨盆壁和(或)引起肾盂积水或肾功能和(或)累及盆腔和(或)主动脉旁淋巴结。Ⅳ期:肿瘤侵犯膀胱黏膜或直肠黏膜(活检证实)和(或)超出真骨盆(泡状水肿分为Ⅳ期)。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根据国际癌症研究署估计,2012年全世界约3万例宫颈癌新发病例,占所有女性肿瘤的12%,死亡病例达27.5万例。其中,85%的发病和死亡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1]。是否可以治愈?宫颈癌在早期大多数都是可以治愈的。到了中晚期则需要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手段来控制病情。与此同时还需要患者的高度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是否遗传?遗传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唐志坚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