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预防猝死有2个“锦囊”,每个人都要知道!

预防猝死有2个“锦囊”,每个人都要知道!

猝死,一个听起来令人毛骨悚然的词汇,却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新闻报道中。近年来,大学生熬夜猝死、运动猝死的案例层出不穷,让我们不得不警惕猝死的低龄化、年轻化趋势。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心脏性猝死死亡的人数接近60万,平均每天上千人。那么,猝死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它是否真的难以预防?

不良生活习惯是猝死的主要诱因

国外临床专家指出,青年人猝死的原因除了部分基础疾病外,大部分是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比如抽烟、酗酒、熬夜、久坐、暴饮暴食、生活压力大、工作节奏快等。

在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青年人往往通过吸烟、饮酒来缓解压力,寻求短暂的愉悦感。然而,这两种物质对身体尤其是心功能的影响极大,加上过度劳累,免疫力下降,大大增加了猝死的可能性。

此外,抑郁症也是猝死的一个重要诱因。许多猝死患者在出现症状前,就已经出现了情绪方面的问题,如压力过大、情绪波动大、人际关系紧张等。

预防猝死,从生活方式和情绪调节两方面入手

面对猝死的威胁,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而是要积极寻找预防方法。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生活方式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身体健康。加强运动,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休息,避免熬夜。

2. 情绪调节

学会心理调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多阅读有关疏导情绪的书籍,培养个人兴趣爱好,将兴趣转化为减压方式。

3.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

4. 心脏病患者的日常护理

心脏病患者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定期复查,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

预防猝死,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文章 治疗心绞痛、高血压等疾病有哪些方法?

当出现心绞痛、高血压、猝死等症状时,我们可能会疑惑,这些疾病是如何治疗的呢?首先,心绞痛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如硝酸甘油等,以缓解症状。高血压的治疗则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同时改善生活方式。猝死的治疗则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措施。此外,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治疗,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等多种方法。这些疾病的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医疗科普小站

11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有效治疗心绞痛?

了解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首先要明确疾病的具体类型。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等,这些疾病的治疗方法各有侧重。 心绞痛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高血压的治疗则以降压药物为主,配合饮食控制、运动、减肥等措施。 猝死的治疗主要依赖于快速的心肺复苏和电除颤。心律失常的治疗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射频消融等介入治疗。心力衰竭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等。 早搏和心律不齐的治疗方法通常为药物治疗,必要时进行射频消融。心肌梗死的治疗包括溶栓治疗、介入治疗、药物治疗等。 心肌病和心肌炎的治疗则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生命守护者联盟

11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治疗心绞痛,该选哪种方案?

冠心病和心绞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主要由于冠脉血管狭窄引起。针对这种情况,治疗措施应包括扩冠、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等综合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以考虑进行冠脉造影,以明确血管狭窄的程度。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介入支架治疗,以有效改善病情。治疗费用根据医院不同可能有所差异,大约在4-6万元左右。

精准医疗探秘

12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心绞痛治疗需要多久才能见效?

针对心绞痛的治疗,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诊断,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硝酸甘油等,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戒烟、控制体重、合理饮食等。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冠状动脉搭桥术或心脏支架植入术。 高血压的治疗同样需要综合管理,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和体重管理。常用的降压药物有ACE抑制剂、ARBs、钙通道阻滞剂等。 猝死和心律失常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可能包括药物治疗、电生理治疗或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等。 心力衰竭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善和必要时的心脏手术。 心肌梗死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可能包括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 心肌病和心肌炎的治疗需要针对病因,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心脏支持治疗和手术治疗。

智慧医疗先锋者

12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治疗冠心病?

冠心病,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由于冠脉血管狭窄导致,严重时可引发心肌梗塞或猝死。治疗上,首先应考虑扩冠、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等综合措施。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建议进行冠脉造影以明确狭窄程度,进而考虑介入支架治疗。治疗费用根据医院不同,大致在4-6万左右。

医疗新知速递

10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冠脉造影介入治疗多久见效?

冠心病和心绞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主要由于冠脉血管狭窄引起。针对这种情况,治疗措施包括扩冠、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等综合措施。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以考虑进行冠脉造影,以明确血管狭窄的程度。根据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介入支架治疗,这能有效改善病情。治疗费用因医院不同而有所差异,大概在4-6万左右。

健康百科

11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冠脉狭窄治疗如何选择?

冠脉狭窄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冠心病和心绞痛。治疗上,首先应进行药物治疗,包括扩冠、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等综合措施。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则需进行冠脉造影,明确狭窄程度,根据情况给予介入支架治疗。这种治疗方式能有效改善病情,但费用因医院不同而有所差异,大约在4-6万元左右。

家庭医疗小助手

9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冠心病治疗需要多久才能见效?

冠心病和心绞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由冠脉血管狭窄引起,可能导致心肌梗塞或猝死。 治疗上,通常包括扩冠、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等措施。 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能需要进行冠脉造影以确定狭窄程度,并考虑介入支架治疗。 治疗费用根据医院不同可能有所差异,大约在4-6万左右。

医疗故事汇

11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冠脉造影介入治疗多久见效?

冠心病和心绞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它们通常由冠脉血管狭窄引起,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肌梗塞或猝死。 治疗冠心病和心绞痛,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如扩冠、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等综合措施。 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建议进行冠脉造影,以明确血管狭窄的程度,并根据情况给予介入支架治疗。 介入支架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病情,费用根据医院的不同可能会有所不同,大约在4-6万左右。

精准医疗探秘

9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治疗心血管疾病?

了解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首先需要知道,心血管内科主要治疗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 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方法,包括抗高血压药、抗心律失常药、抗凝药等。 手术治疗适用于一些需要通过手术来解决问题的疾病,如心肌梗死、瓣膜疾病等。 此外,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一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朋友患有心血管疾病,建议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的治疗。

癌症防治先锋

10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推荐医生
费凯

副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三甲
沈阳市中医院
脾虚(60例) 肾虚症(28例)
专业擅长:1.呼吸系统疾病:新冠后调理,甲流,感冒,咳嗽,发热等。2.循环系统疾病: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双心病、心脏神经官能症、顽固性失眠等。 3.其他系统疾病:头痛、胃痛、腹泻、便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脑梗死、脑出血后遗症等。 师从多位省市级名中医从医多年来,秉承着治病与治未病并重的理念,以经方与时方相参考,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在中西医治疗老年多发病及常见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好评率:99% 接诊量:8130
董齐齐

主治医师

中医内科

三甲
邯郸市中医院
脾虚(1117例) 肾虚症(655例)
专业擅长:中医治疗口臭,消化不良,肾虚、阳痿早泄、脾虚、失眠、头痛、耳鸣、肠胃炎、肥胖、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早泄等中医内科、中医男科疾病。 口臭、舌苔白厚、有齿痕、中医减肥、大便不成型、大便黏、脾虚(健脾补气、温肾健脾)、肾虚(阳虚、阳虚体质、四肢厥冷、温补肾阳、滋阴潜阳、补阳益气、散寒止痛、温阳行气、温阳活血、温阳散寒、温肾散寒、补肾固冲)。 感冒、鼻炎、咽喉痛,咳嗽。胃肠系统:胃炎、胃溃疡、便秘、口臭、肠炎(肠胃炎、急性肠胃炎、慢性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腹痛,泄泻。
好评率:99% 接诊量:58677
李颖飞

副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三甲
河北燕达医院
肝病(405例) 脾虚(346例)
专业擅长: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导致的湿热、大便黏腻不爽、各种口臭、胃肠镜报告解读、前列腺炎、烦躁多梦、心悸、便秘、腹泻、腹胀、乏力困倦、寒湿导致的关节酸痛、咳嗽、头痛、耳鸣、盗汗、阴虚火旺、自汗、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胃炎、胃溃疡、气血亏虚、肥胖、食欲不振、肠易激综合征、虚劳、性功能障碍等。
好评率:99% 接诊量:89583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