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端午节宝宝能吃粽子吗?宝宝该怎样健康吃粽子?

端午节宝宝能吃粽子吗?宝宝该怎样健康吃粽子?

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里,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习俗。然而,对于宝宝来说,糯米食物不易消化,因此,家长们常常会担心宝宝能否吃粽子,以及如何健康吃粽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宝宝多大可以开始吃粽子。根据南京市儿童医院营养医师刘长伟的建议,1岁以下的婴儿不建议吃粽子,因为糯米食物不易消化,可能会给宝宝的肠胃带来负担。1岁以上的宝宝可以试着尝几口,但要注意量不宜过多。3-6岁的宝宝可以适当少量进食,而6岁以上的宝宝则可以进食1个粽子。

对于以下两类宝宝,最好别吃粽子:一是患有腹泻、消化道手术等消化道功能不全的宝宝;二是糖尿病患者。对于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食物交换份的原则,适量吃点粽子,但最好选择不加糖或少糖的白粽子,并控制粽子的能量摄入。

那么,宝宝吃粽子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粽子要少量吃

粽子算主食,但不能拿粽子当唯一食物。对于年龄较小的宝宝,尝一点意思一下即可。糯米本身不易消化,而宝宝肠胃功能又弱,如果吃多了,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2. 粽子要热着吃

粽子一定要趁热吃,加了油脂、肉、蛋黄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对于消化能力差的孩子来说尤其要注意。有些质量差的糯米在冷后会变硬,五谷杂粮粽子冷后的回生现象更明显,这些都不利于消化。

3. 搭配蔬菜水果一起吃

吃粽子的时候,最好搭配一些蔬菜、水果等可帮助肠、胃蠕动的食物,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肠、胃消化不良,还可避免因过量食用粽子而引起消化不良。但注意最好不要吃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类,比如西瓜,否则容易造成腹泻或腹痛。吃粽子时的配菜最好清淡一点,避免过于油腻,增加肠胃负担。

4. 粽子要切成小块吃

给孩子吃粽子最好切成小块,同时家长要注意看护,避免粘性食物在玩闹中堵塞气管。

5. 睡前别吃粽子

虽然粽子一日三餐都能吃,但我们建议别再睡前吃粽子。因为食物消化从胃到肠,至少需要停留6个小时,粽子是用糯米做的,本来就不容易消化,临睡前吃粽子,停留在胃里的时间则更长,一晚留在肚子里不容易消化,可能导致慢性胃病胃溃疡患者发病。

总之,宝宝在端午节吃粽子时,家长们要特别注意以上几点,以确保宝宝的健康。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文章 口吃与食欲不佳的关联及预防治疗方法

口吃,是一种常见的言语流畅性障碍,主要表现为不可控拉长声音、重复或阻断声音,可伴有肢体和面部肌肉紧张。 口吃的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神经、环境和个人性格有关。大多数学龄前儿童能够自行恢复,但部分儿童会持续终身,成人也可通过后期治疗获得改善。口吃没有特效药物,但通过早期干预、言语治疗、心理疗法等可以治愈。预防口吃需要从孩童时期开始,家长应耐心诱导孩子进行语言表达,定期带孩子检查,进行语言训练,营造放松的语言学习环境,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对于成年人,建立自信,培养良好生活方式,避免陷入自卑自闭,可以达到预防口吃的效果。此外,肚子饿了却没有胃口吃饭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等。如果持续出现这种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生物医疗创新站

8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口吃与没胃口吃饭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口吃,是一种常见的言语流畅性障碍,通常表现为不可控拉长声音、重复或阻断声音,包括言语前反复犹豫,可伴有肢体和面部肌肉紧张。 口吃的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神经、环境和个人性格有关。大多数学龄前口吃儿童能够自行恢复,但部分成人也可通过后期治疗获得康复。治疗口吃的方法包括早期干预、言语治疗和心理疗法等。在预防方面,家长应耐心诱导孩子进行语言表达,定期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进行语言训练,营造放松的语言学习环境,并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对于已经患有口吃的人来说,正确认识疾病,积极寻求专业人士的指导,进行长期调整,有助于改善口吃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此外,没胃口吃饭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等。如果长时间没有胃口,建议就医检查,找出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精准医疗探秘

9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宝宝放屁总使劲不治疗能自愈吗?

宝宝放屁总使劲通常不会自愈。 放屁总使劲可能是由消化不良或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消化不良会导致宝宝出现放屁总使劲、腹部排气多等症状,还可能伴有舌苔厚腻、口臭、大便中有不消化食物或奶瓣等。胃肠功能紊乱则可能导致肚子胀、肠鸣音加快等症状。 对于消化不良,可以尝试应用山楂、麦芽、神曲熬水喝;对于胃肠功能紊乱,可以应用小培菲康、合生元、妈咪爱等药物缓解症状。 因此,如果宝宝出现放屁总使劲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运动与健康

10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婴儿大便干燥不治疗能自愈吗?

婴儿大便干燥多数情况下是可以自愈的。 6个月之前的婴儿,大便干燥多与喂养食物有关。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干燥的发生率相对较低;而配方奶喂养的婴儿,由于配方奶成分的影响,大便干燥的机会较多。 6个月以后,婴儿开始添加辅食,如五谷杂粮、蔬菜等,这些食物含有纤维素,有助于通便,减少大便干燥的发生。 此外,蔬菜可以调整大便性状,使大便变得柔软,易于排出。 因此,对于婴儿大便干燥,家长无需过度担心,保持良好的喂养习惯和饮食结构,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愈。

未来医疗领航员

7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宝宝拉奶瓣不治疗会自愈吗?

宝宝拉奶瓣不需要特别治疗。 奶瓣是宝宝蛋白质消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常见于小月龄宝宝的大便中。 奶瓣的存在并不代表宝宝有消化不良或其他健康问题,大部分情况下,奶瓣可以自行消化吸收,无需特别处理。 家长可以观察宝宝的整体健康状况,如果宝宝精神状态良好,食欲正常,生长发育正常,则无需担心。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出现其他症状,如腹泻、便秘、呕吐等,或者奶瓣量异常增多,应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健康饮食指南

9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新生儿长期食用超浓奶粉不治疗会怎样?

不建议新生儿长期食用超浓奶粉。 新生儿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过量摄入高浓度奶粉可能导致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 建议家长调整奶粉浓度,增加母乳喂养比例,并注意观察孩子的消化情况。 如果孩子出现便秘,可适当使用稀释后的开塞露。 同时,建议增加孩子的水分摄入,以促进消化。

医者荣耀

9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宝宝拉肚子不治疗能自愈吗?

宝宝拉肚子不治疗能自愈吗? 宝宝拉肚子可能是由于脾胃虚弱引起的,如果症状轻微,不治疗也有可能自愈。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拉肚子持续时间较长,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呕吐等,应及时就医。 针对宝宝拉肚子,可以尝试服用乳酶生和多酶片来调理肠胃,同时注意饮食,避免生冷食物。

疾病解码者

9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宝宝吐奶不治疗能自愈吗?

宝宝吐奶是常见的现象,特别是50天大的婴儿,由于吞咽功能尚未完善,吐奶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 如果宝宝只是偶尔吐奶,没有其他不适症状,通常不需要特别治疗,可以通过调整喂奶姿势和量来改善。 喂奶时,将宝宝的身体稍微抬高,头部和上半身呈一定角度,有助于防止吐奶。喂奶后,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帮助消化。 如果宝宝吐奶频繁,或者伴有呕吐物中有血、发烧、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医疗新知速递

8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15个月宝宝吃奶、吃饭、吃水果...不治疗能自愈吗?

15个月大的宝宝吃奶、吃饭、吃水果等,不需要特别治疗就能自愈。 宝宝在这个阶段,可以吃饭,也可以吃奶,只要保证营养均衡,饮食多样化,一般不需要特别治疗。 建议家长给宝贝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保持饮食规律,注意日常调理。如果宝宝出现消化不良等问题,可以适当配合使用助消化的药物,如小儿江中健胃消食片。

健康饮食指南

7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肝硬化不治疗能自愈吗?

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所以,肝硬化不治疗能自愈吗?答案是不能。 肝硬化早期症状主要包括全身症状、慢性消化不良症状和面部症状。全身症状表现为乏力、易疲倦、体力减退等;慢性消化不良症状包括食纳减退、腹胀或伴便秘、腹泻或肝区隐痛等;面部症状则表现为脸消瘦、面黝黑,这是由于肝功能减退,导致黑色素生成增多所致。 肝硬化如果不治疗,病情会逐渐加重,最终可能发展为肝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精准医疗探秘

8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