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当你变胖,全身13个部位都面临癌症侵袭

当你变胖,全身13个部位都面临癌症侵袭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问题日益严重。很多人都知道肥胖会增加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风险,但你知道吗?肥胖与癌症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研究人员回顾了1000多项关于体重与癌症风险关系的研究,发现肥胖会增加13种癌症的几率。其中,结肠癌食管癌肾癌子宫癌乳腺癌等5种癌症早已被证实与肥胖有关,而新增的8种癌症包括胃癌肝癌胆囊癌卵巢癌胰腺癌脑膜瘤甲状腺癌多发性骨髓瘤

肥胖是如何引发这些癌症的呢?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机制:

1. 慢性炎症:肥胖会导致身体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这种炎症可能会刺激细胞发生癌变。

2. 代谢紊乱:肥胖会导致身体代谢紊乱,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3. 激素水平变化:肥胖会导致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增加患某些癌症的风险。

那么,如何预防肥胖相关的癌症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健康体重:控制体重是预防肥胖相关癌症的关键。

2.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瘦肉,少吃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

3.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步走、游泳或骑自行车。

4.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癌症。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文章 轻度脂肪肝不治疗会怎样?

轻度脂肪肝若不治疗,有一定的自愈可能性,但过程可能较慢,且存在向更严重肝病发展的风险。 脂肪肝的形成与饮食、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和避免不良生活习惯有助于脂肪肝的改善。 1. 合理膳食:每日三餐应均衡搭配,摄入充足的蛋白质,有助于清除肝内脂肪。 2. 适当运动: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如慢跑、打乒乓球等,有助于加强体内脂肪的消耗。 3. 慎用药物: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任何药物都要经过肝脏解毒,因此要慎用药物,避免对肝脏造成损害。 4. 保持良好心态:保持开朗的心情,避免情绪波动,有助于脂肪肝的恢复。

远程医疗新视界

11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不均匀性脂肪肝不治疗会怎样?

不均匀性脂肪肝,即局限性脂肪肝,若不治疗,病情可能会逐渐加重,甚至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 不均匀性脂肪肝的治疗关键在于解决脂肪对肝脏的侵润。肝脏内的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而甘油三酯的代谢需要结合肝脏内的载脂蛋白来完成。因此,通过中药调理增强肝脏载脂蛋白合成量,增加脂类物质代谢,可以有效逆转非均匀性脂肪肝。 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中药制剂肝怡欣颗粒进行调理。

疾病解码者

11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胆汁反流性胃炎不治疗会自愈吗?

不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不会自愈的。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一种胃粘膜炎症,由于胆汁返流入胃引起的。如果不进行治疗,胆汁的持续损害会导致胃溃疡、胃肿瘤等严重后果。 因此,一旦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应遵医嘱进行治疗,同时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避免病情反复。

绿色医疗倡导者

12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胃癌不治疗会怎样?

胃癌患者术后应避免食用螃蟹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减少辛辣、刺激性、烟熏、腌制等食物的摄入,同时忌食烟酒。对于腥味食品,建议加入香醋。术后患者体质较弱,中医治疗可以改善体质,预防复发和转移。 胃癌是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如果不进行治疗,病情会逐渐恶化,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胃癌的常见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乏力等。如果不进行治疗,胃癌会侵犯周围器官,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肝转移、肺转移等。 胃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早期胃癌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治愈率较高。晚期胃癌则需综合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胃癌不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建议患者积极治疗,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

家庭医疗小助手

9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胃病的症状有哪些?

胃病是指上腹部的胃部的各种不适,如上腹痛、恶心、反酸、烧心等症状。 胃病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包括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以及胃的肿瘤性疾病,如息肉、癌、淋巴瘤等。 由于不同疾病的临床表现可能相似,仅凭症状难以确诊,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查。 常见的胃病检查方法包括: 1. 胃镜:通过高清内镜观察胃黏膜,可取活检判断病变性质。 2. 上消化道造影:观察食道、胃的形态学特征,但不能取活检。 3. 胶囊胃镜:通过胶囊内镜观察胃部,但不能取活检。 4. 腹部CT:观察胃部肿瘤,但难以观察到良性疾病。

药事通

12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肝胆疾病治疗多久见效?

肝脏疾病的治疗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通常需要综合多种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定期进行复查,以确保治疗效果。治疗肝胆疾病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而言,慢性肝病如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等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治疗时间。而急性肝胆疾病,如急性肝炎、急性胆囊炎等,治疗时间相对较短,通常几周至几个月即可见效。 治疗肝胆疾病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使用抗病毒药物、保肝药物等来控制病情。手术治疗则适用于胆管结石、胆囊炎等需要手术干预的情况。此外,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避免饮酒和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也是治疗肝胆疾病的重要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肝胆疾病的治疗效果还受到患者自身状况、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保持良好的心态,以促进病情的恢复。

药事通

12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肝胆疾病治疗多久见效?

肝脏疾病的治疗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治疗时间因个体差异、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在肝脏外科领域,手术切除、肝移植等治疗方法可能需要较长的恢复期。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定期进行复查,以确保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遵循医嘱,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肝功能、影像学检查等,以监测病情变化。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对于肝胆疾病的康复也是非常重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肝脏疾病的治疗并非一蹴而就,患者需要有耐心和信心,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面对疾病。

医者荣耀

13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血尿酸稍高怎么办?

尿酸水平的正常范围是200-420μmol/L,而407μmol/L属于正常值。男性血尿酸增高可能与疾病和生活方式有关。疾病因素可能涉及嘌呤代谢异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生活方式上,缺乏运动、体重超标、高嘌呤饮食和高糖饮料的摄入可能导致高尿酸血症。因此,预防高尿酸血症,建议减少烟酒、高嘌呤和高糖食物的摄入,适量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医疗趋势观察站

12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肝胆脾B超检查需要憋尿吗?

肝胆脾B超检查通常不需要憋尿,因为憋尿主要针对膀胱部位,而肝胆脾胃位于腹部,憋尿并不能提高检查的清晰度。在进行肝胆脾B超检查前,患者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调整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这样有助于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肝胆脾B超检查常用于诊断肝脏、胆囊、脾脏的各种疾病,如脂肪肝、胆囊炎、脾脏肿大等。通过B超检查,医生可以观察到器官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等,从而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 值得注意的是,肝胆脾B超检查虽然是一种无创、安全的检查方法,但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应保持平静,避免因紧张、焦虑等因素影响检查结果。

康复之路

11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是什么?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指胆汁返流入胃导致的胃粘膜炎症,其对身体的危害极大。 常见的导致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三大病因包括:饮食不定时、进食速度太快或太饱、精神紧张。 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不但要遵照医生的药方治疗,还要保持生活节奏的规律,定时进餐,不暴饮暴食,保持心情舒畅,以免胃炎症状反复。

医疗故事汇

11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我有脂肪肝,转氨酶高,吃了一个月的护肝片,想知道还需不需要吃别的药?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4

医生建议:针对脂肪肝患者,转氨酶升高的情况下,使用护肝药物可以有效改善肝功能,降低转氨酶水平。然而,是否需要额外用药需根据个体情况而定,建议定期复查肝功能。同时,生活方式的调整同样重要,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避免饮酒等,以减轻肝脏负担,促进病情改善。

查看详情

家里老人有脂肪肝,想知道能不能吃护肝片?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44

医生建议:对于脂肪肝患者,护肝片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之一,但需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建议来决定是否使用。建议患者在用药前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排除过敏及用药禁忌后遵医嘱使用。饮食上应避免摄入有害物质,如酒精等,保持饮食清淡,不要熬夜,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改善脂肪肝有帮助。用药期间如有任何不适,应及时就医。同时,定期复查肝功能,监测病情变化。

查看详情

有脂肪肝和高血压,想了解用药多久见效及注意事项。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16

医生建议:针对脂肪肝高血压,建议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重视生活方式的调整。健康饮食、规律运动对于改善病情至关重要。药物治疗方面,需遵医嘱服药,通常1到3个月可见效。同时,定期监测血压和肝功能,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复查。希望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AI医生助手

AI智能健康助手

在线服务中
24小时 24小时响应
智能诊断 智能症状分析
专业保障 专业医疗保障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