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息肉莫大意!肠癌80%由肠道息肉引发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消化道疾病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对此,武警医院消化内科胡宝春主任指出:预防肠癌患者先要注意自己是否有肠息肉,有关研究表明:肠息肉高发年龄段人群,肠癌就高发。肠息肉比肠癌早发十年左右,防止肠癌要从防止肠息肉开始。

  预防 结肠癌 要从预防 结肠息肉 开始

  武警医院消化内科胡宝春主任指出:在消化系统中,人们习惯性的重视胃而轻视肠道。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各器官脏器都维持正常,才能保持机体的平衡和健康。肠道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作用非常关键。除了吸收水分和食物中部分营养物质外,主要将不能消化吸收的废物排出体外。肠道还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大多数的人体免疫细胞来源于肠道,而且,肠道中神经细胞的数量仅仅次于大脑,是人体重要的神经器官,甚至与人的智力有关。所以,现在医学界又把肠道成为“肠脑”。

  胡主任说,人们常说预防结肠癌要从预防结肠息肉开始。那是因为结肠息肉引发的肿瘤比例较高,结肠在人体的腹部,在绕脐一周靠外的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再吸收一些小肠吸收留下的消化食物中的残留营养和水分,形成粪便,并将之排出体外。从我国肿瘤的发病状况分析来看,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结肠/直肠癌排前四位,女性恶性肿瘤发病排在第三位。而且目前大肠癌的发病率也有越来越高,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广大人民身体健康的病种。

  80%的结肠癌是由结肠息肉癌变

  据有关研究表明:大约将近80%的结肠癌是由结肠息肉癌变来的。结肠息肉是指隆起于结肠黏膜表皮,向腔内突起的赘生物。结肠息肉多发生于乙状结肠和直肠,男性多于女性,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对此,胡主任强调:年龄在40岁以后,最好定期做肠镜检查,尤其是家庭有肠癌或肠息肉史的、长期腹泻便秘者;排便习惯或大便性状发生改变,尤其大便带血者;近期不明原因贫血或体重减轻者;喜欢高脂肪,高蛋白饮食者。这些人更应防止息肉形成或基因突变,因为从息肉到发展为癌变的时间为 5~15 年。另外要少食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因为这类饮食促进肝脏分泌胆汁,容易形成便秘,在多种因素下增生物极易形成息肉。

  三种症状者可能患有结肠息肉

  胡主任建议有下列三种症状者可能患有结肠息肉:一是便血:结肠息肉患者最容易出现便血,但有不少人把大便出血误认为是痔疮的症状,结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痔疮引发的出血常表现为大便后滴血,呈鲜红色,而结肠息肉引起的出血常与大便混杂,为鲜红色或暗红色,这大多是因为粪便创伤息肉或息肉本身表面破溃所致。

  二是大便习惯改变:包括大便时间、次数的改变,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尤其是便秘与腹泻反复交替出现,或出现腹痛的时候,更要引起警惕。

  三是大便形状异常:正常的粪便应该呈圆柱形,但如果息肉较大,在结肠腔内压迫粪便,则粪便排出时往往会变细,或呈扁形,有沟槽,有时还附有血迹。特别是血便时,伴有不明原因的消瘦和贫血时,就是要行肠镜检查。

#病因#结肠息肉#肠息肉#肠癌#结肠癌?
阅读数 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较常见可出现排便次数增加、腹泻、腹痛、便血等症状以手术治疗为主,早期治疗可提高生存率简介结肠癌是一种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本病的病因尚明确,可能与某些消化道疾病(如腺瘤性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等)、家族史、过多脂肪或蛋白质的摄入、缺乏膳食纤维、年龄、肥胖等因素相关。结肠癌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加、腹泻(有的患者表现为便秘)、腹痛、粪便中带血、脓液或黏液等。我国结肠癌以41~65岁人群发病率高,男女之比为2~3:1。早期结肠癌患者及时采取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措施,5年生存率可达90%。症状表现:结肠癌的典型症状为排便次数增加、腹泻(有的患者表现为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存在)、腹痛、粪便中带血、脓液或黏液等。诊断依据:依据典型的症状(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腹痛等),以及大便隐血试验可以初筛结肠癌;结合结肠镜检查发现癌变病灶,活组织病理检查发现癌细胞即可确诊。结肠癌有哪些类型?根据肿瘤的大体形态可区分为:1.溃疡型结肠癌2.肿块型结肠癌3.浸润型结肠癌根据组织学分类:1.腺癌(包括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2.腺鳞癌3.未分化癌4.髓样癌5.微乳头状癌6.鳞状细胞癌7.梭形细胞癌或瘤样癌根据TNM分期,结肠癌按严重程度可分为0~Ⅳ期:1.早期结肠癌(0~Ⅰ期):原发肿瘤仅局限于黏膜内或黏膜下层,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2.Ⅱ期结肠癌(Ⅱ期):原发肿瘤侵犯肠壁肌层,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3.Ⅲ期结肠癌(Ⅲ期):论原发肿瘤侵犯深度,存在区域淋巴结的转移,但远处转移。4.Ⅳ期结肠癌(Ⅳ期):肿瘤转移至其他器官,如肝、肺、骨和脑的转移;腹腔种植转移;远处淋巴结转移,如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结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有110万新发病例,约50万人因此死亡[1]。是否可以治愈?能彻底治愈。早期结肠癌患者主要通过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90%,但存在一定复发风险。中晚期结肠癌伴或伴广泛转移的患者多能治愈,主要通过化疗、靶向治疗、手术等等措施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孙志伟副主任医师北京肿瘤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