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泻初期症状似“感冒”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指导专家: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儿科教研室副主任、博士导师、丘小汕教授

  小儿秋季易 腹泻 初期症状似感冒易混淆

  秋冬交替之际气温变化较大,各种病毒和微生物也开始活跃,这时也是小儿疾病的高发季节。在广东地区每年11月到次年的1月之间,北方地区稍早些10-12月份之间,是轮状病毒所致腹泻(也称为秋季腹泻)的高发期,尤其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特别容易发生轮状病毒肠炎,家长一定要注意预防。

  由于婴幼儿免疫力和消化系统均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秋冬季节气候变冷,环境较适合轮状病毒的生存,病毒繁殖活跃,所以轮状病毒很容易经由粪-口途径,或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传播而感染小儿导致腹泻。通常感染病毒后潜伏期1-3天发病,轮状病毒感染的初期会有 发热 、流涕、轻微咳嗽等症状,病初1-2天常发生 呕吐 ,随后出现腹泻。 由于初期的症状和 感冒 很相似,很多家长在孩子 拉肚子 之前容易混淆误以为是感冒。患儿腹泻排出来的大便呈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大多没有特殊的腥臭味,每天可达十几次之多。

  小儿秋季腹泻关键注意防 脱水

  虽然轮状病毒肠炎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约3-8天,少数较长,但小儿感染轮状病毒导致的腹泻有“三多”的特征:即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因此,由于腹泻和呕吐丢失大量的水和电解质,很容易使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和酸中毒电解质平衡紊乱(如低血钠和低血钾等),所以家长做好预防和纠正脱水的工作非常重要。

  临床上有些孩子腹泻,上午来医院就诊时还没有脱水的表现,但当天晚上病情加重再到医院急诊时就已出现明显的脱水,需要静脉输液,严重脱水者甚至要紧急救治,否则会危及生命。如果孩子发生腹泻无脱水征或只是轻度脱水,哭时眼泪汪汪,口渴和尿量减少不明显,则可在家自己护理和家庭治疗。若呕吐频繁,腹泻次数多或大便量多,伴烦渴和尿量明显减少,即提示患儿脱水程度不轻,应到医院就诊;如观察患儿神志状况改变,出现精神淡漠、嗜睡,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四肢肢端发凉,则已至重度脱水,应尽快进行静脉输液等专业的救治。

  口服补液盐可预防脱水缩短病程

  近10多年来,腹泻病治疗取得了两项重要的成果。WHO(世界卫生组织)和UNICEF(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2005年联合发表了新修订的腹泻管理推荐指南中强调口服补液盐(ORS)的重要性,推荐使用新的低渗ORS配方;并且强调患儿在腹泻发生时及早补充锌。

  为什么口服补液盐的使用在腹泻病治疗中的地位如此重要呢?因为儿童对水需求量较成人大,腹泻时容易出现脱水,而且脱水进展快,故腹泻一开始就要使用低渗型的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目前国内使用最多的低渗型口服补液盐是博叶口服补液盐Ⅲ。

  如果孩子发生腹泻导致的脱水,单纯想靠多喝白开水或多喝葡萄糖水来治疗是不正确的。无论患儿有否脱水,家长均可在孩子每次排便后根据排便量补充相对应量的口服补液盐Ⅲ,一般小于6个月者50ml,6个月-2岁者100ml,2-10岁者150ml,10岁以上能喝多少给多少,婴幼儿应用本品时需少量多次给予。对于轻至中度脱水的患儿服用口服补液盐Ⅲ,能有效纠正这些孩子体内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一般用量50-75ml/kg,4小时内服完,以补充累积丢失量,以后根据患者脱水程度及继续腹泻的次数(参照上述不同年龄补充剂量给予)继续补充口服补液盐Ⅲ,直至腹泻完全停止。

  口服补液盐Ⅲ不仅可以预防和治疗脱水,还可以减少大便量和缩短腹泻的病程。此外还要注意补锌治疗,大于6个月的患儿,每天补充含元素锌20mg,小于6个月的患儿,每天补充含元素锌10mg,共10-14天,有助于缩短腹泻病程和减轻病情,并可预防未来2至3个月內的腹泻复发。

#腹泻#感冒#感染性腹泻#低渗性失(脱)水
阅读数 1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是由于机体水摄入量够或水丢失过多而导致症状有口渴、少尿、乏力、唇舌干燥、烦躁等可以治愈,以药物治疗为主,需及时补充液体简介高渗性脱水是指体液容量减少,水和钠同时丢失,但是由于水比钠丢失更多,所以导致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150毫摩尔/升),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增高(>310毫渗量/升),引起细胞内脱水。本病主要是由于摄入水分够或水分丧失过多而导致的,主要症状有口渴(为早期典型症状)、少尿、乏力、唇舌干燥、烦躁等。本病常见,多发于从事户外工作的工人、高热出汗的老年人以及大量腹泻的婴幼儿等,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本病以药物治疗为主(如葡萄糖溶液),需及时补充液体,解除引起脱水的原因,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多可治愈,预后良好[1][2]。症状表现:主要症状有口渴(为早期典型症状)、少尿、乏力、唇舌干燥、烦躁等。诊断依据:根据患者的病史、典型症状(如口渴、少尿、乏力、烦躁等),结合实验室检查(如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升高)、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可用于判断脱水严重程度以及排除其他病变)等可以做出诊断。高渗性脱水有哪些类型?根据脱水程度,本病可分为以下三种:轻度高渗性脱水(即轻度缺水)中度高渗性脱水(即中度缺水)重度高渗性脱水(即重度缺水)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发病率为2%~12%。多发于从事户外工作的工人、高热出汗的老年人以及大量腹泻的婴幼儿等[2]。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本病以药物治疗为主(如葡萄糖溶液),需及时补充液体,解除引起脱水的原因,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多可治愈,预后良好。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李秀清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