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怎么治疗好?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带状疱疹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斑丘疹水疱等具体炎症,患者明显感到皮肤刺痛、灼热、神经痛、过敏等。到底带状疱疹怎么治疗好

  对于带状疱疹这样的病毒性皮肤病,治疗原则是对症治疗,所以我们先了解一下带状疱疹的症状

  1.不全型带状疱疹:局部皮肤出现红色的斑丘疹,短时间内自行消退,症状较为轻微。

  2,大疱型带状疱疹:皮损处出现樱桃大小的水疱,直径大概是0.5厘米左右。

  3.出血型带状疱疹:水疱内可见血性,容易形成出血结痂,形成血痂

  4.泛发型带状疱疹:病情较为严重,但也比较少见,10天内蔓延全身,伴有高热、头痛等中枢神经症状。

  5.眼带状疱疹:多发于老人,有明显痛感,可引起眼角膜、巩膜、结膜、虹膜、眼球等眼部发炎,严重可导致失明

青年 女 皮肤 痕痒 过敏 红疹 荨麻疹_8797641_xl


  带状疱疹怎么治疗好?

  1.药物治疗。这是最常规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类型的带状疱疹。对于症状较为轻微的带状疱疹,只需要服用抗病毒药物即可,可选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或泛昔洛韦。

  如果神经痛感比较明显,可配合镇痛药物使用。神经痛药物通常分为抗抑郁药、抗惊厥药、麻醉性镇痛药、非麻醉性镇痛药, 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而选择。

  2.神经阻滞。如果服用药物后仍无法止痛,则可以选择感觉神经阻滞疗法。阻滞的定位取决于病变范围和治疗反应。

  3.神经毁损。通过射频温控凝术对神经毁损是治疗带状疱疹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以上是带状疱疹怎么治疗及其症状的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带状疱疹的具体治疗方法有很多,民间也有很多偏方治疗带状疱疹,专家提醒,带状疱疹容易复发,要完全治愈才能停药,最好在专业医生下进行用药,才是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关推荐】:

  带状疱疹怎么治疗?带状疱疹是怎么引起的?

  带状疱疹怎么治疗?症状有哪些?

  带状疱疹怎么治疗?饮食禁忌有哪些?

  更多精彩内容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39疾病百科官方微信获取,关注有惊喜哦!

#运动急救#带状疱疹#水痘
阅读数 192017-05-21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有传染性疱疹发生在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伴剧烈疼痛经抗病毒、止痛治疗后可治愈,较少复发简介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对此病毒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发生症状。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典型临床表现为沿神经单侧带状分布的红斑、水疱,伴同程度的神经疼痛,严重可引起颅内感染、视力改变、面瘫等后果。以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疼为主要治疗方案,可以辅助物理治疗。大部分患者愈后良好,部分会遗留后遗神经痛。症状表现:典型临床表现为身体一侧出现簇集型小水疱(成簇疱疹),呈带状分布,一般过正中线,并伴有局部剧烈疼痛。年龄越大,神经痛愈重。诊断依据:根据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身体单侧呈带状排列的疱疹、伴有局部剧烈疼痛),即可诊断本病。必要时,可进行实验室检查帮助诊断,如疱底刮取物涂片检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NA或病毒培养。带状疱疹有哪些类型?目前,带状疱疹的分类还是很明确,根据其临床表现,可以分为:1.普通带状疱疹。2.特殊带状疱疹(1)眼带状疱疹;(2)耳带状疱疹;(3)播散性带状疱疹;(4)顿挫型带状疱疹[1]。是否具有传染性?带状疱疹为病毒性传染病,具有一定传染性,但强。通过什么方式传染?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或呼吸道飞沫传染,但带状疱疹的发生一般认为是由外源性病毒感染引起,而是由于潜伏在人体内的病毒再次活化导致,即患者大多曾患过水痘,经治疗后,水痘痊愈,但仍会有部分病毒潜伏在体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再次“苏醒”,进而引发带状疱疹[1]。怎么预防?目前针对带状疱疹的预防,主要以减少或避免带状疱疹危险因素为主,如避免与水痘或带状疱疹患者疱疹处皮肤直接接触、接种疫苗、坚持锻炼提高抵抗力等,或通过预防水痘来预防带状疱疹。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全球范围内,普通人群带状疱疹的年发病率为3~5%,即一年里,每1000人中就大概有3~5人患上带状疱疹,亚太地区年发病率更高,为3~10%[2][3]。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经抗病毒、镇静止痛等药物治疗后,带状疱疹可达到治愈效果。治愈后,大多数患者获得较长久的免疫,会复发,但少数患者存在复发情况[2]。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刘沐桑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