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急性淋巴白血病能活多久

急性淋巴白血病能活多久

急性淋巴白血病(ALL)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急性淋巴白血病的病因、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的知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病因

急性淋巴白血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白血病病史者,患急性淋巴白血病的风险较高。

2.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苯、甲醛等,可能增加患急性淋巴白血病的风险。

3. 免疫因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急性淋巴白血病的风险较高。

二、症状

急性淋巴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以下症状:

1. 发热:多为不规则发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

2. 出血:表现为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

3. 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

4. 肿块: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有时可触及腹部肿块。

5. 感染: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口腔感染等。

三、诊断方法

急性淋巴白血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方法:

1.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

2. 骨髓穿刺检查:骨髓涂片可见大量异常淋巴细胞。

3. 分子生物学检测:检测白血病特异性基因,如BCR-ABL融合基因等。

四、治疗方法

急性淋巴白血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化疗:是目前治疗急性淋巴白血病的主要方法,通过使用化疗药物杀灭白血病细胞。

2. 放疗:主要用于治疗白血病脑膜浸润等。

3. 干细胞移植:适用于化疗效果不佳或复发患者。

五、预后

急性淋巴白血病的预后与以下因素有关:

1. 病程早晚: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好。

2. 病理类型:急性淋巴白血病的预后与病理类型有关,其中B系急性淋巴白血病的预后相对较好。

3. 年龄:儿童急性淋巴白血病的预后相对较好,成人预后相对较差。

总之,急性淋巴白血病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但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患者和家属应关注病情变化,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文章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可能治好吗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性疾病,主要影响骨髓和血液。它可以分为B细胞型和T细胞型两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的发展阶段,治疗效果和预后有所不同。 1. 病情轻重与治愈率的关系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愈可能性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于早期发现且病情较轻的患者,通过规范的治疗,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然而,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尤其是那些出现了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治疗难度会显著增加,治愈率相对较低。 2. 治疗方法概述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化疗、靶向治疗、放疗和干细胞移植等。化疗是治疗ALL的主要手段,通过使用抗癌药物杀死癌细胞。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ALL,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也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对于部分患者,尤其是那些对化疗反应不佳或复发的患者,干细胞移植可能是治愈的希望。 3. 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愈率至关重要。早期的ALL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者仅表现为轻微的贫血。因此,定期体检和对不明原因的症状保持警惕,对于早期发现疾病至关重要。 4. 治疗后的管理与随访 即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患者也需要定期进行随访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等,以监测疾病是否复发。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对于预防疾病复发同样重要。 5. 生活中的建议 对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及其家属来说,了解疾病、积极配合治疗、保持乐观的心态以及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都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加入患者支持小组,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也能为治疗过程带来积极的影响。 结论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愈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疾病的类型、患者的年龄、疾病的分期以及患者对治疗的反应等。尽管面临挑战,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获得有效的治疗,甚至达到治愈。因此,面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保持积极的态度,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治疗,是战胜疾病的关键。

医学奇迹见证者

4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巯嘌呤片的用法及用量

巯嘌呤片是一种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绒毛膜上皮癌等疾病。正确使用巯嘌呤片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巯嘌呤片的用法用量,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药物。 1. 巯嘌呤片的服用方法 巯嘌呤片的服用方法直接影响到药物的吸收和疗效。首先,建议患者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服用巯嘌呤片,这有助于维持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浓度。服药前,先喝一口水湿润咽喉部,避免药物粘附在口腔或食管壁上。服药时应整片吞下,不要咀嚼、折断或压碎药片,以免影响药效。如果患者在吞咽药片时遇到困难,应及时告知医生。服药后,建议多饮水,并且在服药后的一段时间内避免立即躺卧,适当活动有助于药物的吸收和减少不良反应。 2. 巯嘌呤片的服用剂量 巯嘌呤片的剂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对于绒毛膜上皮癌,成人常用剂量为每日6-6.5mg/kg,分两次口服,每10天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为3-4周。对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初期,成人每日剂量为2.5mg/kg或80-100mg/m²,一日一次或分次服用,通常在用药后2-4周可见疗效。如果4周后未见明显改善,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剂量至每日5mg/kg。维持治疗阶段,剂量调整为每日1.5mg-2.5mg/kg或50mg-100mg/m²,一日一次或分次口服。儿童患者的用药剂量需严格遵循医嘱。 3. 特殊人群的用药注意事项 对于儿童、老年人或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巯嘌呤片时需要特别注意。这些人群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更频繁地监测血液学和肝肾功能指标,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前应充分评估利弊,避免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4. 不良反应与管理 使用巯嘌呤片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等。患者在出现不适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或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 5. 日常生活中的建议 在使用巯嘌呤片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对于确保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结论 巯嘌呤片作为一种重要的抗肿瘤药物,在治疗特定类型的癌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剂量对于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在使用巯嘌呤片时,应严格遵循医嘱,并注意观察身体的反应,出现任何不适应立即就医咨询。通过合理用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生命之光传递者

5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2001年WHO淋巴瘤分类系统:详细解析

在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一种新的淋巴瘤分类系统。这个系统对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NHL)和霍奇金淋巴瘤(HL)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以下是对这个分类系统的详细解析。 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NHL) 前驱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LL/LBL)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 B-前淋巴细胞白血病(B-PLL)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 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绒毛状淋巴细胞(SMZL) 毛细胞白血病(HCL) 浆细胞骨髓瘤/浆细胞瘤(PCM/PCL) MALT型节外边缘区B 细胞淋巴瘤(MALT-MZL) 淋巴结边缘区B 细胞淋巴瘤,+/- 单核细胞样B 细胞(MZL) 滤泡淋巴瘤(FL) 套细胞淋巴瘤(MCL) 弥漫性大细胞淋巴瘤(DLBCL) 伯基特淋巴瘤(BL) T/NK细胞淋巴瘤 前驱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T-ALL/T-LBL) 母细胞性NK细胞淋巴瘤 慢性前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T-CLL/T-PLL) 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NKCL) 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ATCL/L) 节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NK/TCL) 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ITCL) 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菌样霉菌病/赛塞里(Sezary)综合征(MF/SS)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T和非T非B细胞,原发性皮肤型 周围T细胞淋巴瘤(PTL)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AITCL)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T和非T非B细胞,原发性全身型 霍奇金淋巴瘤(HL)分类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HL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淋巴细胞为主型(LP) 结节硬化型(NS) 混合细胞型(MC) 淋巴细胞消减型(LD)

家庭医疗小助手

23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14岁以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

对于14岁以上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特别是在CR1期(初次完全缓解),如果诱导缓解后8周未能清除微小残留病(MRD)或存在不良临床特征,应优先考虑进行allo-HSCT。即使采用儿童化疗方案的青少年患者,也应参考儿童部分的移植指征。对于60岁以上的患者,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在有经验的医疗单位可以尝试在CR1期进行移植治疗。所有≥CR2期的患者都有allo-HSCT的指征。 在难治或复发后无法缓解的情况下,挽救性移植也是一种选择。这种方法可以帮助那些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移植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决策和操作。

健康饮食指南

24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成功治愈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移植后长期生存的病例

本文描述了一名10岁男孩的成功治疗经历。该患者在2015年被诊断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经过一系列化疗后,病情得到控制并进入维持治疗阶段。然而,在2017年底,患者病情复发,骨髓检查显示原始细胞占91%。为此,医生采用VDLM化疗和CART细胞治疗,随后进行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患者出现了短暂的并发症,如出血性膀胱炎和带状疱疹,但都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截至2023年6月23日,患者已经实现了长达5年余的无复发生存,并且没有出现慢性排异现象。 这例病例强调了对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尤其是高风险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是治愈的关键。虽然大多数标危和中危患者可以通过化疗获得治愈,但对于复发患者,移植可能是唯一的选择。该病例也表明,通过精心的治疗和管理,患者可以获得长期的生存和良好的生活质量。

健康百科

23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白血病的症状有哪些?

白血病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根据病程、临床特征和细胞形态学等进行分类。 (1)按病程缓急和白血病细胞成熟程度分类,可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 (2)按细胞形态学分类,可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3)按周围血象中白细胞总数和幼稚细胞数分类,可分为白细胞增多性和白细胞不增多性。 (4)特殊类型白血病包括低增生性白血病、绿色瘤或粒细胞肉瘤等。

远程医疗新视界

17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治疗会怎样?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如果不进行治疗,病情会逐渐恶化,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根据淋巴细胞的形态学,可分为L1、L2、L3三种类型。L1类型病情相对较轻,L2类型经过积极治疗有可能完全恢复,而L3类型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尽快接受治疗。如果不进行治疗,患者可能会出现贫血、感染、出血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检查,以便尽早了解疾病的类型并配合医生的治疗,从而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

医学奇迹见证者

16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快速缓解小儿血液病症状?

小儿血液内科是专门治疗儿童血液系统疾病的科室。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通常会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具体类型,为患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输血治疗、化疗等。 药物治疗是小儿血液病治疗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例如,医生可能会一天三次为患儿开一次一片的药物,以控制病情。这些药物可能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剂等。 除了药物治疗,输血治疗也是治疗血液病的重要手段。当患儿的血红蛋白水平过低或血小板计数过低时,医生可能会通过输血来纠正这些异常。 化疗则是针对某些血液病的治疗方法,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的目的是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它们的生长。 总之,小儿血液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医疗之窗

16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治疗儿童贫血性疾病?

儿童贫血性疾病是常见的儿童健康问题,包括营养性贫血、地中海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必要时输血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补充缺失的营养素或使用激素等药物来调节免疫系统。饮食调整则强调摄入富含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食物。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输血治疗来提高血红蛋白水平。 对于出血性疾病,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和血友病,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免疫球蛋白输注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包括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免疫球蛋白输注可以增加血小板数量,而手术治疗则针对血友病患者的出血部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包括化疗、放疗和骨髓移植等。治疗过程可能需要多个阶段,并且需要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血液肿瘤相关疾病,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还可能包括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疗法。

健康饮食指南

17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儿童贫血治疗多久见效?

贫血是儿童常见的健康问题,治疗贫血需要根据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营养性贫血通常通过补充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等营养素来改善,一般治疗周期为2-3个月。地中海贫血可能需要长期输血和药物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能需要免疫抑制剂治疗。针对血液肿瘤相关疾病,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周期较长,可能需要化疗、放疗、干细胞移植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疗。

癌症防治先锋

17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白血病患者是否可以使用碧玺能量仓进行辅助治疗?

就诊科室:血液科

总交流次数:7

医生建议:对于白血病患者,使用未经科学验证的治疗方法或设备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不建议使用碧玺能量仓。此外,避免远红外线照射和其他可能引起感染或伤害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有感染风险的环境和人群,定期接受医生的检查和治疗,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也对康复有帮助。

宋素云

主治医师

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我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十年前确诊,五年前停药,目前病情平稳。请问我是否可以接种疫苗?

就诊科室:血液科

总交流次数:24

医生建议:对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痊愈后五年内没有复发,且病情平稳不需要用药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接种疫苗。我们建议选择灭活疫苗,并在接种前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接种疫苗会对白血病痊愈者产生负面影响。

宋素云

主治医师

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朋友被诊断出患有白血病,想知道是否可以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获得救助,并询问具体的救助流程和注意事项。

就诊科室:血液科

总交流次数:5

医生建议:针对白血病,需要提供医院的诊断证明给红十字会进行救助。救助流程包括准备材料、联系红十字会、提交申请等步骤。在等待救助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同时,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和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注意个人卫生,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宋素云

主治医师

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AI医生助手

AI智能健康助手

在线服务中
24小时 24小时响应
智能诊断 智能症状分析
专业保障 专业医疗保障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推荐医生
谈蕴璞

副主任医师

小儿外科

三甲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胆管病(4例) 术后疼痛(2例)
专业擅长:擅长如包茎,包皮过长,各类疝气,鞘膜积液,肠套叠,阑尾炎以及不同类型的肠梗阻等小儿外科领域的常见疾病及各类腹部外科急症;尤其擅长小儿腹痛,腹胀,便秘,脐炎,脐疝的诊疗和新生儿的外科急诊及先天性消化道结构畸形的处理。
好评率:100% 接诊量:1986
刘率斌

主治医师

小儿外科

三甲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软组织挫伤(1例) 挫伤(1例)
专业擅长:小儿普外科常见疾病,如小儿骨科(儿童骨折、骨肿瘤、骨病等);小儿普外(先天性巨结肠、肝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等实质性肿瘤、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小儿肝胆外科疾病(胆道闭锁、胆总管囊肿、胆道结石、肝胆管扩张、胆道寄生虫、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小儿泌尿外科(肾积水、隐睾、疝气、鞘膜积液、尿道下裂、膀胱输尿管异位、泌尿系结石、肾囊肿、肾母细胞瘤等);新生儿外科(先天性膈疝、幽门肥厚、食管闭锁、肛门闭锁等)。小儿胸部外科(鸡胸、漏斗胸、先天性叉状肋、肺囊腺瘤、肺肿瘤、纵隔肿瘤等)
好评率:99% 接诊量:5186
朱振伟

副主任医师

小儿外科

三甲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专业擅长:小儿普外科和新生儿外科的各种先天性畸形: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包茎,先天性肛门闭锁,肠闭锁,肠旋转不良,胆总管囊肿,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主持治愈多例婴儿超短肠综合征及肠道空气瘘患儿,对相关并发症的处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练掌握达芬奇机器人的儿童微创手术。
好评率:98% 接诊量:349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