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红:对付剩菜有4大招数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春节的餐桌上,永远是鱼肉满桌,菜肴超量的状态。特别是在父母家里过年,老人们唯恐食物不够丰盛,唯恐孩子们吃得不够,几乎每一餐都要做新菜,而被美食弄得胃肠疲惫之后,冰箱中也无奈地堆满了各种剩菜。为了不剩菜拼命地吃吧,身体受不了那么多的脂肪蛋白质;不把菜吃完吧,又只好继续剩菜。到最后,往往是孩子们散去,老两口顿顿剩菜吃上好几天,直吃得毫无食欲,甚至健康指标发生异常。那么,菜到底该怎么剩?又如何处理这些剩菜呢?这里就说说有关剩菜的四大妙招:

  1.宁剩荤菜,不剩蔬菜。

  放在冰箱里的荤菜,只要再吃之前彻底加热,可以保存1-2天,虽然损失一些B族维生素,但蛋白质可以完全保留,也不至于产生有害物质。而蔬菜储藏中容易产生亚硝酸盐,其中的抗氧化成分和维生素C、叶酸等在储藏和反复加热之后损失极其严重。

  另一方面,荤菜再次加热时味道仍然不错,而蔬菜再热之后几乎失去其美食价值。故而一餐中应尽量集中精力号召大家把蔬菜吃完,而荤菜可以留到下一餐再吃。

  在荤菜当中,最应先吃完的是水产品,而肉类可以保存较长时间。这是因为水产品蛋白质特别容易被微生物所分解,而且水产品也更容易滋生有害微生物。

  2.提前预备小型保鲜盒,有效利用冷藏容积

  由于春节剩菜数量和种类较多,用盘子来储藏剩菜往往不能有效利用冰箱空间,令冰箱不堪重负,甚至因为盘子一层摞一层,有隔板被压裂的事情发生。为了减轻冰箱负担,合理利用空间,建议提前准备一些容积较小的方形、长方形保鲜盒,把剩菜分类装进小保鲜盒,然后整齐地排列在冰箱中。

  剩食物的储藏位置也很重要。最容易变质的食物,如豆制品和海鲜,应当放在冰箱下层深处,或者保鲜抽屉当中,因为这里的温度最低。水分含量较低的炸鱼、炸丸子之类,则可以放在略微靠外的部分,因为这里温度相对较高,特别是冰箱开门时温度不够稳定。剩的果汁之类可以放在冰箱门的部位,因为果汁比较酸,细菌不易快速繁殖。

  3.掌握旧菜翻新技术,把剩菜变成新菜。

  过年吃剩菜,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美食享受上,都显得不那么容易接受,不过如果把剩菜变成新菜,感觉就大不一样了。其实对于很多荤菜来说,剩菜变新菜一点不难。

  比如说,原本剩了红烧排骨,就可以加咖喱粉炒些洋葱、蘑菇、土豆、胡萝卜等,然后把剩排骨切碎,混进去做成咖喱洋葱炒排骨,肯定会大受欢迎。剩炒肉丁肉片之类也是一样,先把其中的蔬菜部分吃掉,然后把肉的部分配合到新炒的新鲜蔬菜当中去。

  如果是大块的带骨肉,可以考虑煮成汤,其中添加海带、蘑菇、萝卜、青菜等配合;如果是没有骨头的大块肉,还可以考虑把它弄碎,比如把猪肉切成肉碎,鸡撕成鸡丝,酱肉片切成肉丝,然后和凉拌蔬菜搭配在一起,或者做成馅饼、春卷的原料。

  如果原本剩了油焖大虾,只需把油去掉,炒点番茄酱,改造成番茄大虾,又是一番风味。鱿鱼、虾仁等河鲜海鲜可以拿来做汤和汤面的配料。

  这样做,实际上就等于在新的一餐中引入蔬菜,而不再增加荤菜,有利于改善营养平衡。

  如果剩了米饭就更简单了,加黑芝麻红枣燕麦莲子之类一起煮成粥,味道真的很不错,而且相当健康。

  4.合理计划,分批消灭剩菜

  每一餐都可能有新菜变成剩菜,而经过旧菜翻新之后的菜仍然可能被剩下来。所以,如果不控制一餐中菜肴的总量,剩菜将不可避免,而且会逐渐积累。故而,在三十年饭之后,应当尽量控制每一餐的菜肴数量在不会大量剩的程度,每餐推出新的素菜,同时有计划地推出翻新旧菜,而上新的荤菜应当十分谨慎。

  冰箱里的剩菜可能有五六样甚至更多,但绝不能在一餐之中全部翻新,因为那样势必会造成大量新的剩菜。故而,可以按照先水产后肉类,先清淡菜肴后浓味菜肴的顺序,每餐上2样翻新菜,而且保证这些翻新菜不再剩下。

  消灭剩饺子的方式也是一样,如果剩得比较多,绝不要全部拿出来加热,而是征求意见之后,取一部分拿出来,或烤或煎,一餐全部吃完。其余的则放在冰箱深处,让它们在低温下再等一天。如此,就可以避免食物被反复加热。

  虽说有以上四大建议,对储藏和处理春节剩菜或许有所帮助,但毕竟剩菜还是不如新菜好,如果能够在节日尽量合理安排食物数量,就不会让自己陷入剩菜满冰箱的烦恼当中。如今已经是食物供应极大丰富的时代,春节期间超市商场也都开门营业,春节的饮食观念就该与时俱进,何必要遵循一些已经过时的老习惯,让家人天天皱着眉头吃剩菜呢?

  这里一定要提醒一句,万不可以因为怕浪费剩菜而强迫自己饮食过量。因为这些多余的食物,如果进入我们的身体,就会带来大量的垃圾和沉重的负担,且不说发生胰腺炎细菌性食物中毒肠胃病等很不值得,升高血糖、血脂、血压得不偿失,变成肥肉堆积在身体上,也是极大的遗憾。

  如果已经反复加热两天之后还在继续剩菜,建议还是把这些剩食物丢弃掉,宁可浪费资源,也不能损害健康。


#蔬菜#胰腺炎
阅读数 15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胰腺组织自身消化导致的胰腺炎症性损害病因复杂,胆道结石和饮酒是最常见病因胰腺炎多病情凶险,并发症多,需综合治疗简介胰腺炎是多种因素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使得胰腺出现水肿、充血、坏死等炎症性损伤的疾病。急性上腹痛是胰腺炎的主要症状,伴有血淀粉酶或脂肪酶的升高。胰腺炎应综合治疗,积极寻找病因,控制炎症,改善胰腺功能,治疗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多数患者病情轻,预后好;少数病人可伴发多器官功能障碍及胰腺局部并发症,死亡率高。症状表现:胰腺炎的常见症状为急性上腹痛,腹痛位置多位于中左上腹甚至全腹,部分患者腹痛向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发热等。慢性胰腺炎可出现持续性腹痛、腹泻、营养良、消瘦、黄疸、血糖升高等症状。诊断依据:急性胰腺炎依据上腹疼痛、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至少高于正常上限3倍及胰腺肿大、回声减弱的典型的影像学改变可确诊。慢性胰腺炎依据影像学检查提示胰腺钙化、胰管结石、胰管狭窄或扩张等,排除胰腺肿瘤,或者胰腺组织病理活检呈现病理学特征性改变即可确诊。胰腺炎有哪些类型?1.根据胰腺炎的发病时间及病程可分为: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2.急性胰腺炎根据胰腺组织的病理变化分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3.急性胰腺炎根据器官衰竭、胰腺感染及胰腺坏死情况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中度重症胰腺炎;重症急性胰腺炎;危重急性胰腺炎。4.慢性胰腺炎根据病理类型分为:慢性钙化性胰腺炎;慢性阻塞性胰腺炎;慢性炎症性胰腺炎.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近年胰腺炎发病率有所上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我国慢性胰腺炎的发病率为13/10万[1]。是否可以治愈?部分胰腺炎患者可治愈。轻症的急性胰腺炎多可治愈,慢性胰腺炎可治愈,积极治疗可缓解症状,晚期患者多因并发症而死亡。是否遗传?胰腺炎一般遗传,但有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胰腺炎。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苏琳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