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什么?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什么?

胆管炎,一种令人痛苦不堪的疾病,它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可能对肝脏和脾脏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许多人对这种疾病缺乏了解,以至于在疾病早期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一、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发病原因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一种慢性非细菌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胆管壁的增厚和狭窄。长期胆管炎症会导致胆汁流动受阻,进而引发硬化性胆管炎。

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高发人群

硬化性胆管炎多发生在40岁或50岁左右的男性,且往往与胆囊结石肝炎等疾病有关。患者早期会出现全身不适、恶心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主要症状

硬化性胆管炎的主要症状为长期、间歇性的黄疸、全身瘙痒和右上腹不适。若并发细菌感染,患者还可能出现寒战、发热等症状。长期不治疗,可能导致胆汁性肝硬化,出现腹水肝昏迷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四、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治疗方法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肝移植等。药物治疗以抑制免疫反应和减轻炎症为主,手术治疗包括胆管扩张术和胆管支架植入术等,肝移植则适用于晚期患者。

五、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预防与日常保养

预防硬化性胆管炎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40岁以上的男性朋友应定期进行体检,发现疾病早期症状及时就医。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等,也有助于预防硬化性胆管炎的发生。

总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文章 自身免疫性肝病不治疗会怎样?

自身免疫性肝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通常不会自愈。 这些疾病是由于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肝脏组织导致的,因此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如果不进行治疗,病情可能会逐渐恶化,导致严重的肝脏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一旦出现疑似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得到及时的治疗。

医疗趋势观察站

11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症状有哪些?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症状有哪些? 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这些疾病的症状可能包括疲劳、黄疸、腹痛、食欲不振、关节痛等。 如何预防自身免疫性肝病? 目前没有明确的预防方法,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避免过度饮酒、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可能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后果是什么?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后果可能包括肝硬化和肝衰竭,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风险大吗?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风险因人而异,但某些因素,如遗传、性别和年龄,可能会增加患病风险。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怎么回事?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指的是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肝脏组织,导致肝脏炎症和损伤。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危害是什么?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危害包括肝功能损害、肝硬化和肝衰竭,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癌症吗? 自身免疫性肝病不是癌症,但它可能导致肝脏癌症的风险增加。

医学奇迹见证者

10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自免肝如何确诊?

自免肝,即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要确诊自免肝,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化验检查结果以及自身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等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如果诊断有困难,还需要进行肝脏的穿刺活检协助诊断。

全球医疗视野

13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自免肝如何确诊?

自免肝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检查和自身抗体检测等。如果诊断困难,还需要进行肝脏穿刺活检。 自免肝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和肝移植等。具体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决定。 自免肝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通过积极的治疗,许多患者可以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自免肝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肝脏功能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自免肝患者需要避免使用可能损害肝脏的药物和化学品,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未来医疗领航员

12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胆管癌的病因有哪些?

胆管癌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胆管结石是导致胆管癌的一个重要因素。约1/3的胆管癌患者合并有胆管结石,而5%~10%的胆管结石患者可能会发展为胆管癌。这表明胆管长时间受到结石的刺激,上皮细胞发生增生性改变,可能与胆管癌的发生有关。 其次,华支睾吸虫感染也是导致胆管癌的一个因素。在东南亚地区,由于食用生鱼而感染肝吸虫的人,可能导致胆道感染、胆汁淤滞、胆管周围纤维化和胆管增生,这些都是导致胆管癌发生的因素之一。 此外,胆管囊性扩张症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也与胆管癌的发生有关。 总之,胆管癌的病因复杂,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未来医疗领航员

12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胆管癌是怎么回事?

胆管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胆管结石:约1/3的胆管癌患者合并胆管结石,而5%~10%的胆管结石患者将会发生胆管癌。 2. 华支睾吸虫:在东南亚,吃生鱼感染肝吸虫者导致胆道感染、胆汁淤滞、胆管周围纤维化和胆管增生,是导致胆管癌发生的因素之一。 3. 胆管囊性扩张症:少数胆管囊性扩张症患者发生癌变。 4.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有报道认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胆管癌癌前病变。

健康管理专家

13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初期胆汁肝硬化患者的TBA检查结果是什么?

初期胆汁肝硬化患者的TBA检查结果通常为阳性。 肝脏炎症、酒精性肝硬化、遗传因素以及其他原因如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或肝癌等都可能导致胆汁肝硬化。 针对不同原因的胆汁肝硬化,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例如,肝脏炎症可以通过抗病毒药物治疗,酒精性肝硬化需要避免饮酒并服用保肝药物,遗传因素导致的肝硬化需要综合治疗,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和肝癌则需要手术治疗。 为了明确病因,建议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核磁共振检查和病理学活检等相关检查。

医疗星辰探秘

10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如何引起的?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病因尚不明确,但主要与遗传易感性和分子模拟机制有关。 首先,遗传易感性导致自身免疫性肝病具有家庭聚集倾向,例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一级亲属患病率高达4282/10万,约为普通人群的100倍。 其次,分子模拟机制是指病原体感染机体时,其抗原表位与人体组织蛋白的抗原表位相似,导致机体免疫耐受丧失,从而引发自身免疫性肝病。 病原体和化学物品可能通过分子模拟导致机体免疫耐受丧失,参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病。

健康饮食指南

10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怎么回事?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病因尚未明确,但主要与遗传易感性和分子模拟机制有关。 1. 遗传易感性:自身免疫性肝病有家庭聚集倾向,家族成员集中发病现象明显。 2. 分子模拟机制:病原体感染机体时,病原体的某些抗原表位与人体组织蛋白的抗原表位相同或相似,导致激活淋巴细胞或抗体与组织抗原发生交叉反应,导致组织、器官的损伤。

生物医疗创新站

13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初期胆汁肝硬化TBA阳性怎么办?

初期胆汁肝硬化TBA阳性,需警惕。TBA阳性提示肝脏功能受损,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肝脏炎症、酒精性肝硬化、遗传因素等。 1. 肝脏炎症: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可能导致肝细胞受损,引发肝硬化。可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如恩替卡韦胶囊、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 2. 酒精性肝硬化:长期大量饮酒会损害肝细胞,导致肝硬化。应避免过量饮酒,必要时就医治疗,如注射促排剂、服用保肝护肝类药物等。 3.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患肝硬化的人群,后代患病风险增加。确诊后应尽早给予综合治疗措施。 4. 其他原因: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也可能导致肝硬化。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可通过手术切除病变部位根治。 5. 肝癌:肝癌也可能导致TBA阳性。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生物医疗创新站

11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原发性硬化胆管炎患者服用泼尼松后尿液变黄,是否正常?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12

医生建议:对于原发性硬化胆管炎患者,使用泼尼松等药物时需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如尿液颜色变化。轻微的尿液颜色变化可能是药物代谢产物的影响,但若尿液颜色持续加深或伴有其他症状,如黄疸、乏力等,应立即就医检查肝功能。建议患者定期监测肝功能,遵医嘱用药,出现异常及时就诊。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有助于病情的控制和恢复。

查看详情

我有溃疡性结肠炎,最近发现肝功能异常,转氨酶不高,但胆红素高,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比例也高,想知道如何处理?患者男性41岁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总交流次数:36

医生建议:溃疡性结肠炎可能会引起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导致肝功能异常。建议定期复查肝功、胆固醇和肝抗原抗体谱,并注意甲状腺功能的检查。同时,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和饮酒,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查看详情

35岁患者被诊断为硬化性胆管炎,医生建议使用苯扎贝特分散片,想了解药物对病情的影响。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38

医生建议:硬化性胆管炎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虽然苯扎贝特分散片不是首选药物,但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可以作为二线治疗。同时,需要注意饮食的清淡和避免过度劳累。请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的变化。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AI医生助手

AI智能健康助手

在线服务中
24小时 24小时响应
智能诊断 智能症状分析
专业保障 专业医疗保障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推荐医生
蔡强

主治医师

肝胆外科

三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专业擅长:肝胆胰外科、甲状腺外科。擅长肝胆良/恶性肿瘤尤其是胆道肿瘤的诊疗,胆囊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肝囊肿、胆囊息肉等良性疾病的微创治疗,甲状腺结节、肿瘤的外科治疗。
好评率:100% 接诊量:347
王帅

副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三甲
南京鼓楼医院
专业擅长:肝脏疾病(肝癌,肝血管瘤,FNH,肝囊肿等),胆胰疾病(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胆囊癌,胆总管结石、胆管癌、胰腺癌等)
好评率:100% 接诊量:206
郭予斌

主治医师

消化内科

三甲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转氨酶高(6例) 胃炎(5例)
专业擅长:对幽门螺杆菌感染(HP)、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等)、脂肪肝、慢性浅表性胃炎、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功能性胃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结肠息肉、胃息肉、息肉病、消化道肿瘤(早期胃癌、大肠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CD、溃疡性结肠炎UC)、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食管裂孔疝、胃食管反流、反流性食管炎、巴雷特食管(Barrett食管)、食管异位胃粘膜、食管静脉曲张、食管静脉瘤、食管糖原棘皮症(食管粘膜白斑)、食管乳头状瘤、食管粘膜下肿物(食管肿物)、食管黄色瘤(黄斑瘤)、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便血)、胃黄色瘤(黄斑瘤)、胃粘膜下肿物(平滑肌瘤、间质瘤、脂肪瘤等)、异位胰腺、大肠黑变病、侧向发育型肿瘤(LST)、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胆管结石、胰管结石、肝囊肿、肝脓肿、肝血管瘤、脾大、副脾、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肿瘤标志物升高(癌胚抗原CEA等)、肠梗阻、恶心呕吐、嗳气、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常见消化疾病的诊治和胃肠镜、小肠镜、胶囊内镜等方面的检查和治疗。
好评率:99% 接诊量:3249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