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牙日 调查显示九成人没有定期洗牙好习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9月20日第26届全国爱牙日之际,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发布的一项有2万人参与者的口腔健康网络调查显示,虽然72%的参与者表示关注牙齿健康,但能够在半年或者1年洁1次牙的比例不足10%,约49.6%的受访者“从来不洗牙”。超过50%的受访者“牙齿出现问题才就医”,将近三成的受访者“从来不去看牙医”。

1

9月20日全国爱牙日新闻发布会现场

  解读调查结果时,中华口腔医学会预防口腔专委会冯希平教授表示,虽然大众对口腔问题对全身健康的影响有所了解,但并没有因此改变其就医习惯,依然处于不看牙医或出现问题才就医的被动阶段,公众对口腔治疗依然存在误区、缺乏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以及缺乏对口腔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关于洗牙与健康的关联,另一组数据显示:在2005年发布的全国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中,我国35-44岁年龄组人群的牙周健康率仅为14.5%,牙石检出率高达97.3%。

  与牙痛、龋齿牙周病相比,由于牙石不会产生即时的影响,最易受到忽视。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王兴指出,事实上牙石是导致牙周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牙石吸附了大量有害的致病菌,产生毒素,刺激牙龈发展为牙周疾病,引发牙龈红肿、出血、牙槽骨吸收、最终导致牙齿松动和脱落。王兴强调,最好每半年或一年洗一次牙,及时清理牙石,可以有效预防牙周病的发生。

2

爱牙日海报

  牙周病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孔灵芝理事长进一步强调,口腔疾病如龋病、牙周病等会破坏牙齿硬组织和牙齿周围支持组织,除了影响咀嚼、说话等功能和美观外,还会导致社会交往困难和心理障碍。口腔炎症,尤其是牙周炎等可导致或加剧某些全身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危害全身健康,影响生命质量。

  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负责人Hiroshi Ogawa博士表示,在2011年9月的联合国非传染性疾病大会的高级别会议上,口腔卫生是全球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的重点之一已经成为共识。他强调,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也应该包括主要口腔疾病的防控,同时应该鼓励口腔卫生专业人员参与到整体健康促进、防控,非传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治中。

#口腔护理#牙周病#牙周炎#中龋
阅读数 6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一种由细菌侵犯牙周组织而引起的慢性炎症表现为牙龈红肿、牙齿松动、咀嚼力、疼痛治疗周期较长,可以控制病情,但法彻底治愈简介牙周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感染性口腔疾病,是由牙菌斑(口腔里面能够用水冲去的,或者是能够漱掉的细菌性的斑块)中的细菌侵入牙周组织(即牙齿周围的组织,单指表面看得见的牙龈,还包括内在看见的牙槽骨、牙周膜、牙骨质)而引起。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可有出血、牙齿松动、咀嚼力、疼痛,甚至可出现牙齿脱落。牙周炎的治疗以消除炎症、控制牙周炎进展并防止复发为主。本病尚法完全治愈,经过积极治疗后,可以控制病情,但已破坏的软、硬组织难以恢复到正常的完好状态。症状表现:牙周炎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牙齿松动、咀嚼力或疼痛等。诊断依据:主要依据牙松动度检查、X线检查(牙槽骨吸收)、菌斑指数检测、牙周附着丧失等进行牙周炎的确诊。牙周炎有哪些类型?慢性牙周炎:起病和发展非常缓慢的一种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一种病情进展迅速的牙周炎。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是指一组伴有全身性疾病的、有严重而迅速破坏的牙周炎。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常见。牙周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大多数患者为成年人,35岁以后患病率明显增高,男女性别差异[1]。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牙周炎经过规范的治疗可以控制病情,但已破坏的软、硬组织难以恢复到正常的完好状态。是否遗传?有一定的遗传相关性。是否医保范围?是。但有的地区在医保范围内,需要根据各省市医保报销范围确定。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赵晶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