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每日健康豆知识(280)

每日健康豆知识(280)

减肥之路,主食的摄入控制往往让人头疼。尤其是当减重者想要减少主食糖分摄入时,很容易出现饥饿感,导致减肥计划功亏一篑。其实,此时不妨尝试将豆腐或鸡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材融入日常饮食,制作一道简单的小点心。这样既可以满足口感,又不会增加过多热量,对于减肥人群来说,不失为一个明智之选。

豆腐作为优质蛋白质的来源,不仅热量低,而且含有丰富的钙、铁等矿物质,对于增强肌肉力量、促进新陈代谢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同时,豆腐中的大豆异黄酮还能够帮助调节内分泌,降低肥胖风险。

在制作豆腐小点心时,可以选择多种方式,如凉拌豆腐、豆腐炖菜、豆腐煎饼等,既美味又健康。以下是一份简单的豆腐凉拌菜食谱:

材料:嫩豆腐1块,胡萝卜半根,黄瓜半根,蒜末适量,香菜适量。

步骤:

1. 将豆腐切成小块,放入开水中焯水,捞出备用。

2. 胡萝卜和黄瓜分别切成细丝,香菜切碎。

3. 将焯水后的豆腐放入大碗中,加入胡萝卜丝、黄瓜丝和香菜。

4. 调入适量的盐、醋、生抽、香油和蒜末,拌匀即可。

此外,减肥期间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控制热量摄入,避免暴饮暴食

2.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促进肠道蠕动。

3. 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4.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提高新陈代谢。

总之,减肥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世界糖尿病日:了解糖尿病,保护家人健康

每年的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旨在提高全球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重视。今年的主题是‘保护你的家人’。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居世界首位。了解糖尿病的流行趋势、预防措施和治疗手段对于保护家人健康至关重要。通过世界糖尿病日的活动,我们应积极了解糖尿病,采取预防措施,共同守护家人的健康。

健康百科

19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手脚麻木、刺痛?可能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信号

**什么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长期高血糖会损害全身神经,尤其是四肢(手、脚)的神经,导致疼痛、麻木、刺痛或感觉减退。约5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病变,但早期发现和干预可有效延缓病情。 **常见症状:别忽视身体的“警报” - 感觉异常:手脚麻木、刺痛、烧灼感,像“戴了手套或袜子”。 - 痛觉敏感:轻微触碰也可能引发疼痛,夜间症状加重。 - 感觉减退:对冷热、疼痛不敏感,受伤后不易察觉。 - 肌肉无力:可能影响走路平衡,甚至导致足部变形。 **️ 注意:若脚部出现伤口却无痛感,可能引发感染甚至坏疽,需立即就医! **如何预防和管理?** 1. 控制血糖:保持糖化血红蛋白(HbA1c)<7%,是预防神经病变的核心。 2. 每日检查双脚:观察有无伤口、红肿,避免赤脚行走,选择宽松透气的鞋子。 3. 健康生活方式: - 饮食:低糖、高纤维,补充B族维生素(如全谷物、绿叶蔬菜)。 - 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改善血液循环。 4. 疼痛管理: - 医生可能开具营养神经药物或止痛药。 - 温水泡脚(不超过37℃)可缓解不适,但避免烫伤。 ️心理支持:你不是一个人 慢性疼痛或行动不便可能引发焦虑、抑郁。建议: - 加入患者互助小组,分享经验。 - 通过冥想、深呼吸缓解压力。 关键提醒 神经病变不可逆,但早诊早治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若出现手脚麻木、疼痛,请及时就医,并定期进行神经功能检查(如10克尼龙丝试验)。 控糖护神经,健康每一步!

程海华

主治医师

太原市中心医院

1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糖甲视频: 如何正确注射替尔泊肽?

如何正确注射替尔泊肽?

李连喜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1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得糖尿病是世界末日吗?

得糖尿病是世界末日吗?

洪靖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3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糖友的运动

糖尿病患者运动所需要注意的事项

杨旭铭

副主任医师

会同县人民医院

3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没有精液没有精子警惕糖尿病

没有精液没有精子警惕糖尿病

袁亦铭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5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隐匿性阴茎 ,先要改善糖尿病

隐匿性阴茎 ,先要改善糖尿病

袁亦铭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糖尿病患者警惕这四种,男性生殖系统危害

糖尿病患者警惕这四种,男性生殖系统危害!

袁亦铭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3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真的会造成依赖吗?

很多患者对胰岛素十分抵触,觉得使用胰岛素后说明病情加重,会对药物造成依赖,其实胰岛素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药物,但许多患者对它的依赖性存在误解。科学认知以下几点可消除疑虑: 1、生理需求而非依赖。1型糖尿病患者,因胰岛功能衰竭必须终身使用胰岛素,这如同身体缺失维生素需要补充,属于生理替代治疗,2型患者随着病程发展,胰岛功能衰退到临界值时,使用胰岛素是必要的血糖调控手段。 2、可逆性治疗手段。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在急性期使用胰岛素治疗后,随着血糖稳定和胰岛功能恢复,经专业评估可逐步减少或停用胰岛素,改用口服药控制。 3、破除成瘾误区。胰岛素本身不会导致生理依赖,更不会像毒品般引发戒断反应,是否长期使用,取决于患者自身胰岛细胞功能状态,而非药物特性,医学共识表明,及时使用胰岛素能有效保护胰岛细胞,延缓并发症,患者应遵医嘱理性看待治疗需求,避免因过度担忧依赖延误最佳控糖时机,正确认知才是打开健康之门的钥匙。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3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血糖高控制不好 小心无精液症

血糖高控制不好 小心无精液症

袁亦铭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5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立即咨询
plus免费
健康小工具
×